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江花山岩画作为桂西南地区特有的艺术资源,近年来随着申遗的热潮,越来越受到来自海内外的专业学者和游客的关注。从旅游景观设计及营造的角度对以花山岩画为代表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景观营造中应涉及的内容和方法的观点,并对后续的开发和建设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2.
左江花山岩画是骆越先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系列人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组织形式。左江花山岩画艺术资源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它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能起到构建城市文脉的作用。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聚集的地方,承载了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的生活需求。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左江花山岩画的形式和内容融入到城市景观的营造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岩画目前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价值。审美主体经验论是一种西方文论,从审美主体经验论的审美主体、审美态度、审美知觉、审美对象、审美对象所处的环境等元素来思考花山岩画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要求花山岩画旅游开发工作要从审美主体经验的角度出发,要注重旅游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共抓、共建、共管,注重花山岩画文化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花山岩画是我国壮族人民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产,其记录着我国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切追求和对山川神灵的敬仰之情。花山岩画是我国岩画中的经典作品,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文章主要从花山岩画的韵律美,气势美、意境美、崇高美、想象美、象征美、单纯美、形式美及次序美等方面探讨了花山岩画的图形美,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旅游行业的发展和新媒体形态之间存在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在注重旅游体验的行业背景下,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体验需求,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和开发所必须注重的内容。文章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具体情况为切入点,对新媒体时代下如何让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更好地服务游客需求进行分析与探讨,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性和文化景观的生态性之间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6.
艺术表达、工艺品制造依赖相应的物质材料而呈现特定的审美意象。广西宁明县花山崖壁画也称花山岩画,较集中全面地代表了左江流域的崖画形态。崖画内容中的人物、动物、器物既有图画形象易懂的特点,也有符号重复规约的特点。这种集体协作的以原始工具技术条件为基础所创造的崖画类似于一种形象的图画符号,赭红鲜艳的颜色与周边以碧绿为主色的山、水、树交相组合,整体绵延数百里,这些综合的视觉景观形成了一种原始的艺术存在。参照当地民间文化,其文化内涵在于:祈愿现实物质生活的富足。  相似文献   

7.
花山岩画是分散在广西左江流域,以及支流临江诸山体悬崖峭壁之上的岩画群的统称,是两千多年前岭南骆越先民原始宗教信仰的图像。本文从艺术人类学视角,通过花山岩画表现的族群集体祭祀场景,阐释商周至秦汉时期,岭南西部地区骆越先民的生产生活和祭祀仪式,以及骆越文化背后浓重的原始宗教信仰,进而实证和展示古骆越人对图腾、祖先、生殖的崇拜。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技的发展在不断进步,人类对历史元素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新观点的提出丰富了艺术创作的表现,新颖的艺术创作提升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丰富了人们的艺术视野。艺术家们把精神内涵绘制于作品中,使作品有了传达意义的使命,当被后人解读时作品也从中得到新生,各种地方领域的艺术元素被艺术家赋予生命力。通过左江崖壁画元素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左江崖壁画元素对当今中国油画创作有怎样的影响和推动。促进油画创作者和国人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有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为我国正在把左江花山崖壁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上古时代,美术指石器时期之后至形成稳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之前的美术,也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形成的开端,处于中国艺术的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艺术主要表现在岩画、陶器、青铜器等之上。与西方古典艺术追求科学严谨及完美的人体塑造不同的是,上古时期的中国美术表现出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抽象写意性,且越往后发展意象性越明显。上古时期的艺术特性为后来中国画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画的写意性与当时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艺术精神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作品设计说明:该组作品是以广西百越民族花山崖壁画人物为原型设计的儿童趣味椅子。我是壮家小伙:以一群小型人像围着一个大型人像起舞或祝拜,首领挎刀骑兽为人物原型的单人椅子设计。我爱我的家乡:以广西西南地区的左江流域丛山峻岭为原型的三人椅子设计。给我一个爱的抱抱:以双手曲肘上举、两脚叉开屈蹲状的人物为原型的单人椅子设计。发现美的眼睛:双人舞者椅子设计。  相似文献   

11.
