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歆 《天风》2004,(11):27-30
前三福音,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记载了一些耶稣称呼他自己和别人对耶稣的称谓,如,基督、人子、神的儿子、神的仆人、主和大卫的子孙等等。本文主要就前三福音中所记载的耶稣称谓之一--弥赛亚这个称谓做些神学探讨和神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神学政治论》中关于耶稣的论述,涉及斯宾诺莎对哲学与神学关系的论证能否成立。对《神学政治论》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显示,斯宾诺莎并未肯定耶稣以理性的方式接受、理解和传授启示,因此他并不认为耶稣是一个哲学家。但是斯宾诺莎也未直接宣称耶稣是一个通俗意义上的先知,而是运用双关、隐喻、错误推理等表述方式模糊处理耶稣的角色,这是宗教迫害环境下的一种写作艺术,但它也使斯宾诺莎的一些表述显得自相抵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路加福音》4∶18-19的经文,论述耶稣有关社会关怀的教导。通过探讨耶稣对社会关怀的有关教导,以及耶稣的教导所有的神学意义,反思中国教会社会关怀事工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贵州六盘水市基督教神学班(两年制)于去年5月开学,笔者是第一次被聘到神学班上课,自己却又在这里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比我在神学院读书时所受的教育更有意义。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0,(6)
<正>上帝的道的标志,也许是出于《诗篇》119篇105节(主的话是我脚前的灯)。IHC圣餐礼的标志,使我想起了耶稣在圣周四所设立的晚餐。(注:IHC是"耶稣"名字的标志,意味着那饼是耶稣的身体)  相似文献   

6.
宗教作为一门学问进行客观科学的观察研究,就是我们所讲的"宗教学",基督教也理应置于"宗教学"的视域。构成基督宗教的元素至少有四个:一圣经,二上帝,三教会,四神学。对前两个元素的学术性的研究,从18世纪的西方就开始了,有关著作数不胜数,翻译成中文的也有一些,比如《基督教的基础》、《耶稣传》、《耶稣是何许人也》等。中国人以赞赏目光写的有《圣经鉴赏》等;本文则是从批评视角来阅读圣经的,全文有7万多字,此处作摘要发表,以供"宗教学"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感召与回应     
感召在信仰中通常是指天主对人的召唤,它不断进行着、不断变化着。天主通过各种方式来呼唤他的羊群归向他、爱慕他、侍奉他,同时人们的回应也是千变万化的。 耶稣对玛窦说:“来,跟随我。”(玛9:9)于是玛窦就放下手里的帐薄跟随了耶稣。《圣经》上耶稣的门徒大都是这样回应他的召叫的。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是这样听到耶稣的召叫:“来,跟随我。”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旧约》、古代后期犹太文献和《新约》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弥赛亚观念衍变的脉络和特征,对不同时期的现世首领式弥赛亚、理想君王式弥赛亚、末世救主式弥赛亚、政治首领和军事统帅式弥赛亚,以及耶稣和保罗的弥赛亚观念做出多方面的辨析。认为耶稣承袭古犹太传统而自命为弥赛亚,但摒弃以往观念中的犹太民族主义倾向和政治性、世俗性、功利性动机,而大力张扬了普世主义和绝对宗教精神。保罗的弥赛亚观念进而致力于阐释耶稣生平(尤其受难和复活)对于超越历史和地域之普世民众的共同意义,为日后征服了整个世界的基督教奠定下重要的神学根基。  相似文献   

9.
路加福音(9:51~11:13)记叙了耶稣赴圣城沿途施教的过程。耶稣从多个方面向民众宣讲了基督徒应有的精神(如:容忍,基督徒必须抛弃一切等等)。其间,耶稣回答了一位法学士先后提出的两个问题。法学士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应当做什么才能获得永生?耶稣洞察到这位法学士是明知故问,因此并  相似文献   

