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亚峰 《美与时代》2007,(10):48-49
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绘画中有悠久的历史并且独立成科,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出水芙蓉图》是宋代工笔花鸟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独特的构图、用线、设色,体现出宋代绘画的艺术形式美.  相似文献   

2.
正巴尼特·纽曼是抽象绘画流派一位重要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安娜的光》,以约1.057亿美元的价格于2013年被一位神秘收藏家买走,目前该画排在世界最贵绘画的第17位。人们在想,价值一亿多美元的绘画各方面肯定都已经达到卓越的水准,可当你第一眼看到巴尼特·纽曼的作品时,心中难免失望,这不就是一条线吗?其实,一切绝没有那么简单。1905年1月,纽曼出生于  相似文献   

3.
丹培拉本是一种乳液绘画媒介剂。后来,人们把使用这种独特的媒介剂的绘画作品称之为丹培拉。丹培拉绘画是欧洲最古老的画种之一。早期的丹培拉绘画是丹培拉圣像画,文艺复兴前期产生的祭坛画,重要画家有奇马布埃、杜乔、乔托、马索利诺、马萨乔、弗兰切斯卡等。一些现代画家在技法、绘画风格方面受其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4.
构图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艺术形式当中,其中,尤以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艺术最为显著。构图既决定着作品内部的结构,又决定着作品与周围环境以及观众之间的关系。绘画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都有一定的主题,也都有各自的中心。一幅画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它的构图中心。构图中心是构图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这是由构图中心在绘画作品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王燕 《美与时代》2014,(4):122-122
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好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哲学体系,但其实它们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东方艺术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感,画大自然,西方的一些画家,也用这样的思想,进行创作,本论文通过分析欧姬芙的绘画作品来探讨禅宗精神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美与时代》2006,(7):8-9
《美与时代》杂志(以下简称美):以前看到你的作品都是以静物为主,这批近作画了许多国外的风景,是什么时候开始画的?徐刚(以下简称徐):是的,参加国内外展览、获奖和媒体介绍的作品及近十几年的花卉静物创作几乎都被国外艺术机构、画商全部收藏,因此,圈内圈外见到的大多数都是我的花卉静物作品。其实,画好画是一个画家的天职,而画什么对画家来说,决定于他被什么所感动。的确,社会发展到今天,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给艺术在不同层面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我喜爱漫步于自然,关注着平淡琐碎的生活,搜寻一种适合表达自己感情的绘画语言,希望能在情景交融之中创作出感人的作品。在贴身自然的观察与思  相似文献   

7.
《酸寒尉像》是晚清上海画派代表人物任伯年为吴昌硕写的肖像作品,这幅著名的绘画作品不仅在绘画技法上取得成就,更具有丰富的图像内涵。文章试根据图像学的原理分析任伯年的《酸寒尉像》,解读画者任伯年与被画者吴昌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国画家,出生于一个波兰的艺术家庭。作为20世纪仍保持欧洲风景画、静物画、主题画和肖像画传统的具象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其作品的风格把东方和西方的绘画艺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一套绘画风格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们可以看到,从古至今绘画大师们都非常重视临摹。临摹是学习绘画的必经途径之一,是学习绘画不可缺少的方法,对绘画语言形成有很深的影响。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在后期的创作中,临摹都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手段。通过临摹,了解作品的形式、内容及表现手法,逐步掌握绘画中的造型要素和基本技法,领会作者赋予作品的思想感情及创作心得,可以使学者画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形成独特的画风.  相似文献   

10.
李苗利  陈晶  吴杨 《心理科学》2015,(2):366-372
审美认知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心理活动之一,在美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艺术类别及情绪效价的作品图片,考察美术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对中西方绘画作品的审美认知差异。结果发现:美术专业学生与普通学生对西方画的审美认知差异极其显著,且美术专业学生对西方画产生的美感显著强于普通学生;而两类学生对中国画的审美认知差异并不显著;对于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两类学生都存在着审美偏好,且审美偏好一致,都对中国画产生的美感更为强烈;两类学生的审美认知反应时间差异极其显著,专业学生总体上要比普通学生进行更多更复杂的审美认知加工活动。研究表明,审美认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于美育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创作杂感     
上大学的时候,曾迷恋安格尔、达·芬奇等的古典主义作品,从有限的画册上临摹着它们。这样一晃几年就过去了,越画越累,越画离油画越远,颇为苦恼。静下来思考一番,找到了其中原因:1.从学绘画至今只一两次浮光掠影地看过大师的原作,根本无法领会其精华。2.画册(印刷品)的误导。画册的印刷质量会影响你对作品的解读,颜色肌理的偏差常常会使我们对作品有误解,总是认为油画应该是越光越亮越好。当看到大师的原作以后,才认识到自己眼光的狭隘和无知。3.我们所处的地域环境与所受的教育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这几点都是我远离西方古典画的原因。不知…  相似文献   

