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轼在他的理论文章中 ,以情感为主线 ,将儒学的性、情、仁、礼、诚、乐、中庸等范畴贯穿起来 ,体现了他以多样性求整体性的致思方式。苏轼的多样性之情为具体的、感性的情 ,苏轼的整体性之情通向理性 ,是具有社会性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2.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4,(6):1-1
彭祖曰:人不知道,经服药损伤,血气不足,内理空疏,髓脑不实,内已先病,故为外物所犯,风寒酒色以发之耳,若本充实,岂有病乎?仙人曰: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谗。此三者祸之车,小则危身,大则危家。若欲延年少病者,诫勿施精,施精命天残。勿大温消骨髓,勿大寒伤肌肉,勿咳唾失肌汁,勿卒呼惊魂魄,勿久泣神悲蹙,勿恚怒,神不乐,勿念内志恍惚,能行此道,可以长生。《养性延命录》凡欲求仙,大法有三:保精、引气、服饵。凡此三事,亦阶浅至深,不遇至人,不涉勤苦,亦不可卒知之也。然保精之术。列叙百数;服饵之方,略有千种,皆以勤劳不强为务。故行气可…  相似文献   

3.
苏轼"文理自然"的美学观,主要体现在"物各有主"的自然美、大爱惠民的社会美、千古绝唱的艺术美三个方面,"文理自然"的美学观贯穿于苏轼的整个文艺创作和言行举止之中。涂普生的《我说苏轼》一书紧扣这个中心和要点,对苏轼的美学观进行了多方位、多视角、多侧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北宋神宗时期,四川成都出现了一位高道蹇拱辰。他因悟人生之虚幻,离家远游各地,居庐山修道,期间又到京师,与苏轼、苏辙、秦观、贺铸、李龙眠等名士交往。在内丹修炼尚未盛行之际,蹇拱辰结合《黄庭经》,创立了  相似文献   

5.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学术界颇重其位,视其书法理论为帖学转向碑学的先声,其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在书法史上均具有转折意义,而其标志性的书论就是其著名的"四宁四勿"。学术界目前对于"四宁四勿"为中心的书论研究多集中于政治伦理、书学流弊、新学术风气之兴起等角度,而傅山作为一个深具道家、道教情怀的道士书法名家,其"四宁四勿"为核心的书法美学思想之中所蕴涵的道家、道教美学思想却未为人所重视,故笔者在此意图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审视其书法理论,以揭示其书法美学思想中所融合的道家、道教崇尚朴拙、自然、真淳等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米芾,其书风融晋代书风的"萧散简远"与唐代书风的"沉着厚重"于一身,影响深远。米芾一生所书作品颇多,就他的行书作品而言,较为著名的有《苕溪诗帖》《蜀素帖》《研山铭》《多景楼帖》等。其中《研山铭》是米芾大字行书作品的代表作,米芾"入古出新"的书法审美观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另外,米芾将古人的优秀之处集于一身,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状态,为其今后的书法成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戴震坚持"理欲统一",在"欲根于性""以情絜情"等论断的基础上,从"自然"和"必然"层面深化"理寓于人欲之中"思想,批驳宋儒"存天理,灭人欲"。戴震孟学四书之理欲观,前后既有继承,又有明显发展,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凸显戴震对程朱理学由怀疑、远离到全力批驳的心路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乜帖"是穆斯林了却心愿的一种形式。有主命乜帖、副功乜帖、随心乜帖之分。穆斯林给阿訇的"海的叶"也属于乜帖的范畴。关于乜帖伊斯兰教的经训有诸多阐述。伊斯兰教认为出散乜帖是穆斯林的义务,是使穆斯林财产得以纯净的一种形式。我国华北地区的回族穆斯林还有"过乜帖"和出散乜帖肉的习俗。乜帖与伊斯兰教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帛书《要》篇的"万勿润"当读为"万物屯",也就是"万物化生"之义。依据帛书《要》篇的异文,《益》卦上六爻辞的"立心勿恒",只能解为"位心勿恒"。"赐缗■□之为也"是说我将"易筮""之为"视为昏乱。"察其要者"之"要",当训为要妙,精深微妙。"其要",指孔子"老而好《易》"的要妙,也就是本质。"纣乃无道"句之"乃"当读为"仍",在此应训为一再、频繁。  相似文献   

