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诗与画本有无限渊源,古代许多艺术作品都是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古人认为,诗画本一律,诗为有声的画,画为无声的诗,因此中国古代的诗画作品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诗论与画论也有着许多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之处。试从诗画艺术的创作论,本体论,和审美特征论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诗论与画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墨竹题材作为具有浓厚笔墨语言与独特审美范式的意象彰显,极为切合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因而成为了他们笔下常见的咏物言志、表达清贞意识的特殊指代。其中,北宋文同促进了墨竹画法的成熟,状物严谨亦具个人心绪的抒发;清代郑板桥画竹更是别具盛名,笔墨率性挺劲兼求气韵天成。在这两位不同时代画竹名家的笔墨中,墨竹所承载的审美趣味与文化寄托也自有异同。文章从生活境遇、艺术风格与思想情怀等方面将二人的墨竹创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对墨竹题材绘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竹石》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郑板桥描绘的竹子立于破裂的岩石之中的场景。郑板桥也像这石中之劲竹一样,刚正不阿,恪守本分,他的品行和追求更是完美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郑板桥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独特见解,"诗、书、画"旷世而独立,世称"三绝",作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他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与他的为人是分不开的。郑板桥的诗、书、画无一不体现他的刚正品行,虽然他没有在仕途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在艺术上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诗歌与绘画关系密切,在唐代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从诗与画的理论方面,还是从色彩运用、意境创造,依诗作画与赏画赋诗方面,都表现出诗歌与绘画创作的互相渗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艺术的美学原则,诗人画家都以此为最高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目的,因而它已成为诗画创作的形式和标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宋徽宗的艺术生涯和花鸟画创作进行探讨,研究他作品中的诗画互文现象以及其背后的意义。采用文学与绘画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框架,通过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其中的诗意绘画表达和画意文学表达,探讨诗画互文现象的意象共鸣和情感交融,同时探讨了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宋徽宗花鸟画中的诗画互文现象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达,同时也展示了其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其书画堪称一绝。但他秉性刚直,洁身自好。某盐商欲得他字画,多以重金相求均不得,当他得知郑板桥有喜吃狗肉之嗜好时,便心生一计,巧扮成一店铺主人。一日遇郑板桥,即以美味狗肉相迎,郑板桥欣然接受。食毕自觉过意不去,便想为店主人留一幅字画,盐商正求之不得。狡诈的盐商终于得到了郑板桥的字画。事后,郑板桥方知上当,但悔之晚矣。 比起郑板桥,鲁国宰相公孙仪就大大地“技高一筹”了。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为巴结他,“一  相似文献   

7.
董明霞 《美与时代》2007,(3):112-114
在我国现代作家中,老舍的作品是最具悲喜剧审美形态的,在他漫长的创作历程中,悲剧、喜剧得到了和谐统一,形成了他独特的悲喜剧创作艺术.本文以老舍的代表作<离婚>为例,从悲剧人物的喜剧描写、灰色生活的调侃与讽刺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作家对悲喜剧创作艺术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8.
正郑板桥(1693—1765),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扬州八怪"中的最杰出者,被后人称为诗、书、画"三绝"。下面,笔者说说他与对联的故事。自画像一天,郑板桥的一位好友笑着对他说:"您才思敏捷,出口成对,为自己写一副联语吧。"郑板桥并不以为是玩笑,立即认  相似文献   

