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色彩表现空间是西方艺术的一个传统,从提香到马蒂斯一直在探索色彩表现空间的不同形式,特别是马蒂斯,用纯粹色彩表现空间。而中国传统绘画中早期也有此类表现,南齐谢赫的"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也可作此种解释。新文人画家北鱼的画作就有此种色彩表现空间的传统性和与马蒂斯一致的现代性。色彩在马蒂斯和北鱼身上都具有了艺术本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蒂斯用单纯、直接的艺术形式表现自然,把油画当做表现自我的最佳途径.无论是从色彩、线条还是构图形式上来说,马蒂斯都以他独特的思维方式追求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充分理解马蒂斯作品中色彩、线条和构图形式的关系,是理解马蒂斯艺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亨利·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20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绘画风格。借助阿恩海姆的视知觉色彩的审美原理研究以及基于色彩原理基础上对马蒂斯的油画作品《生命的快乐》进行深度色彩美学研究,系统认识和对比马蒂斯作品色彩背后的感情依附和审美呈现,揭示其作品的那种狂野性与鲜艳性背后所孕育的美学态度,为这个深受后印象艺术流派色彩影响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流派色彩意蕴做一些延展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马蒂斯绘画,吸取了非洲艺术、日本版画、阿拉伯装饰和中国的东方艺术,其画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具有东方色彩,呈现出东方造型理念。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不仅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而且还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纯色绘画又重新受到当代中国艺术家们的关注。马蒂斯对于"纯色"的大面积平涂让画面生动有趣,康定斯基对"纯色"韵律感的把握给画面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德兰画面中"纯色"间对比、挤压和碰撞让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在绘画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大师们的画风:下笔大胆,不犹豫。画面充实,不杂乱。动笔前胸有成竹,并反复推敲,认真修改,才能达到画面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从艺术史的独特视角来看,其研究的范式为艺术作品的重新阐释与解读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思考,而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的作品就具有着鲜明的历史风格。相较于其他艺术家,马蒂斯的绘画擅于打破传统,绘画风格在艺术史的发展中具有深远影响意义。而马蒂斯的作品《红色的和谐》更是能够成为其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基于对其所表达的内涵以及象征意义的探讨,并结合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从而以图像学的研究方式来阐释作品内部所隐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色彩作为绘画过程中的重要表现手段,是画家表达自身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绘画的创作过程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对"色彩构成"的应用,并藉此来取得一个良好的绘画效果,是需要进行深入实践和探索的。文章主要就色彩构成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野兽派是引导20世纪绘画大革命的派系,对当时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打破了以往的陈旧观念,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成型的开端之一,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领袖,以高超的技艺不断为绘画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拓宽了人们当时对于绘画方式的理解,他把印象派中备受争议的纯色应用于作品之中,变为其个人创作的重要因素并预言了日后简约风格的趋势。文章介绍了野兽派的由来及马蒂斯本人,重点通过其作品《舞蹈》的具体分析更好地把握画家情感、视觉、构图、人物刻画、灵感汲取等绘画特征。  相似文献   

9.
马蒂斯是野兽派的领袖人物,被誉为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之父。他一生追求纯粹、均衡与清澈的艺术风格,不拘成法,大胆创新,努力追求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力。在艺术创作中他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根据主观感受来表现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绵长,绘画的出现早于文字,从大量考古发现中就可以断定色彩绘画形式早在史前就开始了。从文献记录的资料来看,《考工记》载:"设色之工,画、缋、钟、筐。"又载:"凡画缋之事,后素功。"以上文字透露都出周人对色彩的识别与处理。从中国最早的矿物颜料讲起,简单梳理了中国古代色彩绘画的发展历程,由矿物色到植物色再到墨色的变迁,从绘画史的另一个角度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鲁菲诺·塔马约(Rufino Tamayo, 1899—1991年),当代墨西哥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根植于墨西哥这片历史文化丰饶的土壤,又不断吸收现代艺术的形式与手法,最终形成具有本土化色彩又与时俱进的个人独特风格。塔马约独树一帜的风格丰富了现代绘画。直到现今,塔马约的艺术依然迸发着生命力,别具一格的用色是其绘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针对塔马约最具代表性的本土韵味的色彩、限制色彩种类的配色、并置的色彩、小面积的"提神"色块四个色彩特点进行研究,并用绘画相关理论知识对其案例作品中的色彩使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绘画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基本规律,在绘画色彩方面大胆创新,寻找色彩的时代精神。通过重构与再生创新色彩元素,对中西方色彩、古今色彩的重构以追求作品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色彩光学相结合,使得色彩表现更加多元化。绘画形式的多元化,造就了色彩表现的自由性与独特性。突显绘画原创风格,使中国当代绘画在色彩语言表达上更能真实地反映现代生活,更具时代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印象主义绘画不再有传统绘画内容与形式的规范与完美,却用色彩技巧描绘出视觉感受的真实,显现出现代科技及现代思想对它的影响。正是这种以感觉色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让生活在19世纪巴黎的印象主义画家沉浸在"为艺术而艺术"的氛围里,完全依附于对颜料色彩的玩味情趣,任凭视知觉的兴致,自由地驰骋于色彩感觉之中,以色彩方法实现了"印象"艺术。  相似文献   

14.
克里姆特作为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绘画大师和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绘画风格注重个人内心世界与情感的表达,他结合辉煌璀璨的装饰色彩——金黄色进行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其他艺术家区别开来。克里姆特金黄色的色彩语言运用使绘画作品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的深刻思想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装饰趣味性,在艺术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气韵生动"的提出成为传统绘画评判的重要准则之一,也是绘画要表达的重要方面。在中国绘画的不同时代都把其看做是重要的创作准则。随着没骨画的出现与发展,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在色彩、形式等多方面的表现具有多元化的趋势是中西结合的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就绘画理论"气韵生动"在现代没骨画中的表现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两方绘画主要体现光与色,因此光影与色彩的运用在西方绘画中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鉴赏和评析两方绘画时,光影与色彩也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结合西方绘画的历史来阐述光影与色彩在西方绘画史上的发展和演变,并就此浅析光影与色彩在两方绘画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绘画是以直接刺激人们视觉神经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其中色彩与光影的使用尤为重要。以黑色的历史发展和应用手法作为研究对象,从黑色的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心理性质等不同的方面,以心理学角度来试图阐述在绘画色彩中的"黑色"所带来的视觉效应和使人们产生"恐惧感"的方式,以及如何去营造和把握这种"深沉"的恐惧感在画面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绘画的灵魂,是表达作品内涵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东西方由于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绘画色彩的运用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针对东西方绘画色彩的运用进行对比,阐述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运用的特点,以及西方绘画色彩的运用方式,并分析西方绘画色彩的运用对我国油画发展的启示等。只有深入了解东西方绘画色彩应用的内涵,才能更好地相互借鉴,促进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唐宋是中国绘画色彩语言体系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经历了最为深刻的一次色彩变革——"水墨之变"。青绿重彩逐渐衰落,水墨黑白逐渐兴盛,中国色彩审美发生巨大转变。被称为"文人画祖"的王维,其创新性的色彩审美思想就在这次色彩变革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王维的画作以及画论的多方面分析,探寻其蕴藏其中的色彩审美观,并从儒道禅三家哲学思想入手,揭示其对王维色彩审美观念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朱德群是当代一位著名的旅居法国的华裔抽象艺术家。他的绘画色彩绚丽、气韵生动,将中国古典艺术追求的"象外之象"境界演绎至极致,为西方绘画注入了新的生命。特别是他对抽象绘画中的西方油画色彩语言的运用,结合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创造出了一种诗意空灵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