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道教研究学术泰斗、一代宗师卿希泰先生逝世,学林同悲。我作为一个学术上的晚辈,也深感哀痛。卿先生卓越的学术成就以及对道教研究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为学界共同景仰。对卿先生的学术成就,我体会较深的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卿先生的道教学术研究具有开拓性和整体性。从上个世纪80  相似文献   

2.
张汝伦 《哲学动态》2022,(12):48-52+124
<正>贺麟先生是对中国现代哲学建设作出独特贡献的人,但是正如张祥龙曾讲过的,贺先生对中国现代哲学事业的贡献还没有为学界所充分认识与估计。因此,在他诞生12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贺麟先生在现代中国哲学建设上的突出贡献。我认为,贺麟先生对于中国现代哲学的贡献首先在于他对中国的西方哲学之引进与研究,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之引进与研究的贡献。贺先生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当然不限于德国古典哲学,还包括斯宾诺莎、叔本华、尼采、新黑格尔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9月12日上午,院科研局和我所联合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发布会暨《徐梵澄文集》出版座谈会"。《徐梵澄文集》包括著作4卷、译作12卷,约合中文650万字。文集主编、所长助理孙波介绍了文集内容和徐梵澄先生学术贡献;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对徐先生的成就给予  相似文献   

4.
李文堂 《哲学动态》2022,(12):53-56+124
<正>我的学术训练,最初也算出自贺麟先生开创的哲学传统。过去我和黄裕生教授经常会聊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学术传统,认为这个传统有自己的特点,即无论翻译与研究,其实是有思想关怀包含在其中的。王路教授曾谈道,这个传统有一种形而上的思想追求。张汝伦教授也强调,要维护形而上的哲学精神。对此我很赞同。这种精神对我影响很大,实际上经常在我平时的工作中浮现出来。如今我们更应当延续文脉,传承传统。我在中学的最后一学期买到了贺麟先生翻译的《小逻辑》。  相似文献   

5.
<正>一为先生编纂和出版全集,不仅仅是全体金门弟子的共同愿望,也是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的热切期盼。我硕士毕业后被先生留在教研室里与先生共同工作,紧接着又在先生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曾与先生及其助手吕绍纲共同完成了《孔子新传》的撰写任务。之后除从事自己的研究课题外,曾陆续发表过多篇研究和评介先生论著及其学术思想的论文。后来,又遵照先生的指示编写了《金景芳学述》和《金景芳学术文化随笔》等书。多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每有疑难,常到先生府  相似文献   

6.
巫鸿先生在中国佛教美术史学科中有独特的地位和贡献,先生提出的"原境""空间""建筑与图像程序""原创性石窟""绘画语言""超细读""礼仪中的美术"等研究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论,在佛教美术史研究中开时代新风,先生用这些理论、概念和方法论对具体佛教美术史案例的研究成果,属同类研究的范本,在方法论上有学术指导和引领意义。先生对佛教美术史一系列尝试性的研究,涉及的时代广、方向宽、问题杂、属性丰富,观察问题角度之犀利,解决问题手段之独特,得出结论之新颖,可以称之为"游戏神通"式的思考与写作,为佛教美术史的研究树立一个个标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虽然去年底就知道鎌田先生身体欠佳,但得知先生去世的消息,我还是很感意外。因为先生给我的印象一向是精神健旺、精力充沛的。  还在国内的时候,我就知道先生的大名,一方面是因为先生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先生热心日中学术交流,在中国佛教学术界交游很广,先生的大名经常被人们提起。  到日本以后,我有幸进入先生曾供职的东京大学学习,而且所学正是先生所专精的华严学。可惜,余生也晚,及至我入学,先生早已离开东大,所以来日本几年,先生之于我,仍然是只闻其名、缘悭一面的学术大师。不过,我为写论文…  相似文献   

8.
任继愈先生在当代中国文化思想领域,一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任先生的研究领域,从哲学、历史学、宗教学到图书馆学、教育学等等,丰富多彩。对于任先生的学术贡献,多数人是有口皆碑;而对于任先生的思想贡献,却是见仁见智。当前,对五四运动以来的思想学术大家的评价,众说纷纭。人们往往对专门学术领域贡献突出的先辈赞扬声很高.而对于那些引领时代精神的思想家,却由于种种原因.褒贬不一。目前.我主要的科研工作是.努力将科学无神论——这个濒危学科建设起来。这也是任先生生前的殷切嘱托。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谈对任先生科学无神论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清华大学是"现代中国哲学"发祥地之一,更是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的发源地与学术重镇。清华的西方哲学研究曾在清华人文社会科学的缔造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现代中国哲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形成了"清华哲学学派"。清华学人的研究成果既代表了中国现代哲学的高度,也代表了20世纪中国西方哲学研究的深度。他们在哲学教  相似文献   

