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道教思想史领域的奠基之作,卿希泰先生的《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及《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确定了道教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构建了基本框架,对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卿先生的道教思想史研究在内容与方法上也都极具特色,对于道教史与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扩展与深入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道教史研究一直是国内外道教学术界所瞩目的研究领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了两部分别由卿希泰先生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这两部著作既是道教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百年来道教研究的重要成果。随着道教研究的深入发展,地方道教史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域特征显著。道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传播、发展也深受各地地域特征的影响,而通史性著作在这一方面有所忽略。因此,正如卿希泰先生所说,开展地方道教史研究"才能推动道教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著述 (含合著 )书  名作 者出版单位及时间《中国道教思想史纲》 (第一卷 )卿希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9月《宗教词典》任继愈主编卿希泰任编委兼道教分支负责人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 12月《中国道教思想史纲》 (第二卷 )卿希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9月《道教基础知识》曾召南石衍丰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3月《宗教学原理》陈麟书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 7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罗竹风主编卿希泰任编委兼道教分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2月《中国道教史》 (第一卷 )卿希泰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4月《无神论史话》…  相似文献   

4.
卿希泰先生在道教学术研究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向为学人所知,并享誉海内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卿希泰先生对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做出的系列研究,包括《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之"《太平清领书》的出现及其意义"(1980)、《〈太平经〉的哲学思想》(1980)、《试论〈太平经〉的乌托邦思想》(1980)、《〈太平经〉的知人善任思想浅析》(1979)、《〈太平经〉中反映农民愿望的思想不能抹杀——答刘琳同志》(1981)、《试论〈太平经〉关于天地人"三合相通"与"中和"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2009)等论著,对《太平经》的成书年代、思想内容、阶级性质、宗教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客观深入的辨析与研究,考镜源流,探赜索隐,论证精微,见解独到,不仅提出和解决了诸多值得学术界重视的有关道教经典研究的重要学术问题,而且为我国学术界的道教哲学思想研究开辟和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成为道教哲学研究的一座学术里程碑。黄海德,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5.
正纪念卿希泰先生(1927—2017)逝世一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生命道教暨卿希泰先生道教学术思想研究国际论坛论文集》(2020,巴蜀书社)正式出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任主编,朱展炎、周冶副教授任副主编。论文集收录卿希泰先生学术成果细目、"生命道教"主题论文以及社会各界缅怀卿先生文稿、唁电等原始文存。本书除了研究梳理卿希泰先生的道教学术思想与杰出贡献,还展示了当前道教学术前沿研究成果,对于保存史料、传续文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地区是指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六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敏感多变,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及其演变情况的影响。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人类宗教文化现象,在西北大地上产生发展了几千年。“地理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是古今中外的史学家、思想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①对于道教学术研究工作来说,西北地区道教的发展历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教尊奉的始祖黄帝长期活动于长安-终南山一带,道教史上的很多重要事件和人物,都发生和活动在西北,道教的一些主要宗派也是在西北境内形成。国际著名道教学者卿希泰先生曾指出:“开展地方道教史的研究……尚待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才能推动道教史的研究更上新台阶。”②但很久以来,学术界还没有一部全面反映西北道教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和状况的著作问世。樊光春先生新近出版的专著《西北道教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版),终于填补了西北地区区域道教史的学术盲点。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道教通史》(五卷本)在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下,于2019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凡350万字。主编卿希泰先生(1927-2017),原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中国道教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与建设者。詹石窗教授,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老子研究院院长,卿希泰先生的开门弟子。该书是继《道教文化新典》《中国道教思想史》(四卷本)之后,师生的第三次大型研究项目的合作。编写团队在《中国道教史》(四卷本)的基础上,展开修订、创作和提升等工作,历时十载而成。该书的面世,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道教通史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文摘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现代价值卿希泰在2006年第4期《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就在道教”这一论题。一、道教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古代的许多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些古代文化思想,汇集在道教之中,并借道教的经典存留下来。二、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了深刻影响,其中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  相似文献   

