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视觉思维是一个与传统哲学或一般心理学不符的概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所谓视觉,也即知觉,视觉思维与视知觉和视觉意象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德裔艺术心理学家鲁·阿恩海姆的确提出“视觉思维”这一概念。他在50年代的《视觉思维》的专著中,明确指出,视知觉具备思维的理性功能,一切思维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视觉意象”。所以通过观看、想象和构造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定义视觉意象为运作单元且具有理性功能的视知觉,且视觉意象为创造性思维的必需。视觉思维是一种与言语思维或逻辑思维不同的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视知觉组织及其神经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锋  韩世辉  朱滢 《心理科学》2003,26(2):312-314
物理世界通过光信号在我们的视网膜上反映为亮度和颜色的色块集合 ,但是大脑知觉到的却是排列有序的由分离的物体组成的视觉世界 ,其中各种不同的物体占据不同的位置 ,存在相互作用或相对运动。在知觉加工过程中 ,视觉系统必须首先把视觉输入组织成不同的部分以形成视觉加工的基本单元[1,2 ] ,心理学家把这一加工过程称为视知觉组织。视知觉组织是大脑进行图像识别、注意分配及记忆存储等高级加工过程的基础。因此 ,理解视知觉组织的认知和神经机制成为研究大脑认知功能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介绍视知觉组织的基本问题和规律 ,特别是新近关于…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对1132名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1~4年级小学生施测视知觉发展测验,探究了小学生视动整合能力和去动作的视知觉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4年级小学生视知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强,视动整合能力和去动作的视知觉均从二年级开始呈现发展态势。一到四年级视动整合能力与去动作视知觉能力发展出现差异。视动整合能力在这一阶段整体高于去动作视知觉能力,但去动作视知觉能力发展速率要快于视动整合能力。小学生视知觉能力的发展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动作到符号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表象是不是除命题表征之外的一种独立的表征问题一直是心理学上争论不休的话题。争论的焦点主要在视觉表象与视知觉的关系上,有些研究发现视觉表象能够激活视觉系统,甚至能够激活较早的视觉皮质(如V1区),而且视知觉的选择性障碍也会导致相应的视觉表象障碍,但另外的研究却没有发现视觉表象能够激活较早的视觉皮质,而且发现视觉表象与视知觉存在双重分离。文章最后讨论了视觉表象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援引格式塔心理学在视知觉领域当中的研究成果,来对书法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做出尝试性的解释,探寻其赖以产生的视觉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戚加上 《美与时代》2013,(6):127-128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效能低下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视觉思维训练,对专业美术基础课作了一些探索并收到了显著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所谓视觉思维,指源于视知觉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人们在观看物象时能够结合点、线、面、形、色、体等视觉语言基本要素,理性地运用形式美法则对事物的形态特征、构造关系、类型属性、实用功能等进行探究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主动寻求、全面判断、深入感悟能力的综合体现。视觉思维训练可与其它学科结合,丰富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能;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李格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著名美术史家,他从知觉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提出了艺术中的"触觉"概念。事实上,在李格尔之前,18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和康德等人已经开始注意到触觉在艺术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李格尔将"触觉"概念引入艺术史的研究当中,以触觉和视觉间的张力关系演绎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韵律是平面构成最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它是以视觉流动的时间性来实现的。平面构成作品中,应具有视觉中心、次中心……和呼应点,它们的视觉张力不同。视知觉在这些具有不同视觉张力的视点中的流动便产生了视知觉上的韵律感。  相似文献   

9.
