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台山佛教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对保护和发展五台山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五台山佛教环境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基本价值取向、环境通德基础、道德约束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老子思想研究中,有论者以"大道废有仁义"和"绝仁弃义"为依据认为老子在伦理思想上是道德虚无主义,其实,老子强调尊道贵德,但他思想中的"道"与"德"不是传统伦理思想中普遍意义的"道德"的简单拆分抑或西方哲学话语中的"道德"。老子所推崇的是以"道"为价值引领,以"德"合"道","道、德合一"利于万物,"道—德—万物"一体的价值观。他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上第一次建构了"形上之道"的道德本体世界,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和价值根源创立了以"自然无为"为伦理选择路径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伦理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哲学博大深湛,其中道德思想和实践的久远和深刻的传统,不仅对当代人际道德建设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环境道德建设也有重要价值.学术界重视古代伦理思想对当今人际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已经整理了系统的资料.但是从环境道德的视角对古代伦理思想进行整理和发掘至多也仅仅是起步.我们相信,如果从我国古代传统伦理思想中发掘出更多对环境伦理有价值的思想,那么中国文化对现代环境伦理学就会作出越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顿从整个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道德是人的存在方式,环境伦理的产生不是要推翻或取代人际伦理,而是要为自然共同体中的人类确立生存方式。人类道德之所以要观照自然生态系统,是因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和存在目的,以文化方式生存于其中的人类须对此给予道德的尊重。环境伦理与人际伦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之伦理,它们都是人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5.
从管仲及其学派的天人关系论入手,渐次论述了其水地环境与人类道德的关联、物质生活对道德生活的作用,而技艺作为此三者关系的中介,自然有其伦理价值。探讨《管子》中科技伦理思想的特点,涉及到农业生态伦理、资源伦理与制度伦理等问题。所有这些,对于读者考察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的演进轨迹,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特点:宋从礼来稿讲:①把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密切结合起来,具有深刻的鲜明的民族特性,是毛泽东伦理思想最根木的特点。②重视革命人生观价值在共产主义道德中的核心地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主义道德的宗旨,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精华。③立足于道德实  相似文献   

7.
环境法与环境道德,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理解并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认识环境法和环境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环境法与环境道德,是法律与道德范畴的一部分,属于社会科学新兴的和边缘的学科。它们除具有法律与道德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  相似文献   

8.
朱熹继承和发展孔子以来儒家关于知识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并提出格物致知,从而形成了他的科学的道德价值的观念。虽然他没有阐明科学与道德之间的真正关系,但他关于格自然之物具有道德价值的科技伦理思想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 ,它在传统伦理思想中表现为天人合德。这一命题规定了传统道德的本体、道德价值的本原以及人的道德本性 ,是传统伦理思想最核心的理念和最根本的特征。它固然存在许多理论上的缺失 ,但又极富思辨性 ,对伦理学上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提供了自己的解答。这对于我们今天探究这些问题 ,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以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现代伦理理念为指导 ,从道德本体、道德规范的内容、人格模式、道德价值定位等视角将传统伦理转化为现代伦理 ,实现了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的跨越。孙中山伦理思想在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