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自原则是建设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丰富的教会性。它不是外加于教会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内在于教会,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的地方性与宇宙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坚持三自原则的中国教会正在神的引领下,逐步成长为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荣耀的教会。三自原则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教会性,但少数同工认为三自是政治的,非宗教的,外在于教会,是外加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本文以《三自原则与教会建设》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自原则的教会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同工同道们分享和思考,以期在以后的探讨中使三自的理论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使中国教会能始终如一地按三自原则建设好中国教会,坚实地跨出每一步,向荣耀的教会迈进。  相似文献   

2.
三自原则是建设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丰富的教会性。它不是外加于教会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内在于教会,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的地方性与宇宙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坚持三自原则的中国教会正在神的引领下,逐步成长为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荣耀的教会。三自原则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教会性,但少数同工认为三自是政治的,非宗教的,外在于教会,是外加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本文以《三自原则与教会建设》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自原则的教会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同工同道们分享和思考,以期在以后的探讨中使三自的理论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使中国教会能始终如一地按三自原则建设好中国教会,坚实地跨出每一步,向荣耀的教会迈进。  相似文献   

3.
季剑虹 《天风》2006,(13):32-35
三自原则是建设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丰富的教会性。它不是外加于教会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内在于教会,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的地方性与宇宙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坚持三自原则的中国教会正在神的引领下,逐步成长为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荣耀的教会。三自原则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教会性,但少数同工认为三自是政治的,非宗教的, 外在于教会,是外加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本文以《三自原则与教会建设》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自原则的教会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同工同道们分享和思考,以期在以后的探讨中使三自的理论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使中国教会能始终如一地按三自原则建设好中国教会,坚实地跨出每一步,向荣耀的教会迈进。  相似文献   

4.
季剑虹 《天风》2006,(7S):32-35
三自原则是建设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丰富的教会性。它不是外加于教会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内在于教会,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的地方性与宇宙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坚持三自原则的中国教会正在神的引领下,逐步成长为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荣耀的教会。三自原则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教会性,但少数同工认为三自是政治的,非宗教的, 外在于教会,是外加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本文以《三自原则与教会建设》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自原则的教会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同工同道们分享和思考,以期在以后的探讨中使三自的理论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使中国教会能始终如一地按三自原则建设好中国教会,坚实地跨出每一步,向荣耀的教会迈进。  相似文献   

5.
季剑虹 《天风》2006,(9S):30-33
三自原则是建设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丰富的教会性。它不是外加于教会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内在于教会,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的地方性与宇宙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坚持三自原则的中国教会正在神的引领下,逐步成长为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荣耀的教会。三自原则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教会性,但少数同工认为三自是政治的,非宗教的,外在于教会,是外加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本文以《三自原则与教会建设》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自原则的教会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同工同道们分享和思考,以期在以后的探讨中使三自的理论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使中国教会能始终如一地按三自原则建设好中国教会,坚实地跨出每一步,向荣耀的教会迈进。  相似文献   

6.
1996年9月24—27日“全国基督教秘书长、总干事工作会议(扩大)”在北京怀柔山清水秀、景色旖旎的红螺山召开。来自各省的秘书长、总干事,围绕“如何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主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讨论避免空泛议论,倡导民主、务实的会风,会议开得格外活泼且富有朝气。 与会者认为:今天的中国教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三自原则”不仅要融入中国教会具体实践中,更应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教会的支撑与脊梁。因此,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在巩固、发展按三自原则建设教会的成果与理论时,毫不懈怠地维护中国教会的尊严与形象。在不断完善和发掘“三自”的时代新亮光、新内涵时,从我做起,脚踏实地推进中国教会的建设,回应和解决教会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正如中国基协副会长兼代总干事韩文藻同工在会议中所说,我们要注意“只顾与国际接轨,而不管国内脱轨”的现象,将爱国爱教有机地结合起来,按三自原则将中国教会办得更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和一个忠心侍奉的好仆人,无愧于时代与教会赋予我们的重托。 为此,本刊选编几位同工的发言,他们从不同侧面阐述自己对今天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看法或建议,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贯彻“三自原则”探索中国的教会建设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一) “中国基督教的新生,并不只要砍掉帝国主义的大树,它还要建立中国基督徒自治、自养、自传的新教会。” ──吴耀宗 中国教会新的一页,是伴随1950年开展的“三自爱国运动”揭开的;当年的“三自爱国运动”,是伴随中国历史揭开新的一页诞生的。 教会的“三自”原则─—平心而论,早已在它漫长的历史中实践着、并为普世教会所接受。中国教会在1950年开展的三自爱国运动,只不过顺应了普世教会发展的历史,也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当中国历史进人到新的里程,上帝给中国教会以新的启示:开展“三自”,让中国的领土上建…  相似文献   

8.
从圣经启示、信仰传统和教会历史实践来看,中国教会的"三自原则"都具有很强的教会性、教义性和神学性。这表现在:三自原则是上帝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地方性与普世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是爱国与爱教的统一。只有坚持三自原则,中国教会才能迈向荣耀的教会。  相似文献   

