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奇的线条在美术学、心理学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认为儿童线描活动中能表达一个人内在的隐藏的情绪。教师通过对幼儿的线描活动的观察,了解幼儿对线条的偏爱以及各种线条与幼儿情绪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使教师真正了解幼儿的情感,帮助幼儿调解情绪,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历来以线条美而著称,线条是造型之根本,意蕴之灵魂。中国画的线描有着独特的形式美感,线描本身除了有造型状物的作用外,还有着独立的审美趣味。也就是说,一张好的线描作品,单从线描本身来说,就是美的,就有抽象美感。  相似文献   

3.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国画主要是通过运用线条以及墨色的变化绘出一副画的美和层次感,线描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很强的塑形能力。对线条的把控,反映了一个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以线造型也一直是中国绘画造型表现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等造型艺术,都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及造型语言,尤其是中国画,自古以来,都是强调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传统中国画和书法是书画同源,因而中国画强调"写",以书法的"写"来强调中国画的用笔。在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中国绘画的线条运用规律,也就是中国特有的线描艺术。因此,线描成为中国长期以来绘画的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技法,这一传统的技法语言既是以书法用笔的勾勒方法,勾描出来的墨线即是中国绘画的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法。  相似文献   

5.
以线造型是传统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段,陈洪绶的卷轴人物画是以线塑造人物形象的典范,他的线条运用自如,表现力丰富,把中国画的线型语言发挥的淋漓尽致。陈洪绶的线描是构成其"高古"艺术风貌的主要因素。陈洪绶以线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其线描的独特魅力值得我们去研习和继承。  相似文献   

6.
孟强 《美与时代》2004,(1):26-27
线描写生是以线为主的造型方式,是一种造型基础和创作性写生训练,同时也是用线条表现情感训练的有效途径。其主要训练方法有结构性、平面性、创意性、概括性线描写生。  相似文献   

7.
与西式绘画的抽象手法或具象刻画不同,中国画注重意象的表现。意象的形成是通过意象思维形成、以意象造型手法得以表现的。意象思维是指以客观物象为构思基础,却由不拘泥于物象的外形、特点,而赋予创作主体自身的思想和感情色彩,形成的既能包含写实属性、又能富含情感思维色彩的艺术形象。而意象造型手法则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艺术造型手法。总结起来,意象造型包含了线条、空间和墨色等多种手法,可以对意象进行全方位刻画。  相似文献   

8.
意象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造型观,是依据客观对象以意取象,即以画家所要表现的主观精神需要来创造艺术形象的造型方式。在中国画中,意象造型观主要是通过笔墨、线条、色彩及章法布局和虚实相生的空间构成方式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上海土山湾画馆绘画艺术结合西画的空间形式和中国画的线条技术,形成不同于二者的空间意识。本文通过对土山湾画馆存世画作的美学分析,呈现土山湾画家们独特的艺术意识,即以"线描"重置西方油画的"空间意识",以深具历史感的空间转化西方油画以秩序感为表现形式的空间,由此论证在不同空间感中所蕴涵的不同记忆形式,并进一步揭示土山湾画家们对苦难的回忆形式中所蕴藏的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10.
线描是中国人物画最主要的表现方法之一,其技法、形式丰富。以意笔线描为基本手段的人物画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和培养学生对写意性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意笔观念,从初步了解线描笔墨与结构、形体的关系,到逐步掌握意笔人物画的表现技法和理论知识,为今后能很好地运用到创作实践之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线描,是一种简洁直观的视觉艺术语言,它没有时间空间之分,随着历史的变迁,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然而线描,作为一种古老传统的艺术样式,源远流长。比如古罗马建筑上的绘画与浮雕,两河流域古老的线刻,古印度的宗教壁画,古埃及以及古希腊的雕塑等等,线描艺术无处不在,很早就开始传承。然而,只有在中国,无论是宫廷院体画师,还是文人雅士,民间画匠,都坚持用"线"作为绘画中必不可少的根基,推崇笔墨、骨法的运用,使绘画造型变化多样。后来,在技法上总结了一套概括为"十八描"的线描技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把线描艺术的魅力发扬到极致。  相似文献   

12.
在绘画中,线条是基本的元素,因此,在分析绘画作品中,可以把线条作为其中的切入点。尤其是对于风景画而言,画家在临摹中总需要先分析景物所呈现出来的特点,然后再思考如何通过线条进行描绘,并能够把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之美展示出来。结合塞尚作品分析其对线条的运用,通过绘画中的线条探索可以感知塞尚绘画艺术所表现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叶珊 《美与时代》2023,(1):108-110
莫高窟经变画在盛唐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在当时历史、经济、文化及画家个人创作的影响下,经变画形成了独特的宗教美学风格。相比隋朝的粗犷简单画风,盛唐的经变画主要运用工笔线描技法,写实也更为精细。构图更是首创以窟门为设计中心的“品”字形新型结构,成为之后经变画的设计典范。因此,对莫高窟第103窟东壁《维摩诘经变》的构图和线描风格进行二重解析,以窥见盛唐经变画内在的佛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汪玉琢 《美与时代》2023,(1):111-113
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实用且具深厚文化意蕴的艺术种类之一。中国书法展现了古人重视线条韵律感的审美取向,其中渗透着儒、释、道三家的哲学观念,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表现。汉字作为书法艺术的载体,在书法艺术本体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在重视汉字的同时,往往难以避免对构成其独特性的线条进行解析。汉字内在的结构和外显的线条直接关乎书法作品最终审美张力的呈现,故而以汉字的起源与线条的简约性为切入点,分析汉字与线条在书法中相互依存、互为表征的事实,以期通过这一视角的分析与解释再次对汉字和线条进行理论观照,对书法美学特征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线条作为现代建筑的造型元素和美学因子,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逐渐成为高效快捷的代名词,代表了由功能引发的审美变迁。建筑设计也一样,如何运用线条来承载现代建筑艺术中的美学理念并将其纳入到美学范畴,以及如何排列、布局线条才可以产生建筑美感,是现代建筑在语言表达上所遇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中国画中,线是主观的、意象的,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语言元素,是画家最直接和最丰富的主观创造性表达。中国画艺术排除模仿再现,强调线的主观表现性,同时,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线条起到表达情感的作用,用来表现中国画线条的韵律和画面装饰的形式美。有着独特形式特征的中国画线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创造中国画线元素表现形式,使中国画艺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的线条艺术是一种独特的造型手段,具有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魅力,线条的虚实、疏密、枯湿、浓淡、疾缓等变化万千,与书法线条同宗同源,异曲同工。中国画线条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媒介手段和艺术形式,对中国画的审美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线在建筑上的使用是非常常见和频繁的,很少有设计师会刻意把线条隐藏,线条可以说几乎是隐藏不了的,它总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或直线或曲线或折线。所以,线已经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了,研究线条在建筑上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有意义的。文章通过举例说明曲线在各种建筑中的运用来探讨线条带来的美观和实用性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线的形态是无处不在的,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认识线条的不同形态表现和思想情感表达,掌握线条的美感特征,探究在绘画作品中线条的丰富表现。线条作为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以其丰富的线条形态语言诠释着不同的艺术美感和视觉效果表达,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在人物绘画中,线描是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法,其不仅是画面的主体结构,同时还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画面本身的美感。鉴于此,基于当代人物线描的特点,分析其具有的审美特征,包括韵律美、造型美、凝练美、文化传承美、思想美等,以此让人们更了解人物线描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