9.
扬州繁荣的书画市场,商人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导致了郑板桥书画创作的商品化和世俗化审美取向。他强调个性表现,标新立异;师法自然,学古而不泥于古;推崇艺术作品要有真情,具真魂,表真意。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一因一项任务,和郑板桥有一番"亲密"接触.原来已知道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是所谓"扬州八怪"之一,他写的"难得糊涂"四字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以及扇子上、笔筒上、墨盒上,多处可见到.现在,我翻阅了<郑板桥集>和相关资料,对郑板桥的生平事迹、诗文书画成就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郑板桥其人的人品人格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郑板桥的书法具有独特的风格,自成一体,人称"板桥体";现在我分明感到,郑板桥的人品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也可说自成一体,这是一种"板桥体"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枷上贴画郑板桥曾在山东的潍县当知县。潍县有个盐商,捉到一个贩私盐的人,请郑板桥惩办。按当时的法律,盐是不能私下买卖的,贩私盐是要惩办的。郑板桥为官一向很清正,特别同情平民百姓。他知道,那个盐商虽然是个官商,做生意的牌子"正当",却一向哄抬盐价,利用官商的牌子坑害百姓。至于那个贩私盐的,一看就知道是个做小生意的人,郑板桥反而很同情他。  相似文献   

12.
王贺英 《美与时代》2007,(8):103-108
西行法师(公元1118-1190)是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末期的隐遁歌人.在50年的隐逸生活中,创作了两千余首和歌.他的和歌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描绘了草庵与修行生活,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层感悟.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有一联:"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茶的境界,是文人雅士面对人生沉浮时最贴心的精神安慰。秋日灿烂的午后,和友人品菊花茶是一件惬意的事。据传,一次郑板桥到东台白驹去探望多年未见的老友,此人精通诗文,但无意功名,过着清贫生活,所居之处篱落有致,闲云野鹤,且家中挂有一副堂联:"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让老夫享受;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有儿辈担当。"友人拿糙米饭招待郑板桥,他欣然入席,吃  相似文献   

14.
贾文良弟兄早在学生时代,凡立志要当画家,他先后师从栾庆华、林雨生、洪铁军、王田等老师学习书法,终日与笔墨为伴临习创作.  相似文献   

15.
苏轼和菜辛的《拉奥孔》在诗画问题的认识上具有可比性。两人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认识有相通之处,在诗画一律、诗画互补的关系上也有共识。但是菜辛受到西方以“分”为特色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他的诗画观是狭隘的,而苏轼则在“合”中超越了这种局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是迅猛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在满足了温饱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众所周知,油画创作是反映时代特征最为有效的一种外化体现,所以它的创作可以说是与生活背景息息相关,时代生活背景对于油画创作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文章就对时代生活背景下,油画创作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凌瞳 《美与时代》2023,(5):15-17
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中,我们会发现经典、永恒的作品都贴近时代生活,无论是哪个时代的艺术家,在创作时总是能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时代的精神,并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将其表现出来,传达人民的心声,与时代同行。艺术是时代的号角,画家理应在创作中展现时代面貌,反映时代心声,书写时代精神。时代的发展变化带动艺术的发展,带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也必然会推动社会生活前进。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少年时就十分聪明,他上学时虽然功课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却常常遭到学官(教书先生)的白眼。原来,这个学官是个势利小人。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见到他这个老师,可以免礼;而穷人家的孩子见到他,却必须打躬作揖、恭敬备至。否则,不是找茬打板子,就是无中生有地罚站。郑板桥非常讨厌这  相似文献   

19.
郑板桥从小家境贫苦,但他刻苦好学,在书画方面很有成就。康熙年间,他中了秀才以卖画为生;雍正年间,他中了举人仍以卖画为生;乾隆年间,中了进士还是以卖画为生。他虽然是一介寒儒,却从不把功名仕途看得很重。  相似文献   

20.
正关俊声先生可谓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的好兄长。八年前因为工作之缘我们得以相识;又因为对中国画共同的挚爱,使我们成为知音良友。关先生的仕途生涯中,曾经在豫西伏牛山区的一个县里任过县长,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里,他喜欢画画国画,以墨竹自娱。这个经历与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非常相似。郑板桥曾在山东范县和潍县任过知县,为官清正,且以善画墨竹名扬天下。因此,朋友圈里和画界都喜欢称关先生为"当代郑板桥"——这既是对他墨竹画的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