史前岩画艺术有"人类童年,罗缕纪存"之美誉。岩画作为文字产生之前人类早期活动的遗迹,揭示了早期人类原始崇拜的奥秘,诠释原始巫术文化的形式。贺兰山岩画丰富的题材不但呈现出华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上古文明,还呈现出史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贺兰山岩画中,有着与西域、南西伯利亚地区文化诸多相似的造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罗世平,文学博士,湖北武汉人,1955年生。先后就学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英国东安吉利亚大学"世界美术史高级研修班"。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造型艺术研究所副主任,兼任湖北美术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3.
我同意几位同志的意见:原始思维的研究除了必须和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之外,还必须借助于人类早期的宗教、美术、民俗、岩画、壁画以及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在这里,我主要想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情况,谈谈研究原始思维要重视第一手资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历史背景下,出于更加深广地发扬本土美术,研究西方艺术的需要,上海涌现了大量研究艺术的组织即美术社团。上海美专作为当时新美术教育的新兴之地,为许多美术社团的成立与发展提供了思想和人员基础,不仅上海美专的教学人员和社团人员是互动的,其学术思想和美术思潮也是互相影响的。民国时期影响力较大,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社团"天马会"正是由上海美专的教务人员成立的,所以文章以"天马会"美术社团为例,通过分析其成立背景和主要的美术活动等,来探讨上海美专与民国时期美术社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旨在通过发挥美术、文字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相适应,探究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在其它学科及实际生活中也能领悟其探究的独特价值,并使之转化为持久情感态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象形文字为题材,在不同学段开展运用象形文字提升美术课堂教学兴趣的教学实践研究,运用阶梯式的美术表现形式展现文字艺术的魅力,构建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美术创作作为我国文化建设当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其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艺术素养均具有积极作用。而美术创作需要以群众文化为基础,离开群众文化的美术创作就是无水之源无源之水,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在这一背景之下,通过分析基于群众文化基础的美术创作以及辅导技巧,希望能够为美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绘画从形式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花鸟画可以称之为中国绘画中的奇葩,它不仅比西方的绘画早几百年,而且据考古出土与美术文献记载,在人们发现的岩画和帛画中可以知道花鸟画的出现是先于人物画和山水画的。这三类画种,每个画种都有其独具一格的特点。人物画注重写实、山水画注重写意、花鸟画则注重写生。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不仅在美学上颇有建树,而且对伦理学也有研究,其翻译并撰写了不少伦理学论著。国内研究者往往侧重于关注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超功利性,忽视了其美学思想的功利色彩。在其思想理论中,王国维看到了审美与伦理之间的相似性,认为美学之目的与伦理学之目的合而为一,试图以情感为中介通过审美感知的超功利性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借助美术中对生活之欲的描述来实现现实生活中个人欲望的解脱。同时,以美术来传达其对人生、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探寻,体现出其美学思想在伦理学上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的技术时代,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之研究已日益为学界所关注。而在此基础上,对技术与美术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就成为必要。从互动共生视角探究技术与美术的关系会发现,技术创新与美术创新的统一性具体表现为:在起源产生上的同源性、在活动性质上的相同性、在活动产物上的相似性、在满足人的需求上的根本一致性、在思维方式上的互补性、在创新过程中的依赖性,以及由两者共生类型及共生程度决定的其所创造的人工物在社会中的持存性。技术创新与美术创新的互动共生不仅表现为技术对美术创新的推动与支持作用,而且体现为美术对技术创新的启迪与协助作用。技术创新与美术创新互动共生的价值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对于儿童美术教学的开展具有不同影响和作用。在儿童美术教学中融入相应的地域文化内涵,儿童美术教学的开展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儿童在美术的世界中尽情畅游。文章就地域文化差异对儿童美术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索融合不同地域文化开展儿童美术教学之路径,希望可以为儿童美术教学的更好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