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目标,令人振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志着在未来20  相似文献   

2.
池惠中 《福建宗教》2000,(3):13-13,16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这一宗旨决定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要是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共  相似文献   

3.
从当代中国实际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执政实践出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面对的政治伦理关系主要有党群关系、党政关系和政党关系,其中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首要政治伦理关系,这一首要政治伦理关系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根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即党群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伦理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必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4.
利益问题是江泽民反复强调、论述较多的一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同时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协调利益矛盾一方面要在深化改革中积极探索有效举措 ,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信教群众1亿多人,能否很好地争取团结这部分群众,能否真正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不仅是宗教工作成败得失的度量衡,也是党的群众工作成败得失的风向标。一、在思想上,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人民观和国情观,克服偏见和误解,正确认识信教群众信教群众是不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不代表1亿多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真正深化对宗教问题群众性的认识,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真正团结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历史…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主张有神论的宗教界人士,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其中,文革十年属于非常时期另当别论),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始终如一地真诚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激。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她的一贯主张。如,1931年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我国伊斯兰教界和广大穆斯林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庆祝大会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总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讲话在广大穆斯林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激发奋进动力。大家共同见证了党的历史盛典、欢庆了人民的节日。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6,(5)
正依法治国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及从事经济文化事业等,以保证国家各项工作规范进行。宗教事务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其予以正确认识、依法管理,是深入贯彻实施依法治国重要理念,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实践,对于保证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集体主义道德思想的新贡献王正平在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这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新的形势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处理面临的各种现实利益关系,影响到人们自觉投身改...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民从解放以来,精神面貌的变化是很迅速的。新的共产主义精神,在人民中不断生长发展。旧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的地盘,是越来越縮小了。特别是在1958年我国展开全面全民大跃进的高潮中,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农业和其他建設事业的飞跃进展,广大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毛主席在去年写的“介紹一个合作社”的文章中所说,“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象現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揚,意气风发。”“一切腐朽的意識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不适用部分一天天地土崩瓦解了。”这是我国人民去年在思想战线上所取得的一个偉大胜利。人民群众共产主义精神的成长,集中表現在对待  相似文献   

11.
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重点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通过健全相关政策和机制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重难点和突破点在于农村、农民,因此,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90华诞。在90年不懈的奋斗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在90年伟大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中国伊斯兰教界和广大穆斯林群众团结合作、风雨同舟,同心同行。在90年光辉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制定了各历史时期正确的宗教政策,与爱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结成肝胆相照、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有力地保证了革命斗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重视同宗教界建立爱国统一战线,保持同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和引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还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我国各宗教健康传承的良好局面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90华诞。在90年不懈的奋斗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在90年伟大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中国伊斯兰教界和广大穆斯林群众团结合作、风雨同舟,同心同行。在90年光辉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5.
广大农民群众能否拥有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话语权直接影响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和结果."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是执政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与之相适应的农村话语权体系应是政府话语与农民群众民主话语衡平型话语体系,但长期以来广大农民群众几乎没有话语权,处于一种集体"失语"状态,另一方面,基层政府对农村建设和发展拥有强势话语,或曰"话语霸权",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重视同宗教界建立爱国统一战线,保持同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和引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我国各宗教健康传承的良好局面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7.
各位代表: 在祖国安定繁荣、佛教事业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在京举行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并隆重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四十四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为我国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前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制定、贯彻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佛教界爱国人士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各民族佛教徒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积极参加各项爱  相似文献   

18.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光辉历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书写了、并将继续书写着不朽的历史。90年前在中华民族处于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下,广大劳苦大众挣扎在那长夜难明赤县天的黑暗之中,广大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摆脱苦难、走向振兴而苦苦探索时,中国未来前途命运一片迷茫之际,一颗璀璨的明星升起在神州大地,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照亮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21,(4):中插1-中插2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重视同宗教界建立爱国统一战线,保持同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和引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还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我国各宗教健康传承的良好局面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幸福生活。为表达全国宗教界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倡议在全国宗教界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以下简称"三爱"主题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文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