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禅画是中国画最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化的佛教绘画艺术的典型表征。禅画笔墨简洁而意境深远,以笔墨来表达禅道,体现了中国禅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的核心思想,开创了唐宋以来中国绘画的新纪元。禅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艺术史上,通常将禅画的开端追溯到文人画之祖、唐代的"诗佛"王维。他最早将禅宗的"自性论"和"意境说"融进山水画,以"澄心观照"的审美态度进行创作,其画作具有意境、画境、诗境、禅境融为一  相似文献   

2.
正"道"与"禅",是中国艺术传统中最重要的审美意趣之一,也是历代画者穷极一生想要达到的境界。在绘画的世界里,"道"与"禅"究竟是什么?难于言说,却也足以体会。道家道教追求道法自然、与天相和、返朴归真,表现于绘画,则是画者将对自然空灵境界的体悟融汇于作品,于虚无处捕捉大道真谛,体现天地自然的朴素之美,形神兼备、知白守黑的意境之美,重精气为用的内在之美,进而达到形神俱妙、与道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唐宋是中国绘画色彩语言体系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经历了最为深刻的一次色彩变革——"水墨之变"。青绿重彩逐渐衰落,水墨黑白逐渐兴盛,中国色彩审美发生巨大转变。被称为"文人画祖"的王维,其创新性的色彩审美思想就在这次色彩变革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王维的画作以及画论的多方面分析,探寻其蕴藏其中的色彩审美观,并从儒道禅三家哲学思想入手,揭示其对王维色彩审美观念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道家哲学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长期演变、发展中,道家思想发生着重要内在作用,通过探究"道"的观点在中国绘画中的影响,进而探究中国传统绘画的画理与画法,揭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哲理,把握中国画的精髓,对进一步继承传统,进行创新,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禅讲禅画是禅艺术的大宗。因此,谈禅艺术就不能不举王维辋川诗《辛夷坞》、牧豁《六柿图》等深体无心的作品。然而,若论其极致,同为首选的京都龙安寺《枯山水》恐怕更能让人体得宗门之不共。  相似文献   

6.
"气韵生动"的提出成为传统绘画评判的重要准则之一,也是绘画要表达的重要方面。在中国绘画的不同时代都把其看做是重要的创作准则。随着没骨画的出现与发展,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在色彩、形式等多方面的表现具有多元化的趋势是中西结合的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就绘画理论"气韵生动"在现代没骨画中的表现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文人思想的绘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文人画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的职业画家所做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创始者,并称之为南宗之祖。宋代以前,中国绘画已经得到显著的发展,并出现了"关家山水"和"黄徐异体"的花鸟画。  相似文献   

8.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是根据画家的身份和绘画风格等对画家进行派别划分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虽然本身具有一些缺陷,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清时期的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南北宗论的影响极为广泛,董其昌的绘画美学思想也受此影响,从他的绘画作品来看,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创作、艺术和人格三方面。创作方面讲究引书入画、天人合一、以禅论画;艺术方面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画寄情、画中取乐"和"以画传情,表现情操"两方面;人格方面则与南北宗论的形成有关,讲究以三教合一为基础,实现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9.
禅是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所生发出的中国化的思想。禅的思想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产生巨大的精神性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的艺术审美体系,尤其在书画艺术方面,由于注重禅意的营造,更是出现了禅书和禅意画。纵观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不可否认中国书画的兴衰与禅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禅"随着世代的文化积淀,逐渐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超然洒脱、移情写意。但在被各种功利主义、外来思想侵蚀的今天,心之所向已渐渐模糊,"禅"也被束之高阁,对此,宗白华先生曾发出世纪之问: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去哪儿了?因此文章旨在以分析禅对书画家的精神性影响及其在书画作品中的体现为基础,结合当下的审美要求以及对现状的反思,呼吁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性回归。  相似文献   

10.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画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艺术也不断发展,这使得"留白"不再仅存于中国画之中。众多的中国艺术家为寻求中西融合,极力将"留白"运用于油画。通过分析"留白"的传统美学意蕴,阐述了"留白"在中国油画中出现的成因,探讨了"留白"在中国油画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谈及宋朝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士大夫文人所推崇的儒学。但其实不然,宋朝是文化繁荣,学术昌盛,虽然不能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对比,但较之汉唐,延之元明清,都是无法对比的。佛教在宋朝的发展也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自唐朝中期的快速发展到宋中末期的继承与传播。佛教禅宗,兴起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代,而禅宗的思想也对宋儒理学有着很深的影响,如朱熹、程颢、陆九渊、王守仁都从禅宗中吸取营养。而就单艺术语言而言,宋代禅画,是中国禅宗的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修禅者借用绘画这一表达形式,来表达禅道或者说表达自己对佛教教义和自身感受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激发了唐宋美术的新纪元新途径。除了禅画的发展,还有宋代佛教壁画这一绘制于庙壁上保存下来的绘画形式,也为我们研究绘画提供了宝贵财富。而佛教与儒学、道家并列为中国的三大教。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学、艺术等都有着深远印象,当代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曾说,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和文化的关系如此之深,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之深,而禅画更是其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在整体的构造以及写意的表达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文章主要从"线"的视角来探讨其在中国画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艺术文化气息浓厚,蕴含着深切的情感表达。中国画创作利用奇特的艺术手法,营造强烈的情感氛围,引发观众的共鸣。文章对中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绘画创作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林风眠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绘画艺术对中国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强调主观,重在表现,画面抒情味浓烈。他以前驱者的巨大勇气和魄力,摆脱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墨线造型,采用中西艺术“调和”的方式为中国画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线,作为中国画中最简单直接又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方式,不仅是绘画的独特语言,也是表达艺术家情感的重要载体。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线的画法从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因此,想要探究中国画艺术之美,就要从"线"开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针对线在中国画中的独特作用进行阐述,并对其蕴含的艺术之美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继承和发扬传统绘画文化,需首先从"教育"的途径入手。传统绘画作为中国画教学的重要学科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化内涵,对中国画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意象造型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主要特质,其表现手法为写意,既不是单纯模仿客观来追求"形似",也不是纯粹主观臆造。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是处于一种"似与不似"间的艺术状态,而这种"似与不似"的造型观念体现在中国画的每个门类里,其中就包括中国水墨人物画。从传统发展到现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这种意象造型观念,20世纪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观念传入中国并融入水墨人物画造型之中,使得现当代的水墨人物在追求"形似"的方面产生了巨大改变,但同时中国水墨人物画家又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和继承着中国传统绘画造型规律,即"似与不似"的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山水画,它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史,是每代画家们用笔墨来表达他们对自然,对万物的写照,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与生活阅历,是对笔墨认识的一种展示。它是中国画语言的表现手法中的主体,是绘画学精神的体现。笔墨吸自然万物之灵性,承载文化历史之传承。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画种之一,它体现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神面貌。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绘画画在陶器上。秦汉,宫殿壁画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道释、人像、山水等,有"三绝"美称:画绝、文绝和痴绝。其"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等艺术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顾恺之不愧是我国古代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