10.
正卿希泰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大家一直在缅怀卿先生的学术生涯、重要贡献,尤其是其研究成果对中国道教意义的揭示和对中国宗教学的推进。因此,我们今天召开"生命道教暨卿希泰先生道教学术思想研究国际论坛"非常及时,很有价值。卿先生与我们世界宗教研究所有着密切交往,和我们有过愉快的合作,并共同培养了道教研究领域的众多人才。卿先生以其慧眼独见和不凡睿智而悟出了"大道至简"的真谛,从而带领其学术群体对千古道教之奥秘展开了深  相似文献   

11.
正我并非叶秀山先生的入室弟子,但是我一向将叶先生视作我的老师。第一次见到叶秀山先生是1983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的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年会上。那时我在读硕士研究生,跟随苗力田先生、钟宇人先生和李毓章先生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与会代表三百多位,盛况空前。刚从美国访学回国的叶秀山先生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题目是"试论从《逻辑哲学论》到《哲学的研究》的转变"。在发言中,他将维特根斯坦这一转变比作康德从《纯粹理性  相似文献   

12.
车文博先生是中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心理哲学家、教育学家。他在哲学与教育学等领域的深厚修为,使他的心理学研究从一开始就站立在比较高的起点上。作为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先行者和领路人,在精神分析研究、心理学史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类心理学"与心理学元理论建构等领域均有自己卓越的建树。回顾车文博先生的学术生涯,阐明其心理学思想的贡献,对于今日中国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看美学"三国" 问:20世纪50-60年代,在国内展开了一场美学大讨论.那么,这场讨论主要是在哪几派中进行的?它们各自所持观点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答:上个世纪50-60年代,在美学史上最引人注目、能够留下重重一笔的学术活动,是进行了一场了全国性美学大辩论.这是在中国政治批判接连不断、政治几乎掩盖一切的特殊环境中,在诸如批判《武训传》、批判胡适、批判胡风、反右派、反右倾机会主义等等各种火药味甚浓的政治运动夹缝中,少有的基本属于学术本身的自由辩论活动.大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蔡仪先生(1906-1992,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就学于北京大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哲学教育系和九州帝国大学日本文学系,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原名蔡南冠,湖南攸县人),朱光潜先生(1897-1986,北京大学教授,曾就学于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和后起的李泽厚先生(1930-,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就学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家、美学家,湖南宁乡人).他们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的美学"三国演义",在激烈的学术交战中迸发火花,各自申说、阐发、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美学主张,形成各具特色、三足鼎立的美学学派,共同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思洋(1897 -1964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教育家。他曾在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先生学习,后来回到四川家乡创办平民教育,一生对佛教、儒教的研究与教育事业贡献尤多,撰写著作文章400余万字。过去人们对他的学术成就了解不多,4雕对他作出一个公正的学术评价,近年来虽然王恩洋先生的著作目录已经发表,他的著作集也全部出齐,但是它还没有引起学者的充分颤,这是仲十分遗憾的事情。 王恩洋先生生前没有写过研究禅宗的专门著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曾经接触过禅宗。根据他的自述,他与禅宗最旱接触当是在…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10月19-20日,第二届"精神人文主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隆重举行。时值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人文讲席教授、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先生八十寿庆,海内外百余名知名学者共聚一堂,高度赞扬了杜维明先生对儒学思想研究与传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诚挚地表达了对杜先生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术泰斗任继愈先生蓦然西去,令人扼腕哀痛。任继愈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在学术上的贡献必将永世长存,并会影响到一代又一代后来人。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在四川大学红瓦宾馆联合举办“纪念王明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深切缅怀道教研究的拓荒者王明先生,纪念先生在中国哲学思想史、道教史、道教文献学等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发扬先生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一、任继愈先生的著作和科研工作任继愈先生是著作丰硕、有多项重大学术贡献的学者。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作为大学教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新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多年来一版再版,成为不朽的哲学名著:他撰写的研究佛教思想的论文,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重视,后集为《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出版,多年来也一版再版,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奠基之作,也得到了国际佛学研究界的广泛承认:  相似文献   

19.
我十分景仰的恩师任继愈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任先生的辞世,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文化界的巨大损失。任先生对国家的重大学术贡献,是我们永远珍惜的思想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王德才 《中国穆斯林》2012,(2):55-56,61
马金鹏先生(1913-200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专家、翻译家,是民国年间成达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和该校派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留学生之一,是该校"三长教育"成果的典型,是"成达精神"的传人,一生中在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