9.
利未 《天风》2011,(5):4-5
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至今60年整,不仅使中国基督教从"教会在中国"转变成"中国的教会",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社会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庆祝大会,大会对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做了总结:研究了历史——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三自原则,走爱国爱教的道路,是办好中国教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会是以三自原则办教会而摘掉洋教的帽子,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今日仔细来探讨三自办教会所走过来的历程,特别感到我们教会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有所变化的。 “三自”意即自治、自养、自传,这一排列不仅具有次序性,更具有历史性。也就是说这一次序是历史所形成的,并非简单的、无次序的排列。50年代时期的教会,与西方  相似文献   

11.
《天风》1998,(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会与海外教会的友好关系有很大发展。但海外仍有一小部分教会或教会团体不尊重我们教会的三自原则,擅自以帮助中国教会的名义,搞一些不正当的活动,如过去较多的募捐走私圣经进入我国,现在又来了一个募捐帮我们建神学院之事。不是说中国教会不能接受外援,问题是海外教会或教会团体必须尊重我国教会的三自原则。这一点我们一再申明,但有些人置若阁闻,我行我素。这是为什么,很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孙锡培 《天风》1995,(2):4-5
《天风》自1945年创刊至今,已经历了50个春春秋秋。在这漫长的半个世纪中,它与中国教会同命运共呼吸,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它作为三自爱国运动的喉舌,为中国教会走三自爱国道路以及现今提出的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作为《天风》的一个读者。  相似文献   

13.
思考与实践     
三自原则是中国教会的必然选择。50年来中国教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让许多国外不带任何偏见的朋友也为之赞赏,因为我们走出了一条属自己的路,得蒙了上帝的祝福,也得到了众民的喜爱。为了继续高举三自原则办好教会,那就必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三自爱国运动必须以神学思想为基础,这样将巩固三自爰  相似文献   

14.
自中国基督教第六届全国会议以来,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成为教会的共识。“四个必须”、“十项任务”正在各地教会贯彻执行。经过了近50年的三自爱国运动,如何传好成为办好中国教会的关键。在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人类历史正进入世纪之交的门槛,一个与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适应的中国教会,更须高度重视自传工作。 今年,我国经受住了全球经济的亚洲金融风暴危机的考验,并在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下,军民团结、  相似文献   

15.
看了《天风》“中国基督教教会治理工作经验分享会”的报道,我的心为之振动。中国教会治理工作分享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基督教在教会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上进入了一个新层次,它涵盖了人事建制,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实践和探讨,是三自原则的具体体现。 文章谈到中国教会治理工作的三个方面:一是要找准基点,建章立制是最基础性工作;二是要突出重点,教会建设中财务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应是重中之  相似文献   

16.
张计 《天风》2007,(10):33
三自(自治、自养、自传)是中国教会的办教方针和原则,几十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自治”意即“自我治理”。教会要怎样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如果教会治理得好,一定会兴旺,可是怎样的治理才是好的治理呢?我认为,大多数的信徒满意才是一个成功的教  相似文献   

17.
谢生莲 《天风》2002,(10):36-37
神学思想需要建设是个普世性的话题,就我们中国教会而言,加强神学思想建设,是教会由“三自”朝“三好”发展的必然。加强神学思想建设,有助于教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会走三自爱国道路已近50年,而三自原则实践的成果,是全方位表现的,当然也表现在教会管理的各项事工建设上。《教会会计》(山东潍坊宋守民编著)的出版,就是教会管理事工方面一个很好的见证,也是教会财务管理走向健全化,走向制度化迈出的新步伐。 我是一名基督徒,又是会计工作者。但对于教会会计知之不多,更没有上升到理论水平。从我见到了《教会会计》这本  相似文献   

19.
郭峰 《天风》2001,(9):23-24
三自原则不仅仅是中国教会的宣教策略,还是使基督教会在中国得以更好存在的必要条件,得到教内外广大人士的认同 今日中国教会遵循三自原则,虽也含有与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处境相适应的意思,但中国教会并不仅仅将遵循三自原则作为中国教会的宣教策略,是基于对宣教史的反省和对承受在肩的福音使命的认信。 一些对中国教会抱着负责态度的领袖如吴耀宗先生等人对此进行思考。他们认为一个教会如果不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有着共同语言,那它的福音工作就会困难重重。向人宣扬福音,向人宣告上帝的与众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06,(1):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两会为了回应“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总结和研究三自爱国运动新时期的教会在各项事工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于2005年11月25日—12月6日,差派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为组长的调研组一行5人,赴天津、河南、河北教会调研,探访信徒。本次调研以“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为主题,就各地教会如何开展神学思想建设的情况;各地教会的信仰生活情况;各地教会领导班子、人才培养的情况;各地教会社会服务事工的情况;各地教会构建和谐基督教、扩大团结面等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调研组除了在省两会及省辖市两会进行调研外,还分成两个小组赴地、市、县教会实地走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