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水画作为中国艺术的杰出代表,其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意境表达,含蓄而深远。而当代建筑和构图等现代绘画语言又为传统的山水画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创造了可以"神游"的当代"心象",衍生出"笔墨随当代"的"新古意",进一步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内容,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张迪 《美与时代》2023,(7):78-80
中国山水画延绵数千年,经久不衰,黄宾虹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既是一位笔墨功力超群的文人学者型的大家,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山水画技艺高超,笔墨厚重,格调高雅,意境高深,达到了画家一生追求的“浑厚华滋”的至高境界,他的画作蕴含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对现当代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简要介绍黄宾虹的生平,论述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并探讨黄宾虹山水画对近当代画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山水画在宋代时期已经达到了巅峰,在宋代时期,山水画的创作思想和构图技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山水画所营造的水墨意境富有文人情趣,将文人寄托于山水之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后世流传许多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当中,画作当中所存在的意境之美和写意之美,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宋代时期山水画所传递的精神是作者的一种绘画艺术,其中包括了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元素,为后世的山水画奠定了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泉煜 《美与时代》2023,(7):123-125
中国山水画与书法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艺术风貌。通过分析书法技法在山水画中的应用,可以发现书法技法不仅在山水画构图、线条和墨色运用上产生影响,还在山水画情感表达与艺术意境的营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简要概述书法技法与中国山水画,从线条的运用、墨色的表现、字体的选用、笔画的变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山水画笔墨中书法技法的体现,并从山水画崇尚书法之美、丰富山水画表现形式、传达山水画情感与意境等方面重点分析书法技法对中国山水画笔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一禅画是中国画最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化的佛教绘画艺术的典型表征。禅画笔墨简洁而意境深远,以笔墨来表达禅道,体现了中国禅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的核心思想,开创了唐宋以来中国绘画的新纪元。禅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艺术史上,通常将禅画的开端追溯到文人画之祖、唐代的"诗佛"王维。他最早将禅宗的"自性论"和"意境说"融进山水画,以"澄心观照"的审美态度进行创作,其画作具有意境、画境、诗境、禅境融为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花鸟画古朴典雅,意境清幽深远。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顶峰时期,遗存的宋画经过历史的沉淀,出现了斑驳模糊之感。当代众多画家为了表现宋代画韵,积极探索新的绘画技法。传统的工笔画中讲究“三矾九染”,现代工笔则以水彩画中不断“冲洗”的洗染法来表现当代新工笔的审美趣味。洗染法对画面的色彩、肌理、意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工笔花鸟画家运用此技法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和思想情感。洗染法为画面创造出了一种清新淡雅、梦幻朦胧之感,深化了新工笔花鸟画中画家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最令人称赞的就是借助水墨色彩展现出的超凡脱俗之美,同时山水画展现出的构图之巧妙也让人赞不绝口。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借助绘画者对于山水风景的表现力及艺术加工水平,体现出山水风景的美感与意境。文章对山水画作构图进行解析,并介绍训练山水画构图的几种方法,对山水画构图意境创作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以期为山水画构图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8.
作为“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绘画创作与理论对明清山水画多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结合沈周、董其昌、“四王”等明清时期艺术家的创作,阐述黄公望对明清山水画意境、设色、技法的影响,分析后人对黄公望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山水画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除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之外,还着重引导学生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山水画文化,将思想情感合理渗透在绘画中,并利用绘画的方式针对物象描述与表达出属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哲学观念。为了更好地开展山水画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意象思维的有效培养,筛选最佳的教学方式,编制较为完善的教育计划方案,全面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自魏晋时期开始发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伴随着时代和思想的变迁,中国山水画逐渐成熟并形成自身的独特魅力。观中国山水画,感叹水墨色彩展现的宁静淡雅之美,同样感叹山水画作的构图所展现的意境之美。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体现的是画者对于山水画的艺术加工,体现的是对于山水之美的整体把握。观中国山水画作,开境一般用分疆三叠两段的方式,追求自然之美。简要分析中国山水画作的构图技巧与方法,寻求山水画作的形式之美的背后是否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构图艺术。  相似文献   

