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日本的中国佛教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镰田茂雄  圣凯 《法音》2000,(2):25-29
■田茂雄先生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教授、文学博士,长期以来专门研究中国佛教史及华严思想,是日本研究中国佛教史权威学者。■田茂雄先生著作极丰,有《中国华严思想史研究》、《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宗密教学思想史研究》、《中国佛教通史》(全八卷)、《朝鲜佛教史》等 70余部。 1999年 11月 11日,■田茂雄先生在中国佛学院作了题为《近代日本的中国佛教史研究》的报告,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为了使读者更多了解日本学术界有关中国佛教史研究的情况,特将全文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崔正森研究员所著《五台山佛教史》,是近年来中国佛教史研究中的一部引人注目的学术著作,如黄心川先生在序言中云:“作为我国第一本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五台山佛教历史的专著,我认为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佛教史,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事。在上世纪上半叶,中-国佛教史的研究基本上是日本学者的天下,以境野哲、常般大定、宇井伯寿、本善隆等为代表的日本学者,著述了包括中国佛教通史、断代史、宗派思想史等诸方面的大量著作,相比之下,中国佛学界的研究成果就少得可怜,蒋维乔据日本学者境界哲所著《中…  相似文献   

3.
评《日本佛教史》黄心川佛教是世界宗教,也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宗教之一。印度佛教自创立后不久,越南及斯里兰卡,然后再进至东南亚诸国;印度佛教北达中国,又入越南(也有部分南传佛教)、朝鲜、日本等国,一部世界佛教史,或者说亚洲佛教史,乃至说各国的佛教史,无不包...  相似文献   

4.
正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2月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印度学者戈耶尔的这部《印度佛教史》依据19世纪以来印度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描述印度佛教起源、发展、衰亡以及现代复兴的历史。因此,它既是一部印度佛教史,也是一部印度佛教研究史。尤其是印度学者的成果在其中得到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5.
何劲松先生是我国佛教研究领域的一位青年学者,他学通英语、日语、越语,先后应邀赴日本、韩国有关大学进修,其治学方向为中日韩越等汉文化圈内各国佛教的比较研究。近年来接连出版了《日莲论》、《创价学会的理念与实践》、《韩国佛教史》(上册)等专著,此外还发表了...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6,(4)
拙作《试谈雾中山寺在我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在《成都文物》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发表后,引起一些同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要我对这个问题继续作些探索,并惠赐不少重要资料,因此,拟以《汉代四川佛教活动问题的初探——兼谈雾中山寺在我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为题,补充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崔峰 《宗教学研究》2012,(1):273-274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杜斗城先生的《河西佛教史》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通篇78万字,方立天先生为之作序,可称得上是一部鸿著。从工作之始,先生就致力于河西佛教的研究,虽然先后出版了《陇右高僧录》、《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北凉译经论》、《炳灵寺石窟内容总录》以及《正史佛教资料类编》等一批有影响的著作,但不曾放弃对它的关注和思考,期间虽历经工作繁忙和诸多变故,一直恒心未改。可以说,这部书是先生半生心血研究成果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五代佛教通常是指朱晃开平元年(907年)至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为止的53年间,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佛教。而五台山的五代佛教史,则是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开始割据河东(今山西),至宋太宗赵昊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汉灭亡的八十六年间的一段佛教历史。这是因为其间山西省五台地区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王朝。《五台县志》说:《五代史·职方》考,代州,唐、晋、  相似文献   

9.
近代佛教名家名著提要──中国佛教史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一册。蒋维乔撰于1928年。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现收入复旦大学与上海书店合编的《民国丛书》第1辑中(1989年)。蒋维乔(1872—1958),字竹庄,法名显觉,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1...  相似文献   