12.
没骨画顾名思义就是隐没骨线的中国画。没骨画先是用线勾勒造型,再填上颜色,线色融合,以达到隐没线的效果。现代没骨画家采取中西融合的形式,把西方绘画的技法融入到了中国绘画中。从现代没骨绘画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平面构成的元素,与中规中矩的传统没骨画有很大的出入。  相似文献   

13.
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绘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着许多问题。为此,绘画教学必须进行改革。首先要使学生了解20世纪的现代主义绘画;其次是具体的课程安排。譬如,先用写实性绘画的色彩观念画静物和风景,接着用印象主义色彩观念画静物和风景,最后是用近现代绘画的色彩观念画静物和风景。在每一个环节中又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体系里的一种绘画方式,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浓厚的装饰意蕴。工笔花鸟画无论在造型还是在绘画色彩、表现形式与绘画方法中都体现出了高度的样式化与程式化。这和强调绘画理性的主观归纳及其规律性的装饰性绘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对传统绘画功能与形式中的装饰性因素做简单分析,旨在厘清装饰性因素对传统花鸟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本江户浮世绘美人画与中国仕女画同为具有代表性的描绘女性题材的绘画形式,在日本美人画的产生与发展中,中国传统绘画对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唐寅和日本浮世喜多川歌麿同为各自所处时代绘画领域的代表人物,又都擅作美人题材的作品,且都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在困顿中离开人世,因此具有可比性。将两人的作品进行对比,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中日传统绘画在女性题材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美与时代》杂志(以下简称美):记得你原来一直画人物,我们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网和《东方艺术》杂志上都看到过你作品的介绍,这次看到的是一批山水。请你谈一下是什么时候开始画山水的,画山水和画人物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毕继民(以下简称毕):参加展览、举办个展、学校交流、媒体介绍,圈内圈外见到的都是我的人物画作品,二十几年的人物画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大致有三个方面的体会。一是画水墨人物很过瘾,其中也暗含着个体生命的真切和对整个社会形态的深度思考。艺术行为在老子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思维条理中得到自挖,绘画语言方式与民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这一概念的提出,大约是近一个世纪的事情。中国画是相对于西洋绘画在绘画风格、风貌以及艺术精神上所作出的一个界定。其表现内容、语言形式、审美精神等,都是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中,是最具东方审美特征与艺术趣味的最高代表和艺术典范,在世界艺术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文章是通过对中国画传统绘画中的语言——线与形进行梳理,辅助以具体作品分析,并结合吴剑珊老师的绘画作品展开分析与探究。通过对中国画绘画语言线与形的艺术表现语言的具体探究,集中从吴剑珊老师绘画作品的三个系列进行赏析。通过对老师作品的赏析发现在创作过程中除了以线造型之外,还利用了当代对线的表现方法,学会用线性语言表达画面效果,使其画面更具艺术的魅力与感召力。这些在画面中的艺术语言的表达,对笔者的创作具有启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道"与"禅",是中国艺术传统中最重要的审美意趣之一,也是历代画者穷极一生想要达到的境界。在绘画的世界里,"道"与"禅"究竟是什么?难于言说,却也足以体会。道家道教追求道法自然、与天相和、返朴归真,表现于绘画,则是画者将对自然空灵境界的体悟融汇于作品,于虚无处捕捉大道真谛,体现天地自然的朴素之美,形神兼备、知白守黑的意境之美,重精气为用的内在之美,进而达到形神俱妙、与道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这四种艺术中,人们都会认为音乐与舞蹈相通,绘画与雕塑相连,而舞蹈与雕塑之间的关系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其实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雕塑作品经常给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家的创作以启示,很多舞蹈编导家们越来越重视对雕塑的研究,从雕塑中寻求创作素材,启发创作灵感,创作出众多经典的舞蹈作品,甚至创作出了新的舞种。同样,舞蹈作为一种用人物肢体语言来表现情感的艺术,也经常被运用在雕塑作品中,雕塑家根据舞蹈中的造型创作出了很多优美的作品。两种艺术同以人物形体为载体时经常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它们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写实绘画中,"写"的意思是画,"实"的意思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肉眼可见的事物。如今的世界和社会不同于古时候,现在的人们生活在信息网络发达的环境中,大家有手机玩,有电脑看,有电影欣赏,有歌剧、话剧等娱乐项目,我们不再局限于古时候的琴、棋、书、画、礼、乐、射、御、书、数的固定娱乐模式里,在如此丰富的物质环境中,写实绘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写实绘画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是精神的体现,给人以慰藉,是对美好事物的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