11.
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打破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局限性和束缚,使现代山水画具有一种新颖独特的意蕴,这也是山水画艺术构成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画历史悠久,自人类文明开始时,中国画就开始衍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画是一整套完整而全面的艺术体系,对传统中国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弘扬、发展、创新传统中国文化,并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文化。文章主要阐释西方构成艺术对当代山水画的意义和影响,分析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在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对其创作意义和表现技法进行研究,对构成艺术的借鉴、吸收、包容、继承和创新是发展当代山水画重要途径,采用新技法、新理念、新思想促进山水画的改良,加强和提高当代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董继宁是我国当代山水画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山水画作品充满了艺术美感与艺术情致,他把对生命的体验和生活的情感赋形于艺术作品之上,彰显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追求。他作品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他的笔墨趣味既是艺术手段,又是精神气韵;他的色彩既是随类赋彩,又是随情赋彩;他的意境表达是艺术精神的揭示与阐释,更是文化涵养的因心造境。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周韶华评其画曰:"大地性、宇宙性、再造大千世界的当代性,是董继宁的山水画神韵之所在。"因此文章通过参考多部关于董继宁的书籍和作品梳理分析其情致在意境、笔墨、色彩方面的表现,读懂他在创作中的情致表达。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当代艺术表现为对艺术的汲取、传承和创新的发展形势。中国画的写意山水艺术作品绘画主导理念为表现论和表现性,强调笔墨、意境以及线条。印象派风景油画将西方国家绘画中的表现论和表现性绘画带向一个巅峰,在西方绘画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中国写意山水画和印象派风景油画不论是从绘画观念还是表现形式上来看,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就油画作品中的"意境美"这一概念而言可以追溯到"写意油画"、油画的"民族化"等阶段,这是在油画引入中国后一种独特的、自觉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创作实践和思想融合。传统油画作为当今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表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经过近代几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与尝试,将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形成了今天的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当代写意油画。"意境美"风格的艺术作品是写意油画发展过程中艺术家最为关心和重视的一个因素。每一幅油画作品都有自己的属性,通过线条、色彩的表达过程让审美者理解绘画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作者的主观情感是贯穿画面重要内容,也是"意境美"体现的最好方式。一幅好的油画作品的灵魂就是意境,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或对自然界的情感表达,像喜怒哀乐一样,不需要语言的叙述,可以让观者很直接地了解画家想表达什么。即使绘画者会用不同的形式技法来充实油画作品,但其中都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意境。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一幅画没有一种"意境美",那会是很枯燥无味的一幅作品。  相似文献   

15.
明代的绘画表现形态,尤其在山水画发展方面,涌现出主盟画坛的流派、引导潮流和影响后世的名家。这些名家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意境通过绘画来展现出来。文学与绘画是两种相互区别、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两者于特定的条件下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甚至在碰撞与融合中共同推动着文化发展。以明代山水画为例,浅析这一时期在文学与绘画的相互影响下,绘画对于文学作品的视觉再现。  相似文献   

16.
牛文娟的作品以宁静典雅的美学意境重新诠释晋唐山水的绘画传统,她对形色的绘画表现生发出适合当代人审美趣味与精神需求的山水新样式。笔者通过对牛文娟作品中绘画笔法、色法以及样态特征的分析,结合其艺术理念与诗文情感,阐述其工笔山水画的语言特色与内涵表现。  相似文献   

17.
超现实主义突破了符合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用夸张、变形、扭曲的具体意象创造一种超现实的独特意境,来表达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出现为绘画艺术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推动了绘画艺术创新发展,使画家从传统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给当代绘画创作带来启发。基于此,阐述弗洛伊德与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关系,对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进行探究,并分析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希望促进当代绘画艺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题跋作为中国画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题跋可以使观画者更加清楚明了地读懂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作画时的社会背景,也可使读者了解画中意境;同时,题跋能够使后人更好地去探索画作的真伪以及画作的流传过程。元代的题诗、题文在整个绘画史上属于兴盛时期,有自画自题,有互题,有自题后他人复题,也有一题再题的。文章旨在探讨倪瓒的代表作《六君子图》题跋的内容以及题跋所反映出的作品意境、趣味等。  相似文献   

19.
对于绘画艺术而言,画面中的情感表达是较为重要的。画面做好情感表达,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容的呈现。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表达能够丰富画面语境,这不仅能让画面语言更加丰满,同时也可以给予观者更好的情感体验。想要创作出一幅理想的画作,就需要提升情感的表达,表述好画面中的关键性语言,这不仅影响着整体画作的艺术性,也能让画面更具冲击力,更能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20.
意境的营造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目标,它诞生于虚实相生的画面处理,"留白"正起到这样的作用;空白处虽无笔墨,但与画面中的物象相交融,从而完成虚实相生的绘画意蕴,构筑出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意境之美。以中国画"留白"这一特有表现语言在画面意境营造中所起重要作用为契机,展开对意境的生成、"留白"之作用的追溯探源,以及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经典留白样式的深入分析,试图为读者解析出中国古代山水画大家的艺术创作是如何在借助"留白"之形式完成意境营造的同时,进而达成其"可游可居"的"志道"之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