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朝画家谢赫在其所著<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六法"被前人誉为"千载不易一、"万古不移"的准则,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极大,"气韵生动"更成为中国绘画艺术创作的最高目标、最高境界及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气韵"这个词最早用于中国画中,最早提出的是南齐画家谢赫,他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法,由此可见它在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与批评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气韵讲的即神韵,"气"常被称为"神气",而"韵"亦常称为"神韵",是具体、细致衡量艺术优劣的标准。当然,气韵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志,对待事物的着眼点不同也会对这两个字有不同的理解。五代的荆浩在《笔法记》中对这两个字的解释是:"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由此可见,"六法"是相辅相成,血肉相连的。气韵生动是对创作作品的具体要求,是传统绘画创作中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当然"六法"的其他几个方面也是达到创作作品有韵味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中构图是决定一幅画创作成败与否的关键,也是最后作品所能呈现效果好坏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画家谢赫在一千多年前创作了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有初步理论体系框架的绘画专著《画品》,并在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六法论"。将中国绘画的临摹、写生、创作、笔法、美学原则等环节总结在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4.
"气韵生动"的提出成为传统绘画评判的重要准则之一,也是绘画要表达的重要方面。在中国绘画的不同时代都把其看做是重要的创作准则。随着没骨画的出现与发展,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在色彩、形式等多方面的表现具有多元化的趋势是中西结合的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就绘画理论"气韵生动"在现代没骨画中的表现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我们今天说的构图古人称作经营位置或者章法、布局。先秦时期,没有谈绘画章法的文字。东晋画家顾恺之评画说"置陈布势"讲的就是章法;其后谢赫在"六法"中提出"经营位置"这个一直沿用至今的范畴,但是"经营位置"在"六法"中放在了第五位;到了唐代,张彦远论"六法"说:"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视构图有统辖气韵生动以下各法的作用,象形、用笔、设色为体现构图的组织工作而服务,最后达到气韵生动。由此可见,画家把章法在绘画中的运用放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由于现在各类的中国画中,艺术家为了增强画面效果,将画面呈现出更多的物象,对于中国画特有的章法不再考究,导致艺术作品失去了原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气韵     
彭锦辉 《美与时代》2014,(4):121-121
谢赫六法中首法即是“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价值尺度,“气韵”成为中国绘画的本体元素。气韵是中国画中极其重要的审美范畴,也是中国画审美特性和审美标准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熊瑛 《美与时代》2005,(7):27-29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对画中气韵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技巧的关注,这种审美观念始终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发展.在历代画论尤其是宋代以来文人画论中,保存着大量有关学养与气韵关系的论断,可见文人画家们在追求气韵生动的道路上达成了共识--提高画家韵学养是达致气韵生动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一部流传千古的著作,其中之六法又是著作中的亮笔,而冠于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更是六法中的核心部分。气韵生动虽只简单的四个字,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文化意义却是无穷的,对后世的影响亦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气,从物理层面看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从精神层面看则是一种精神状态,从医学上来看气又是一种病状,比如:气虚、湿气……而韵这个字本身就具有舒适雅致和谐的含义。古代的名人志士则用气韵来表现和评赏绘画的意境(见于各种画论之中)。对于儒雅端庄的文人来说,气韵是尤为重要的,气韵在南朝画家谢赫《古话品录》中首次作为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谢赫六法中的最高的准则和第一标准出现,这一条准则对于后世的绘画创作和品评标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人类的进步,中国画的不断发展,气韵仍然作为创作和品评中国画的标准在中国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将通过分析气韵在中国画中的作用,展现中国画艺术独特的语言和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0.