10.
<正>《宋代佛教史》是五台山研究会会员、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闫孟祥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十三章,第一章、宋代佛教的基本历史背景;第二章、宋朝的佛教管理;第三章、佛教在宋朝的基础地位。以下按照宋代佛教宗派分别立章,先后分别是:天台宗、律宗、华严宗、唯识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五台山研究的开拓者、五台山学的奠基人、《五台山研究》的创始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著名佛教学者崔正森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因病与世长辞。崔先生情怀高远,功力深厚,曾师从任继愈先生,研修佛学,倾注心力于五台山佛教,一生勤勉,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总计达1000余万字,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为地域佛教研究、佛教名山研究、菩萨信仰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全面认识中国佛教尤其是唐以后中国佛教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轨迹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获得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誉。崔先生的不幸离去,不仅是五台山研究的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的巨大损失!连日来,沉浸在万分的悲痛之中……作为崔先生创办的《五台山研究》,今特别刊登李利安教授撰写的悼念文章,以此纪念先生。愿崔先生开创的五台山学后继有人,愿先生之慧命长存。  相似文献   

12.
正杨曾文,1939年12月生于山东即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博士生导师。杨曾文先生长期从事中国佛教史、禅宗史和日本佛教史研究,笔耕不辍,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中国佛教史》第1—3卷(任继愈主编,合著)、《佛教的起源》《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隋唐佛教史》等。主编和参与撰写《佛教文化面面观》《当代佛教》《日本近现代佛教史》《中国佛教基础知识》等,校编《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新版敦煌新  相似文献   

13.
《明史·太祖本纪二》卷二载,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丁卯,徐达克太原,扩廓帖木儿走甘肃,山西平”。《清史稿·世祖本纪一》卷四载,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壬辰,石廷拄、巴哈纳、席特库等,败贼于平阳,山西悉平”。因此说,明代五台山佛教史是从公元1368年至1644年这276年间的佛教历史。其间,由于帝、后的崇佛建寺,诸王大臣的护法敬僧,高僧大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对《如来藏思想批判》进行方法论的剖析为起点,从佛教史与批判佛教思潮交织的角度,梳理了涅槃思想的发展历程,指出日本批判佛教思潮的学者所主张的“涅槃非佛说”是不符合佛教原教旨主义的论断,提出应当在佛教自内证的体系中,依照解行相应的原则来考察涅槃思想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6月16-18日,"第二届中国现代佛教论坛——尉迟酣(Holmes Welch)与中国现代佛教史研究"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何建明教授发起,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及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及广东东华禅寺协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慈济大学、佛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等海峡两岸的十多位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就中国近现代佛教史的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佛教史的研究出现了区域史研究的趋势。王荣国先生所著《福建佛教史》就在区域佛教史领域作了有益的探讨。全书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条理清晰,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1月4—5日,由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东亚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佛教史论坛:佛教史料与史学"工作坊在杭州召开。本次论坛围绕"僧传与圣传"、"文本与文献"、"形象、仪式与史事"三大主题展开,促进了佛教史学、宗教学、写本学、文献学、图像学等不同学科的交流与互动,不仅就众多具体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还探讨了佛教史学与史料学的方法论与前景。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黄华新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指出浙江大学近年来极为重视佛教学科的发展,不仅引进了一批研究佛教的新锐人才,还大量投入学术资源,欲将佛教研究打造成浙江大学人文学科的高地。在接  相似文献   

18.
鸠摩罗什对东亚佛教史的影响爱知学院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镰田茂雄一、序言现在,在构成中国佛教圈的中国、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诸区域,虽然读诵的经典发音各异,但都是汉译佛典。这是一个共通点。在上述诸区域广为颂诵的有《般若心经》、《观音经》、...  相似文献   

19.
散布于祖国各地的佛教碑刻、塔铭、墓志等石刻资料,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一项宝贵的原始资料。笔者多年从事野外佛教考古工作,兹将调查所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三国时代,以吴国首都建业为中心,最为活跃的佛教代表人物当推康僧会与支谦.支谦之先祖为月支人,出生于洛阳.他积极地向知识界宣扬佛法,并翻译了很多佛经.康僧会之先祖为康居人,出生于交趾.出家后,一边在普通民众中传播佛法,一边从事翻译事业.本文拟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于康僧会的布教、翻译活动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作些探讨.康僧会传记方面的第一手史料为《出三藏记集》卷十三的《康僧会传》及《高僧传》卷一的《康僧会传》.下面看看他的传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