10.
文摘     
当前神学思想建设的主题和任务季剑虹在2007年9月上半月版《天风》上发表文章《当前神学思想建设的主题和任务——在北部五省(区)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一、神学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11.
谢谢你,爸爸     
余方伟 《天风》2007,(12):41
每年6月份的第3周为“父亲节”,甚愿天下各位劳碌奔波的父亲们在主里节日快乐!读神学已经两年了,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谢谢你,爸爸!”两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带着美好的理想和盼望正预备着高考,那时候的我虽然知道耶稣,但并不了解他。随着高考的来临,爸爸却向我提出:“读神学吧!”我非常诧异,因为按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可爸爸居然让我读神学,我不知会有何出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赵紫宸(1888—1979)在1925年底撰写的《耶稣的人生哲学》等为文本依据,讨论他早期神学中的人神人格同性论。他提出上帝、耶稣、人共同都以“人格”为本质规定性。这种人格论哲学,一方面展开在赵紫宸对耶稣之人格上帝观的理解中,一方面体现在他的人神人格同性论中。赵紫宸把上帝诠释为一种观念性的人格存在,历史上的耶稣是对此的一种人格性的彰显,而人的使命就是在效法耶稣的人格日新中建立自己的人格。文章指出,这种人格论哲学,最终否定了上帝的神性、耶稣的基督性,无意识地在中国教会里以“非上帝”即“否定上帝”的方式,呼应了同时代的非基督教运动。  相似文献   

13.
邹辉 《天风》2012,(4):16-17
《约翰福音》19章38节至42节记载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被安葬的过程,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亚利马太的约瑟,另一个是尼哥底母。他们是在耶稣死后,将耶稣的尸体安葬在坟墓里。  相似文献   

14.
一、三位一体的神学定义 在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神学术语里,有“三位一体”的说法,即天主有三位,且同属一体。第一位是圣父(基督教称耶和华),第二位是圣子(耶稣),第三位是圣神(基督教称圣灵)。三位彼此间互有区别,而同时又是共属一性一体,无大无小,无先无后的一个天主而不是三个天主,一个天主有三位而不是一  相似文献   

15.
A.F.艾耶尔(1910——1989?),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通常被看作是逻辑实证主义学派在英国的代表。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1936)和《哲学的中心问题》(1973)两本著作中,集中批判了基督教神学的“上帝存在”的命题。两部著作对神学的批判立足点是相同的,前者的分析较为笼统,而后者的分析则较为具体,它们都企图从逻辑上分析基督教神学命题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6.
林文恩 《天风》2001,(6):46-47
圣经观是神学思想建设中的最重要的事工。正确的圣经观意味着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解释神圣的启示。本人拟就《马太福音》中的“登山宝训”中所包含的爱的信息来尝试一下如何去正确地理解圣经,理解基督耶稣的教训。《马太福音》第5至第7章记载耶稣在山上的教训,通常称之为登山宝训。登山宝训主要描写上帝国子民应有的生活准则、价值标准和伦理要求。在  相似文献   

17.
本书是丁光训主教(英文名:K·H·Ting)的《丁光训文集》的翻译文。我想(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49年)中国大陆教会所著的神学书籍中,在韩国正式介绍的第一本书。 丁光训主教在过去的40年间,领导了中国教会。一直为建立符合中国人民心性和历史的神学(中国本色化神学)而奋斗。丁光训主教是基督教学生运动家、神学家、牧会者,又是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领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当代基督教神学家尤德尔的基本生平、再洗礼派历史与神学概况以及尤德尔的代表作《耶稣的政治》一书的评介,可以看到脱胎于再洗礼派的反君士坦丁主义思想的尤德尔的和平主义神学乃以"顺服"、"革命"、"合一"与"终末"为基本元素构建而成。"激进"与"革命"的特质让尤德尔的和平主义神学饱含张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19.
大卫·施特劳斯(D.F.Strauss,1808-1874年)青年黑格尔派主要成员,杜宾根学派的主要代表。本期选读的是他的名著《耶稣传》。该选读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本文是第二部分。文章选读了他用科学的普遍性对基督教宣称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耶稣的虚构历史形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教会书坊     
《天风》2006,(3)
《耶稣的故事VCD》(上下部4张)定价:28.00元本片根据圣经《约翰福音》为主线,综合四福音记载关于耶稣的内容拍摄。生动展现耶稣受试探、迦南婚宴、呼召门徒、使拉撒路复活、耶稣被钉死、复活等重要场面。描写了耶稣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喜怒哀乐,是人可亲可近的救主。本片制作精美、表现真实、感人至深。《大卫的故事VCD》(上下部4张)定价:28.00元本片根据圣经《撒母耳记(上、下)》记载的内容拍摄, 讲述大卫的一生。巧妙地运用《诗篇》内容作为旁白,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