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2018年5月21日,"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专栏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30余位国内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共同深入学习探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与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理论问题。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国家  相似文献   

2.
雷宝 《中国宗教》2018,(5):58-59
2018年5月21日,"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专栏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30余位国内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共同深入学习探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与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2016年,第14页)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一方面需要我们回顾总结哲学学科70年的发展历程,在总结经验和成就的同时,发现  相似文献   

4.
乔佳 《中国宗教》2023,(10):88-89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理应有着系统性的论述,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并没有一部专门的宗教学体系的呈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卓新平研究员的新著《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7月)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学科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其二是宗教学原理,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关于宗教的本质、规律、功能以及方法论的知识系统;其三是指宗教研究领域的宗教学,即除以上二者外,还包括对各大宗教的概念和理论、经典和历史所做的研究。作为一级学科的宗教学包含了七个次级学科,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学原理、世界主要宗教、中国宗教史、外国宗教史、中外宗教经典和宗教与社会现实。论文对加润国、李建欣二位先生的有关论文做了评论,并在评论过程中指出了目前宗教学领域存在学科定位不科学、分支学科设置不合理以及碎片化等问题,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伦理学的发展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的使命是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伦理秩序。为履行这一崇高使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华优秀传统伦理学和国外伦理学积极成果三种资源,以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的话语体系。在为此并为充分提高其影响力和话语权而努力的过程中,当代中国伦理学工作者本身必须要有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福建省天主教会积极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工作,通过举办座谈会、报告会、培训班等多种灵活形式,在全省各地教会上下掀起了广泛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的活动。省天主教两会率先,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  相似文献   

8.
9.
正2017年4月28~30日,"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路与建构原则"全国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性、可能性、构建途径与方法、构建的难点等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陆和港台的学术交流,由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3日至27日在成都召开。与会的有我国大陆、港台和新加坡等地的知名学者共150人,并提交了论文。兹将学者发言和论文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28至29日,"中国与伊斯兰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伊斯兰合作组织(OIC)下属的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IRCICA)联合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外交部副部长翟隽、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艾克迈勒丁.伊赫桑奥鲁、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哈里特.艾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以及19个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的驻华使节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宗教学)——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首届专题研讨会于2011年12月7日在北京湖南大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承办。出席此次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统战部的相关领导,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宗教和族群差异研究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加拿大维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  相似文献   

13.
正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道德与文明》编辑部承办的第三届青年伦理学论坛于2020年5月18日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伦理生活与当代中国道德话语构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七位嘉宾做了主题发言。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研究员主持会议,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钟会兵致辞。  相似文献   

14.
经济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曹立群,乔秀兰该会于1994年5月7日─10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广东、四川、山西、湖南、安徽、江苏等省市的哲学界、经济学界、企业界人士50多人。会议围绕拟定主题就以下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对宗教工作的战略定位,也是对宗教界的基本要求,具有划时代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相似文献   

16.
正讨论道教中国化的路径,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必须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挖掘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入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内涵和基本方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既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这一时代课题,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问题。一是要从理论上回答现代化进程中当代中国如何摆脱"挨骂"的问题;二是要从理论上回答何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如何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对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与意义等问题。在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还要防止走入无视问题以及有关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误区,才有可能在国际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神圣"问题是人类文明中所有宗教、社会、国家、民族的核心要素与基本特征。但"神圣"概念却具有中国定义方式与建构路径及其"神"、"圣"关系,最后形成了中华文明中"总体神圣格局",建构为其中的制度宗教,以集中表达其超社会崇拜的特征,同时以扩散宗教来表达其非正式制度及其象征的超自然崇拜现象。而中国宗教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即在于超越杨庆堃的扩散宗教与制度宗教概念,植根中国社会现实,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总体神圣联系中,借鉴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的制度研究成果,对中国社会宗教问题重新开展脚踏实地的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邓小平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充分吸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三步走”“共同富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话语概念,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称谓、重要目标、战略步骤、本质特征、基本路线、必由之路等重大问题,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初步框架。邓小平在构建这一话语体系时,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有机统一,坚持对西方现代化话语的扬弃与超越,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话语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12年9月19日,"渤海视野:宗教与文化战略"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宗教学五十人高层论坛在天津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与中国宗教学会联合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四川等地的研究机构与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商界、文化界之翘楚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宗教信仰与中国文化战略之关系的基本原则与主张,与会嘉宾针对多个议题展开了多角度、多面向的学术交流,不仅提出了"宗教与文化战略"问题的重要性,而且就这一问题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展开分析,并为如何回应这些现实难题提供了思路.经过一天的讨论,与会嘉宾最终就宗教与中国当代文化战略的关系达成共识,提出了颇具前瞻性与建设性的《渤海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