视觉注意的认知和神经生物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注意在视觉信息加工和视知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脑成象技术和神经生理研究的进展,注意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还具有可见的神经网络和可测量的认知和生理效应。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视皮层中发现了与被注意事件相关的神经发放的选择性增强和40周同步振荡,为解决视觉”特征组装”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研究“视觉意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注意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本文仅就近年来视觉注意研究的新发现和相关的认知和神经生物学模型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一个开放的、科学发展的美术教育观念是艺术类高校发展中持续关注的问题。美术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术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语言、想象、情感、意志入手,探讨美术创作过程中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探索个体身心与美术创作之间的互动,研究社会文化、人类集体情感精神与美术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它将含混不清的创作过程清晰化、结构化、阶段化,为培养美术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从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大环境来考虑,美术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高校美术教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有关视觉和触觉在长度判別中的相互作用问题,我们看到的材料很少。特别是4—6岁儿童在视觉和触觉的相互作用下。对长度判别的研究材料,我们就没有看到过。我们接触到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仅限于韩凯、林仲贤(1981)对学前儿童视、触大小知觉的研究,他们认为学前儿童及成人,对物体大小的判别,同一通道(如视—视或触—触)比不同通道(如视—触或触—视)的辨别正确率高。还有张增慧和曹日昌(1964)的一项研究,他们的结果指出,由视觉识记,通过触觉再认,远比通过视觉再认的成绩差,而由触觉识记,通过视觉再认,远比通过触觉再认的成绩差。另外,王甦在《两种触觉长度知觉方式的比较》研究中《两种方式:①用食指沿物体表面从一端摸到另一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未,冯特的学生J.M.卡特尔(Cattel)对词的视知觉开始进行了实验研究。但是他的研究没有坚持下去,因为当时所采用的方法不可能取得任何结果。这种情况持续五十年之后才发生较大的变化。词视知觉又重新成为认识过程实验心理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之一。这反映在1981年几种主要国际实验心理学刊物就阅读以及与此有关问题而出版的几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生物运动具有较强的视觉敏感性,即使在视觉线索有限的情况下,仍能提取其中的社会性信息。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当前生物运动视知觉实验研究涉及的各类社会性信息,并归纳分析社会认知缺陷与生物运动视知觉加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促进对生物运动视知觉加工心理机制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图形视觉与心理表象眼动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娟  高湘萍 《心理科学》2008,31(6):1454-1457,1470
本研究通过比较图形视觉和心理表象以及不同认知框架下表象加工的眼动参数,揭示图形视觉加工和心理表象加工的特点.结果表明,从视知觉到视觉心理表象,眼动被币新编码,眼动模式更加简洁,视觉心理表象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认知框架影响视觉心理表象加工的眼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陈霖提出视知觉的拓扑结构的理论假没以来,在群集、内容结构优势效应、质地辨认、似动等视知觉领域发现了支持这个假没的证据。然而,这些证据都仅仅是说明人的视觉系统可能敏感于拓扑性质而不能说明人的视觉系统究竟是如何检测拓扑性质的。为了进一步探索“如何检测”这个复杂问题,本文打算从左右半脑、视杆视锥系统和简单视觉系统跟拓扑性质检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以便于给进一步的实验提供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梁政 《美与时代》2004,(6):46-48
美术心理素质是指人对造型艺术的感知、体验和创造的素养.它包括艺术的观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以及情趣、意志等个性发展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它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美术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由内向外地影响美术"双基"的学习,影响创造力、美术鉴赏力发展的基础.同时还是影响学生自觉地形成自学美术的习惯与能力的"内驱力".美术教育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尝试各种教学的方式方法,却很少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考察美术学习中的各种心理过程、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在美术学习中的影响.其实"任何涉及审美的东西都无从回避心理学"(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寇尔帕语).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和提高美术心理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美术学习的整个心理意义,并由此凸现美术活动的特殊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艺术的观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以及情趣、意志等个性发展方面的水平和能力的培养作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知觉负载范式探讨知觉刺激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实验1考察被试在加工听觉概念和视觉概念时的表征形式。实验2进一步探讨在同一通道内部,形状概念和视觉概念的表征形式。实验1发现,在进行语言理解时,如果存在听知觉负荷,加工语言中的听觉信息时会变慢。如果存在视知觉负荷,加工语言中的视觉信息时错误率会增加。实验2发现,在涉及视觉信息的语言理解中,颜色知觉负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形状知觉负荷没有表现出这种效应。总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知觉刺激对语言理解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语言理解中存在着模态化和非模态化两种不同的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18.
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的信息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知觉整合和跨眼跳的信息整合一样,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的信息整合也是人们加工并保持整体性场景知觉的重要前提条件。近年来研究者们使用空白单元格定位任务进行了一些研究,试图寻求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信息整合的实验证据并探讨其整合机制。该文对已有的相关实验范式、实验证据和整合机制进行了介绍并加以分析,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在行为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眼动和脑成像的数据寻求汇聚性证据  相似文献   

19.
艺术学习对大学生个人修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西方美术教学要以美术史为主线,采取跨学科综合性强的教学思路,同时,在东西方美术比较学习时,我们要注重教学中灵活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从感性到理性,从欣赏到鉴赏,使美术鉴赏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和学习,领悟生活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20.
融景知觉现象是指观察者任意时刻虽然只能观察到部分刺激模式,却能基于部分刺激模式形成完整知觉。完成融景知觉的关键在于需要将时间序列上的信息进行整合。根据视知觉与视觉工作记忆动态交互模型,完成信息整合需视觉工作记忆的参与。然而以往研究均关注融景现象的知觉加工特性,尚未涉及视觉工作记忆在该现象中的作用机制。笔者采用双任务范式,要求被试完成规则或不规则刺激模式的融景知觉,同时操纵工作记忆负荷,以考察记忆负荷对融景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记忆负荷显著降低不规则刺激的融景知觉绩效(实验一);且该效应并非由记忆负荷对融景刺激维持阶段的影响所致(实验二)。上述结果说明,至少对不规则图形的融景知觉需要视觉工作记忆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