"六法论"是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重要的绘画理论,其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模移写."六法论"中的前五法,前人已多有论述,并且被普遍肯定.只有最后一法,历代画论家对其褒贬不一,但是从"传模移写"在"六法论"中的地位和它的内在结构方面仍然可以断定:"传模移写"确实像张彦远说的"乃画家末事".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艺术活动的境地下,作为东方艺术传统观念的"气韵生动"日渐在西方生根发芽。阿维格多·阿列卡是法国当代新具象表现主义画家,他的绘画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艺术气韵说的启发。从三大方面来谈论阿列卡绘画中气韵的显现:一、"气韵"说;二、阿列卡绘画中气韵的表现;三、阿列卡的艺术对当代绘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艺术大师刘海粟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国画创作上,刘老山水、花鸟无不擅长,他贯通古今、融会中外,不守旧、不泥古,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画中的泼墨、泼彩技法,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新风格;在绘画理论方面,刘老将"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等理论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在几十年丰富而坎坷的艺术生涯中,他又结合西洋印象派的理论及风格,强调形神兼备,最终形成了自己完备的美术理论.  相似文献   

13.
"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六法"的首要命题,也是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千百年来在艺术创作和品评欣赏等方面影响深远。然而"气韵"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条件,在谢赫明确提出"气韵"概念后,经过艺术家、思想家,尤其经过张彦远、郭若虚等人分别从客体和主体层面的推进和拓展,"气韵"这一概念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了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气韵"理论。因此"气韵"思想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历史性命题。辨析"气韵"思想的历史性生成特征,有助于理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气韵"概念的具体内涵,亦有助于理解"气韵"理论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齐时代的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六法论,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六法中气韵生动起重要作用。谢赫分析了六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形需要技巧,神进入品位,从而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艺术标准。  相似文献   

15.
张彦远强调艺术家的"意"的作用,郭若虚的"气韵非师"的观点,都把气韵与人品、学养联系起来.但是,张、郭二人是从传统文人画的角度来解释"气韵生动"的.过分夸大学养对艺术作品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没有能从更为深刻的绘画的形式语言层面去对待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艺术理论中"气韵"与"意境"有独特的表现与含义,其适用于西方现代绘画能对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产生的影响及意义。根据艺术理论家的研究进一步理解"气韵"与"意境"的深刻内涵,深入阐释西方绘画的情感表达方式。西方艺术同样追求"气韵"与"意境",并且中西艺术在观念上的交融与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艺术创作打开新局面,使中西方艺术创作在保留各自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发生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易元吉是北宋初期一位不可忽视的花鸟画家,对北宋宫廷花鸟绘画风格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绘画技法上秉承花鸟绘画中的写生传统,吸取前人传统精华,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易元吉在"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两大画派中寻找到平衡点,用笔墨创作出生动、野逸的绘画作品,扭转了北宋初期宫廷画院以黄筌父子绘画风格为主导的守旧之风,促进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绘画有别于西方绘画最典型的特征是它的写意性。中国绘画写意特征的形成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有关。儒家的入世、道家的超世、佛家的出世虽各有分别却相互融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人的思想。中国绘画理论中的“气韵生动”被人们推为“六法”之首,并形成以写意为主的绘画传统,这就说明中国画表现的不只是物理形态,而是画家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9.
南齐画家谢赫《画品》中的绘画理论"六法论",以独特的艺术审美标准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是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创新和教学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与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分别从意境和笔墨中抽象的和谐是至高的艺术境界、技法和笔触也是给予画面生命力的表现、妙在似与不似的主观和客观、经验到理念再到感情的敷色过程、布局的基本要求与法则、传承古人而赋予新的个性特征这六大点概括"六法论",阐述其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及其特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讲求气韵,自南齐的谢赫提出"气韵生动"的说法以后,气韵就成为中国画的重要品评标准.然而,"气"与"韵"都是由人伦鉴识中的观念转化到文学艺术中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气韵的含义也在演化.在中国画中,"气韵"一词由品评人物画又扩展到了品评山水画和花乌画,并且其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气韵要通过笔墨在画面上体现出来,只有深入生活,气韵才会更加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