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雨江南     
正有一千个听雨人,就有一千种感受,江南雨的味道,是与众不同的。如果你没到过江南,你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感受江南雨的神韵。你可以在一首诗里,感受江南雨的韵律;你可以在一幅画里,体味江南雨的意境;你可以在一支短笛里,倾听江南雨的呼吸……但你要知道,你所有的感受,也仅仅是江南雨的几个片断,不完整也不贴切。要想完整地读懂  相似文献   

2.
树木图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因为孩子们都见过树,且见过不止一种树,他们可以从所见过的树中自由地挑选能反映自己心理意象的树。作者在咨询中所用的画两棵树的技术,是法国心理学工作者斯托勒"画四棵树"技术的变形。斯托勒让作画者画四幅画。标准程序是这样的:准备好四张A4白纸,削好的4B铅笔,但不使用橡皮、直尺和圆规。第一幅画的指导语:请按照你的想法,画出一棵树,不要画松科的树。当作画者画完第一棵树之后,把这幅画收起来;然后再给作画者一张A4白纸,并且给出第二幅画的指导语:请按照你的想法,画出一棵与之前不同的树,不要画松科的树。  相似文献   

3.
构图是构成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所谓"画也,真道也",构图可以构成艺术语言使画中的意境更好的表达出来,从而使观者产生共鸣。山水画如果不注重构图,画面就会变得非常混乱,不能够表达作者的想法,这幅画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以关山月山水画为例,研究岭南画派山水画构图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其山水画的构图位置、构图走势、构图气场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并以此为指导来进行绘画创作。  相似文献   

4.
美术活动是极富个性化的活动,它是体现画者自身情感的一项近年来现代艺术蓬勃发展,注重个美术教育怎样培养学如何指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教学方法怎样更有利于培养具这是摆在我们许多学生认为美术是一项高深的技他们或者急于求成,或者敬而远之,这在美术课上展它是你通过自己的视觉通过你自己的心灵感到的,通过你的一颦一笑,一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都可以通过色彩塑造成为美术的内容。起点似但每个孩子都有向上攀登的支这是建立学生美术集的思想基础,也有一次一个学生问为什么她画的很漂亮的画没被收入画集,我告诉她:这幅画完全是日本的卡通风格…  相似文献   

5.
走出不完美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青年画家想画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为了使这幅画能尽善尽美,画完后他把这幅作品拿到市场上展出,旁边放了支笔,附上说明,要求观众指出画的毛病。晚上画家发现画面涂满了批评意见,让他很失望。然而,细细琢磨,他又悟出了某种东西。他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将那幅画重新临摹了一幅,又拿到市场展出,这次,他要求观众在画的妙笔生花处作上记号。当他再次取画时,发现画上充满了赞美的言词。一幅画无论你画的多么好,也不可能完美。太阳很美,但它暗藏“黑子”;大海很美,但它暗藏“礁石和鲨鱼”。同样,人生也…  相似文献   

6.
有个青年画家请教大画家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只用一天,为什么卖掉它却要一年?”门采尔说:“你为什么不倒过来试试?”  相似文献   

7.
德君兄是我众多艺术家朋友中很有特点的一位。他不似前卫艺术家那样装疯卖傻,装神弄鬼;也不像某些画家动辄以画家自居,吹牛摆谱。他说话不紧不慢,办事从容不迫,一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表情。可以说,喜欢他的画是从欣赏这个人的性格开始的。对我这个非专业的、不写不画的业余艺术评论者来说,喜欢读画就如同在街头欣赏美女一样,纯碎是心灵向往真善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说“累”     
主人的外套上有五枚纽扣,它们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长得一模一样。纽扣们的生活平淡而无聊,都巴不得有新鲜事发生。有一天,外套最下面那枚纽扣被主人不小心刮出一道痕迹,主人没怎么在意,其他四枚纽扣却打破沉默,纷纷取笑、指责它——你看看你,丢了我们的脸,  相似文献   

9.
精神食粮 德国大诗人歌德的一个邻居有一次这样问他;“你说过书是精神食粮,可是,近一段时间你为什么很少看书了呢?难道你不需要食粮了吗?” 歌德回答说:“你不知道吗?蚕一定要多吃桑叶才会长大,可是当它开始吐丝结茧时,它是一点也不吃东西的。”  相似文献   

10.
智慧语丝     
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是一粒沙子。——斯芬克斯 1.生活原本平淡如水,放一点盐它就是成的,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咖啡它就是苦的,放一点茶它就是香的,想调成什么味道,全凭你自己。2.人生在世,需要什么,也不需要什么。面对太多诱惑,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本能,而明白自己不需要什么才是智慧。  相似文献   