9.
卿希泰先生晚年十分重视道教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力主从现代社会生活这一新视角来研究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先生生前编辑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内容宏富,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道教研究理路,启迪后学,是我们研究先生晚年道教学术思想的一部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5月19-21日,"生命道教暨卿希泰先生道教学术思想研究国际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论坛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宗教学会、中国道教协会、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四川省社科联《天府新论》杂志社等单位指导。会议主题包括两个部分:卿希泰先生道教学术思想研究,以及"生命道教"的界定及阐发。本次会议是为了纪念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道教学研究泰斗,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逝世一周年而举办。会议的  相似文献   

11.
简讯     
今年三月,在福州召开的全国宗教学规划会议上,决定由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室卿希泰同志牵头承担编写《中国道教史》(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明先生应邀作编写该书的顾问。全书拟分四卷,预计1985年完成第一卷。卿希泰同志著的《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二卷已脱稿,并于六月份送四川人民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教史》第三卷介评葛瑞冬由已故著名道教学者王明先生任顾问、卿希泰教授任主编的《中国道教史》第三卷又正式出版了。此卷如同该书前二卷一样,无疑也是一部力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道教宗派的进一步演化与发展。从背景上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局势和各代朝...  相似文献   

13.
一、著作经继愈委 兼《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 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二卷 卿希泰道教基础知淡宗教学慷瑚主编、卿希泰任编道教一0支负责人曾召南 石衍牢陈麓书上海辞书7¨版社 1981年12月出版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年9月出版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9月出版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8年3月出版’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6年7月出版《·ji国人h‘科全一∞求教卷 罗竹夙主编卿希泰任编委兼道教分支主编《r{I国道教史》第一卷 卿希泰主编无神论史话世界七大宗教道教文化新探中国宗教名胜道教气功百问佛教气功百问卿希泰朱森溥主编任厚奎陈嗣书…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12月21日下午3点,国际著名道教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原所长陈耀庭先生应邀出席“卿希泰学术讲座”第一讲,为我所师生及线上听众作了《我心中的卿希泰老师及其治学——怀念卿希泰老师,坚持宗教研究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主题报告。本场讲座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所长主持,华侨大学黄海德教授评议。  相似文献   

15.
<正>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也曾远播海外很多国家。对于海外道教的研究,学界曾取得过一些成果,如民国傅勤家著《中国道教史》即有"道教之流传海外"一章,专门介绍道教在新罗、日本、真腊的流传情况,朝鲜学者李能和也于1933年撰成过《朝鲜道教史》。1949年以后,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亦曾关注道教在海外传播情况,而陈耀庭著《道教在海外》、孙亦平著《东亚道教研究》与宇汝松著《道教南传越南研究》则属有  相似文献   

16.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者在长期研究中国道教史的基础上,就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的,研究中国道教史的科学方法等问题提出新的思考.认为开展中国道教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1991-1995年科研成果目录一、专著:书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陈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中国道教史》(第二卷)卿希泰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道教三字经》注卿希泰郭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  相似文献   

18.
一本通俗易懂的《道教史》黄夏年《道教史》一书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学者卿希泰先生与他的学生唐大潮同志合著的一部道教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笔者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从看稿到校对清样做索引,拜读多遍,感受很多,今与读者共享之。关于道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玄门讲经不仅仅局限于讲经本身,它还配合着一整套的仪式。因此弄清玄门讲经科仪,有助于我们全方位认识道教。对于道教讲经仪式的研究,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卷二在介绍朱法满的《要修科仪戒律钞》时,略微提到该经书"卷二的内容主要是写经、诵经和讲经的仪式",1但并未对道教讲经科仪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说明;樊光春教授也指出讲经科仪活动在道门内历史久远,中间时断时续,但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教史》(四卷本)完成结题并出版发行澧渝《中国道教史》(四卷本)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至“八五”重点科研项目,由卿希泰教授主编,著名学者王明先生为本书顾问,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承担编写,历时十二年,于1995年11月全部完成,并由四川人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