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旸 《美与时代》2014,(10):96-96
明清两代是中国彩瓷高度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仅景德镇的彩瓷品类即达数十种,其中著名的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和斗彩以及各种色地彩、素三彩。彩瓷品种和装饰内容的丰富,为陶瓷生产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明成化斗彩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彩瓷之冠,世所瞩目,而名品又绝大多数收藏在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故人们极难见到成化斗彩的全貌,以致把斗彩与五彩混同。  相似文献   

2.
乾隆时期是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时期,从乾隆时期开始,粉彩的地位便逐渐上升,几乎完全取代了唐代五彩[1]的地位。这时粉彩的质量虽然不如雍正时期的那样秀丽淡雅,但是在装饰工艺上更加多种多样,特别是对于一些用于陈设的大型瓷器,做工精湛,在当时极为流行。  相似文献   

3.
"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合人心意。"吉祥艺术一直活跃在艺术这个大家庭中,游于雅俗之间,渗透生活之中。不论在审美和装饰方面,还是在心理和精神上,它以其独有的形式和内容,为大众所喜爱。康熙时期,景德镇制瓷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瓷上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样,美轮美奂。文章将从吉祥和吉祥图案的渊源出发,探讨康熙官窑中万寿节庆典和插花瓷器上吉祥图案的纹样特征,并阐述传统手工业生产中设计的存在及样态。  相似文献   

4.
正月十五闹元宵,月光如水灯如潮。我们祖祖辈辈住在漳河岸边上的人们,每年元宵节,为了祈求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好收成,不让龙王爷借漳河水向民间发难,元宵节之夜要全村村民倾巢出动到河中跑龙舟给龙王爷和众水族看。今年也不例外,当一轮圆月升上天空时,村民们起动乐团,手举火把,把早已装饰好摆放在岸上的五彩缤  相似文献   

5.
康熙时期瓷器在造型、工艺等方面堪称中国瓷器的顶峰,除题材多样、种类丰富外,其审美性也是重要因素。以康熙瓷器绘画为切入点,通过对其表现技法、绘画风格等的分析,探析其审美性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晓鸿 《天风》2011,(4):27-29
三、不能确证的康熙御制诗歌与上述可以考证的诗歌不同的是,后世还出现了一些据说是康熙写的与基督教有关的御制诗,这些诗歌似乎反映了康熙不仅对基督教有好感,甚至有了成为基督徒的可能。近来,网上也有不少朋友转帖热炒此事,但站在严谨的角度看,这些诗作不仅不能证明出自康熙之手,甚至是后世的伪作。例如(《生命之宝》的书法碑帖呈现于二十世纪初,但出处不明,这种工整的行书体全无康熙书法的神韵,连对康熙字体的模仿都够不上,有些韵脚也有问题,其诗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南下坡清真寺位于北京朝阳门外南下坡,约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清真寺建筑呈中国传统四合院式,主要建筑均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清真寺曾于清嘉庆五年、同治年间、光绪三年三次重修,奠定了清真寺整体规模和四至规格。清真寺礼拜大殿古色古香,装饰有对联和匾额,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2013年礼拜大殿部分垮塌,  相似文献   

8.
介绍明式条案类家具装饰纹样的装饰风格,分析条案装饰纹样的特征和基本形态,探讨了条案装饰纹样和其结构的搭配形式,重点阐述其装饰纹样的题材种类和文化内涵。采用图片说明和论述的方法,对其纹样装饰进行梳理和总结,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菩萨顶楹联牌匾慧英山色皈真境,禽声出慧林。总持至圣宣慈力,都领名山报佛恩。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珠林花雨——康熙五台圣境——康熙灵峰圣境灵峰胜境——康熙慈云普著清凉老人——康熙斗室——康熙性海真如华海水圆通妙觉法轮铃最上层雨花堂——乾隆八解...  相似文献   

10.
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看后确实让人们高兴了一阵子,馒头记、霞帔记、桂圆记、食盒记、紫砂记、铃铛记……,一个接着一个,康熙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不惜冒着危险,微服到民间私访,通过明查暗访,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为康熙盛世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成吉思汗和康熙是历史公认  相似文献   

11.
康熙十字歌     
刘庆云 《天风》1995,(4):42-42
清朝康熙皇帝(1661—1772)他写了基督受难即景诗,俗称康熙十字歌。从这歌揭示了康熙曾熟读“四福音”。  相似文献   

12.
康熙十字歌     
康熙十字歌刘庆云清朝康熙皇帝曾写过一首基督受难即景诗,俗称康熙十字歌。这首诗揭示了康熙曾熟读"四福音",了解耶稣被钉前夕受审经过;承认十架空血是"百丈恩流",特别注意耶稣基督在十架上说的话,故有"七言一毕万灵啼"的记述。康熙精通古诗韵律,用"八齐"写...  相似文献   

13.
装饰是基于人类对美和幻想的双重追求这一本能而产生的。装饰往往通过其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情感。地方建筑的装饰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及时代特征,文章针对吉安地区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进行深入系统的学术研究,并力图通过对江西宗祠门楼装饰的艺术角度分析其审美特征及成因。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文化条件和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而特有的历史文化则催生了独具特色的宗祠门楼装饰艺术,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各地区文化在长期交融中所形成的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极高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1987年秋,当时还是河南省南阳市市委宣传部干事的二月河完成了其"帝王系列"历史小说的第一部《康熙大帝》,锋芒初露。《康熙大帝》在黄河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广受欢迎,一些地方电台开始趁势而上,国内几家出版社闻风而动,都想承揽二月河的后续创作,培植"潜力股",为举步维艰的出版业务拓展市场,远在华中的长江文艺出版社也不例外。当时,33岁的周百义还是长江  相似文献   

15.
李家大院的建筑影壁既有晋派砖雕的装饰特色,又有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装饰特色,在影壁装饰资源方面有其特别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在家具与室内设计中的木材,都经过一定的科学技术处理.按其结构与功能不同可分为竹木地板、装饰薄木、木质人造板,装饰人造板、装饰型材五大类.  相似文献   

17.
张方 《中国道教》2018,(3):40-43
琉璃厂是清代以来北京最有影响的文化街,其东以古玩店为主,西以书铺为主。琉璃厂的书铺大约兴起于康熙年间,极盛时多达200多家,是京城官员的重要文化休闲场所。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醴陵釉下五彩瓷跃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实践中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实施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本地文化知名度重要性认识的出发点。艺术和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期望醴陵釉下五彩瓷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让世界共享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9.
清代粉彩仕女图陶瓷装饰艺术兴起于康熙皇帝时期,到了雍正时期大量盛行,工艺水平于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嘉庆之后日渐衰退。虽然清代末期仕女图粉彩陶瓷装饰技法水平下降,但是其陶瓷装饰艺术对当代粉彩仕女图陶瓷装饰艺术创作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洲传统土屋装饰艺术具有浓郁的本土色彩与情感表达特征。作为一种短暂的装饰艺术,其与所依附的基面"同生共死"。其靠近自然并在自然中得以再创造的模式,又决定了这种装饰的创作是恒定与发展并生的。非洲土屋装饰艺术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同时,也不断发生着内在的深刻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