10.
“养 心 经 ”云 : 于 每 日 静 养 之 时 , 须 先 静 其 心 、 平 其 肝 、 顺 其 长 生 法 门 万 万 千 ,修 真 妙 意 实 难 言 。 气 。 勿 思 可 喜 之 事 而 使 肝 气 散 ; 勿 思 可 怒 之 事 而 使 看 破 世 间 迷 眼 相 ,守 住 心 中 三 寸 间 。 之 肝 气 盛 ;勿 思 可 哀 之 事 而 使 肝 气 衰 ;勿 思 可 乐 之 事 长 生 之 法 ,奥 秘 无 穷 。 究 其 根 本 , 必 先 养 其 心 , 而 使 之 肝 气 弱 。 四 种 之 情 景 皆 为 心 中 之 用 , 却…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重点研究苏轼的书法作品中表现出的"尚意"风格与整个宋代书法风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苏轼书法作品的解读和分析,了解苏轼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主张对宋代书风的影响。在研究的方法与素材上,主要采用书法理论研究常用的作品分析、对比、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较为全面、细致的梳理、考察,对苏轼的书法作品和书法思想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阐述,以求对苏轼书风的整体框架及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有一个较完整、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乐在书中     
周末假日,我不逛商场不遛公园不走亲访友,而是徜徉书山。翻一部《辞海》,有问必答,无师自通,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啃一套《史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系四海,义薄九天。或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或跟毛泽东“看万山红遍”,或被文中哲理潜移默化,或为书里人物感奋赞叹……“书富如海,百货皆有(”苏轼),开卷有益,福慧双修,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3.
巧断回环诗     
宋代大文学家秦观外出游玩久而未归,他的好发苏轼就写信询问情况.很快接到秦观一封奇怪的信,只有十四个字排成一圈:苏武看罢连声叫好.这位一代才子,准确地断开了这首诗.原来这是一首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诗中描述作才在野外游玩的情趣.奇妙的是.后句依次对前句搞回扣,而且每一年都在文中出现两次.十四个字能所二十\个字用,可谓是成本信减,效益倍圩.由此可见古人用字之精妙,及苏我听涛的巧妙.巧断回环诗@李书奇$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9)
<正>《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使徒保罗开门见山地夸赞帖撤罗尼迦教会的信徒:"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上帝,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1:2-3)保罗"不住  相似文献   

15.
今日晨更,读《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受到好些感动。这个感动又感动我试笔,写这一篇短短的文字。 保罗说:“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帖前1:5) 我真羡慕保罗和他的同工能够毫无愧色地  相似文献   

16.
高峰 《天风》2014,(9):24-27
经文:《诗篇》103章1节至2节《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节至18节各位来宾、牧长同工,晚上好。今天是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感恩礼拜。我想结合《诗篇》103章1节至2节以及《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节至18节这两处经文,以"感恩"为题,分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分享。一、感恩是美好的品德感恩就是对有恩之人心存感激、知恩图报。感恩是神赋予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受造物的美好品德。  相似文献   

17.
不非人之非     
正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生前在与人交往时,特别注意到了"不非人之非"这一点。他终身守着这样的交际之道: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他对前辈画家和同辈画家都恭谨有加,尽说善处。齐白石作画,一向主张师古而不拘泥古意,"下笔要有我法",但他对先辈画家的杰出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朱耷和  相似文献   

18.
<正>"情"系侍奉之路,"情"满恩典之路,"情"留十架之路我从神学院毕业、进入教会服侍已有两年半的时光,在这些日子里,上帝以他恩典的手牵拉扶持我。在牧师的爱心与耐心栽培及弟兄姊妹的关怀与支持下,我服侍的道路明确而坚定。"情"系侍奉之路,这种情,建立在基督里,是一种激励,一种安慰,一种目标,一种动力,也是在基督里的一份爱。一、思念之情我所侍奉的教会中,年老体  相似文献   

19.
《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用狂草书写的纸本墨迹卷,此贴书于唐大历十二年间。全贴用似泼墨大写意的手法一气呵成,初显浪漫主义情怀,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怀素和张旭并称"颠张醉素",此贴被称为"天下第一狂草"。纵观全帖,怀素用极健劲的线条不拘成法,以险中求胜而独具特色、夸张变形的风格让人叹为观止。时而活泼灵动,时而舒缓飘逸,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文章对《自叙帖》的时代背景、怀素的生平及书学历程、《自叙帖》的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关于苏轼书法艺术,历代都有人予以赏析、评价、研究。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关注佛教的"圆融"观在苏轼书法艺术中的体现,寻找书法与佛教义理的关联性。苏轼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氛围、与佛僧的交往、自身境遇等方面与佛教相关,这些都为寻找苏轼书法艺术与佛教相联系提供了资料。通过"圆融"书法品评观、创作观对苏轼的影响,以及对苏轼作品的解读与研究,逐步理清苏轼书法艺术中与佛教"圆融"观念的统一性,以及所蕴含的具有佛教意味的"圆融"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