11.
我并不清楚作一个实用主义者意味着什么。被称为实用主义者的哲学家们,同那些不被这样称呼的哲学家们以什么方式彼此在看法上更为相近,也是不清楚的。我怀疑“实用主义”这个词我们也可以不用。它画了个实用主义的空白。然而,我们有这个词,而且我们可以用列举的办法使之具有某种意义。皮尔斯、詹姆斯、席勒、米德和杜威都被称作实用主义者而  相似文献   

12.
想一想番茄的种子。一株健康的番茄苗长成以后可以长出近百个番茄。为了让这株番茄苗能长出这么多番茄来,我们必须从一粒健康的种子开始。那粒种子看上去并不像一株番茄苗,它的味道也不像番茄苗的味道。在你不能肯定它是不是番茄种子时,你宁愿相信它是。你把它种在有肥料的土壤里,你给它浇水,让阳光照耀它。  相似文献   

13.
中庸一词可以说不断地有人攻击,它的名声在20世纪很不好。有人说是和稀泥,骑墙派,或者是墙头草等等。总之,中庸好像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痼疾,或者是一个精神的病痛而存在着,我认为这是很大的误解。中,什么叫中——不偏不倚,容易吗?不容易。举个例子,在A楼和B楼之间拉一条钢丝,外面刮着七级八级大风,我们要从上面走过去,你往左边,掉下去;往右边,掉下去。是高人吗?不是。你能够坚持正中的不偏不倚,从这东倒西歪摇摇  相似文献   

14.
画余随想     
<正>戏里画理我爱听戏,常在豫剧的旋律中作画,也常在戏与画间相互参悟:一出戏有主角也要有配角,有低缓处也会有高潮处。一张画也应有主角与配角,有低缓处与高潮处。可我们作画时,常常想把每个地方都画得很精彩,缺少画糊和画虚的地方。有时戏台上面会有很多的演员,你细观察,边唱边走动的只有那一两个演员,其余的演员都是一动不动的站着,让观众的视线一直随着主角活动。于此可以感悟很多画理,如主次、虚实、动静等。戏剧服装中加长的水袖,在刻画角色内心情感以及表  相似文献   

15.
时间的形状     
正"时间好比咱们湿手中的一条蛇,滑溜溜的,你越是想捉牢它,它越是要滑走……"这是一位南太平洋岛屿的酋长对岛民演讲时所说的一番话。时间的确滑溜,难以捉摸。它像个顽童,喜欢跟人捉迷藏、开玩笑,忽长忽短,又快又慢,绕着你团团转;需要时它板着脸铁面无私,一分一秒都不肯多留,无聊时它涎着脸赖皮不走,让人度日如年,不知如何排遣。总之,时间是无声无息、隐而不见的,你可以形容它、描述它,可是却从不知它到底形状如  相似文献   

16.
正人生似乎离不开比赛,但其实,人生根本就不是比赛,你和谁都不需要比。如果一定要找到对手,那就是死亡,但结局已经注定,所以,这也不是比赛,只是过程。承认在某些问题上的无能为力,你反而可以把更多的力量,投入真正可以取得成效的领域。人的一生,不能不放弃。一次都不放弃的人生,是不现实的。起码,你  相似文献   

17.
爱的罪恶     
什么是天真无邪?什么是罪孽。 赤裸的就是永恒,……快乐就是纯粹。 面对一幅画,画中的一个女孩,你如何来读它?  相似文献   

18.
有个青年画家请教大画家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只用一天,为什么卖掉它却要一年?"门采尔说:"你为什么不倒过来试试?"曾国藩率湘军与洪秀全的太平军作战,连吃败仗。幕僚草拟奏章,中有"屡战屡败"字样,曾国藩改成了"屡败屡战"。同样两词,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的孩子降生在base valley,相信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会爱上这个美好的大自然,爱上这个独特的生态建筑。在base valley中,你呼吸到的新鲜空气不是以消耗能源为代价的。这个建筑没有风帽,不需要电力就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建筑的地下一层同样也不需要额外的通风系统,仅靠设计师巧妙的设计就可以使室内的人随时呼吸到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20.
《易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逻辑学家认为,《易经》事实上是“一部关于推理的书”,“是一部帮助人们进行理性思维活动的工具书”,因为《易经》的卦爻符号和卦爻辞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抽象的符号推理系统。”这是不久前出版的《易经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版)的作者周山同志提出来的。这个观点不可谓不新,也不可谓不奇。然而细细读书,你会觉得它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首先,《易经》以特定的、人为的符号语言为形式推理系统的对象语言。一是它有特定的初始符号,即两个相互对立的爻画—(阳爻)和——(阴爻)。二是,它有按一定规则而形成的“符号组”又称为“象”,也就是合式公式。初始符号是合式公式,由三个爻画构成的八个经卦卦形是合式公式,由六个爻画构成的六十四个别卦的卦形也是合式公式。这些合式公式和逻辑学中的p∧q,p∨q,p→q一类的抽象公式基本相当。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