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天风》2020,(7)
正如今,基督徒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不少弟兄姊妹都通过网络增长见识,促进了灵命的成长。但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虽然丰富了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但一些不靠谱的谣言也充斥其中,影响了信徒的成长。教会内谣言的产生既有异端邪教、伪基督教公众号的蓄意造谣,也有某些信徒出于福传热情而编造故事;而谣言之所以传播,有些是因为传播者恶意为之,有些也与某些信徒的善意有关,他们是出于好心却做了坏事,转发了不靠谱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5)
<正>爱阅读,能使思想更开阔、属灵的视野更高远,生命的境界就会变得不一样。对于基督徒来说,我们属灵阅读中最重要的书就是圣经,但除此之外其他的书也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每一个渴慕真理的基督徒来说,阅读也是我们需要操练的功课。我们国内的一些信徒,有时有一种很深的反智传统,认为基督徒能够看懂圣经就够了,其他的书籍都不是神的话,没有必要去看。更有甚者,在我认识的一些传道人中也有人认为只要一本  相似文献   

3.
景健美 《天风》2012,(12):12-13
今天,我们很难统计中国教会的义工人数。“义工”身份的定位可以指教会管理中,由信徒担任的志愿者岗位,义工队伍在教会中犹如一支可见的有形军队。而“义工精神”之于今日教会,也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基督徒服侍的价值与理念。有许多基督徒虽然名字不在义工名册内,但他们仍做“义”之工。他们默默地付出,代表着基督教会所特有的生命动力,为教会发展、融入人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4)
正基督徒的敬牧观关系到教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教会事工的开展及福音的传播。基督徒当有正确的敬牧观,此乃圣经的教导及基督徒灵性生命的具体表现。一、敬牧的重要性敬重牧者是基督徒的本分,亦是圣经的教训之一,保罗在书信中也多次要求信徒为牧者祷告,关心牧者的需要(参弗6:19-23;帖后3:1-3),并嘱咐信徒当如何对待牧者:"我们劝你们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  相似文献   

5.
陈企瑞 《天风》2016,(1):44-45
正圣经是上帝启示的真理之道,是生命的灵粮,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参诗119:105)。因此,读经成了基督徒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基督徒热爱圣经,勤于读经,却难在对圣经的解释和应用上。研修本《圣经·新约》(下文作"研修本")是一本专门为中国基督徒"量身定制"的圣经解读本,它不仅注重圣经原文及经文背景的解释,也非常强调中国教会的处境与中国基督徒的阅读习  相似文献   

6.
一、角色定位信仰无国界,信徒有祖国。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平信徒应该既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个守法的好公民;既要服侍好教会,又要服务好社会。只有这样,我们基督徒才能得到国家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参与福传事业也才有基础和底气。如今,我们正处在伟大变革的时代,生活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祖国,这是天主的恩赐,也是我们的幸运。  相似文献   

7.
利奥 《天风》2010,(4):22-23
##正##崇拜是我们基督徒每个主日都要举行的活动,是我们基督徒对上帝仰慕、尊重的情感历程。在崇拜中,我们将上帝当得的荣耀归给他。圣经中常用"跪下"、"侍奉"来形容崇拜,提醒我们崇拜上帝是每一个信徒的本分和终极意义,也是教会合而为一的整体行动。2010年2月17日,  相似文献   

8.
金微 《天风》2005,(6):41-41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 你们好! 我们这里有些人帮助某公司跑直销,由于利润大得惊人,因此一些基督徒也先后参加。他们在推销过程中的某些做法引起信徒争议,一种是为了大量推销产品,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常常对人说“我们是信主的,不会骗你们的”;另一种是夸大产品的医疗作用,以致病人化了数千元吃了三个疗程,病情毫无好转。主内一些虔诚的姊妹劝阻他们,他们说是逼迫他们,理由是基督徒也要生活,也要有经济收入。请问:我们该如何对待这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2)
正前几年,《古代诺斯替主义经典文集》一书引起了教内外不少人的关注,对诺斯替文献感兴趣的朋友纷纷购买阅读。然而,有些基督徒却为此感到纠结,他们一方面很想看看诺斯替主义的思想,但又担心被其"异端"思想影响,信心发生动摇。文字事工是教会所开展的重要事工之一,历代圣徒、作家通过如椽巨笔,将上主的真理、教会的见证记录下来,造就了无数基督徒的生命。文字的力量,同样被异端所重视,他们也在撰写、印制各类宣传材料,传播其歪理邪说,扰乱教会的发展,损害信徒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知然 《天风》2021,(2):64-64
[问]教会里有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叫"团契",牧者鼓励信徒过主内"团契"生活,基督徒中也有依据年龄、职业、性别等而形成的不同"团契"小组;可在各种汉语词典里找不到该词条.我们为什么要有教会团契生活?我想深入了解"团契"的意义,希望您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1.
本报告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对我国当代宗教状况进行了描述。调查发现,我国只有10%的人自认为有宗教信仰。在这些人中,女性、中老年人、受教育水平低的被访者比例偏高;宗教信仰与收入之间不存在相关,但当人们的客观收入相当时,有宗教信仰的人对自身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更高,这意味着宗教信仰有助于增加人们对现状的满足感。佛教仍然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6.75%的被访者自认为信仰佛教,几乎是其他所有宗教信徒总和的两倍;另外,相较于基督徒,佛教信仰者的年轻人和高学历者比例更高,而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更低。数据显示,1.9%的人信仰基督教,据此推算,我国大概有2600万左右的基督徒,从信徒规模来看,基督教已成为汉人地区第二大宗教;在局部地区基督徒的绝对数量已经超过佛教徒,所以我们判断基督教在我国已形成"全国存在、局部聚居"的格局。男外,从信徒的组织化程度、信徒参与宗教活动的频率以及信徒对宗教信仰重要性的主观评价这三个指标来看,基督教甚至已经超过佛教。  相似文献   

12.
张义南 《天风》1996,(10):35-37
宗教与科学是不是对立的?在不信宗教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所以不信宗教就是因为他们宣称自己相信科学,而宗教是反科学的。他们不能既相信科学又相信宗教,他们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那么,在信教的人中是不是也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呢?虽然我们没有听到哪一位信徒公开宣称自己反对科学,但却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信徒,他们认为,信仰越虔诚,就应该离开科学越远。譬如生了病,就应该只祷告,求神医治,至于看医生服药是没有信心的表现。鄙弃医生与药物,说得严重些,就是反对科学。信主的人生了病,当然应当祷告,但同时也应该相信医药的力量。《近代科学奠基者的信仰》一文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不仅不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更认为科学是上帝给予人类奇妙的、莫大的恩赐。因此,宗教与科学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3.
王雷 《天风》2018,(1):18-19
我们要切实关注教会健康成长,本着爱的精神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思想觉悟和灵德素质今天人们常常用'吃饼得饱'一词来形容那些信仰根基肤浅、贪图今世利益和肉体享受的基督徒。一、如何看待信徒'吃饼得饱'现象(一)就初信者而言,'吃饼得饱'现象难以避免很多基督徒在信主之初都曾是吃饼得饱者,不过,随着信主时间的增长和信仰经历的增加,有一部分人的信仰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谈谈祷告     
王勇 《天风》2002,(3):26-26
我曾听一位牧师这样说:如果你是一个基督徒,你就一定常常祷告,如果你要做一个基督徒,你就应当祷告。这话说得很实在,祷告是神给我们信徒的权柄,离开了祷告,我们将一事无成。一个祷告的人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大布道家司布真每天祷告两个小时,他讲道大有能力;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每天祷告3个小时,神与他同在,就连德国皇帝查理五世也惊讶他的刚毅。但是许多信徒却将祷告当作一种重担、负担,所以在祷告时只了了数语以贿赂他们自己的良心,求得是否祷告让内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正>"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俗语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基督徒也会生病。教会祷告会代祷最多的事项,是为疾病祷告,礼拜后牧师接待信徒,百分之八十也是为疾病祷告。那么,基督徒有病该不该去医院?主耶稣当年传道时医治了许多疾病,今天的教会为何  相似文献   

16.
贵州六盘水市是一片高原山区,这里有基督徒两万三千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信徒占百分之八十二,而全市牧师只有三位,传道人也屈指可数。多年来我们迫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20,(11)
正[问]基督徒在与人分享福音时,常常做见证,即讲蒙恩的经历,确实很有效果,不少人因此而接受信仰,但我想更全面地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见证?王玫姊妹[答]王姊妹,你好!做见证是我们基督徒在经历上帝后的一种自然流露和生活体现,就如同人们通常乐意将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见证"是基督徒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之一,我们可以从见证的原初含义、圣经范例与信徒本分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与基督徒属灵生命成长的关系,在信徒中一般可分为三种不同的领会:一、大多数信徒认为两者间不矛盾的,荣神益人,爱国爱教是相一致的。无论在教会侍奉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都作美好的见证,教内教外有好名声。二、另有一部分人则认为两者“一致性”缺少圣经和神学根据。他们多半停留在感情与直  相似文献   

19.
陈丰盛 《天风》2011,(4):60-61
"属灵"妆饰的虚妄"属灵"对于传道人来说,在信徒面前本身就是一个"招牌"。在一般基督徒眼里,传道人总是要比信徒更"属灵"一些。在教会中,很多基督徒会在各种的事上要求传道人代祷。这些代祷的事项大到娶亲、丧事,小到个人感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念:传道人比我们更接近神,他们的祷告神肯定会听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长沙市网络基督徒的宗教生活现实,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试图考察网络宗教生活对于基督徒的宗教性的实际影响状况.结果表明,网络宗教生活不仅没有削弱信徒的宗教性水平,反而加强了信徒的宗教性水平.在对于结果的进一步讨论中,我们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信徒宗教性的不降反升.一,在网络化逻辑下宗教所实现的电子物质化过程;二,宗教性作为人所潜藏的天性,当遇到适宜的社会环境时,它就有可能茁壮地成长起来,成为人的"第二伦理语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