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在艺术创造活动中不仅熟悉和掌握了艺术语言的各种形式要素的特性,而且对各种形式要素之间的联系加以研究,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组合和创造,形成了各种艺术语言形式美的法则。艺术语言形式美的主要法则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1.对称与均衡;2.节奏与韵律;3.调和与对比;4.比例与主从律;5.整齐一律与多样统一。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法则概括了创造艺术美的一些共同特征和规律,是人类在艺术生产领域获得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的积淀和总结。研究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是为了推动艺术美的创造,更好地发挥语言形式的组织作用,使美的内容得到突出和强调,达到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
构图,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现代专业术语,虽然经历了"置陈布势"、"经营位置","布局"、"章法"等各个时期的不同称谓,但它的基本原理却体现了心理、画理、物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自然界中变化万千的种种对立的矛盾因素,都通过了构图在绘画中得到了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建筑与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对建筑外观形态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并结合现代建筑外观造型对统一与变化、均衡和稳定、对比与微差、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建筑外观形式美的法则进行了解读,以求将形式美法则更好地运用在现代建筑外观造型之中。  相似文献   

4.
武星宽教授水墨重彩画豪放大气、奔放宏阔,色彩绚丽狂放,墨色灵动深邃,具有独特的抽象艺术形式。他的水墨重彩画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创造抽象的形式美艺术,这是艺术美学观念、表现语言和表现形式的突破。这种中国绘画的抽象形式美对现代设计艺术形式美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秦方方 《美与时代》2006,(10):69-71
平面设计对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之借鉴,顺应了各艺术门类之相互融合、交汇的现代趋势。传统书法在字体、笔墨、章法构成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创作经验和原则堪称平面设计可资利用的丰富资源,对传统书法的借鉴将为平面设计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带来更多姿多彩的风格面貌。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纤维艺术造型从壁挂到软浮雕,延伸到空间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意象的表达,以形传神,通过形式美表达精神内容,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文化的冲突下,现代纤维艺术的造型应是传承和创新的统一,要创造出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感的作品。应将传统与现代相融汇,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结合,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现代设计理念和思想,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纤维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7.
正篆刻艺术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僧人们采取篆刻的形式来表达佛教的意蕴、弘扬佛教文化,其实是很自然的选择。佛教不仅是吸纳了篆刻艺术作为弘法的形式,同时反过来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一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极为悠久,相传可追溯到三王时期。不过现今已无实物可考。在殷商时代,人们在龟甲等材质上刻写文字,也就是现在的甲骨文,这可谓是篆刻的初始。  相似文献   

8.
周丽华 《美与时代》2013,(12):39-41
明式家具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椅子,作为明式家具中最具代表性的坐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明式椅中点、线、面基本几何要素以及材质、色彩设计,遵循了一定的美的规律,体现了有秩序的美。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贯穿了明式椅的造型设计。这些美的规律的揭示,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陶丽 《美与时代》2006,(10):76-77
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同其他出版物如报纸、杂志等在设计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也要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表现形式、运行方式和社会功能的不同,网页设计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网页的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强调整体性的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0.
汉印可谓是篆刻界的艺术宝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古至今,影响深远。近代写意印式大多是从汉印中汲取养料和精华,吴昌硕、齐白石以书入印、以画求印的形式也离不开汉印,这使晚清及近代写意印式篆刻独树一帜,引领时代风骚,为近代篆刻艺术的发展添上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陈半丁先生是现代中国艺坛中不可多得的大家,师承吴昌硕等众多艺术大师,在绘画方面颇有造诣,著有《陈半丁画册》等。陈半丁生前与齐白石齐名,在民国时期他的画作甚至比齐白石的画作价格更高。同时,他在中国篆刻史上也是无法绕过的篆刻大家,便结合陈半丁先生的生平考证了其绘画与篆刻艺术历程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篆刻是一面标志性旗帜。这种将篆书与图像在方寸之间显示出来、在小小的印章图案中彰显乾坤世界的表现手法,也符合中国人那种以小见大、含蓄内敛的性格。而在小小的印面上面,以刀代笔,对着石头或者木材刻制篆书或者图像的方式,又体现了中华儿女坚强坚韧的性格。从中国篆刻艺术从古至今的发展以及篆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殊意义,并将当代篆刻艺术的一些创新性想法展现给读者,以期为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和延续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篆刻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伴随书法史的发展而演绎成长。篆刻艺术的发端其实应当早于书法艺术,也反映人类早期探索自然奥妙的智慧所在。篆刻艺术的风格与书法艺术同宗同源,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内涵指向所规定的。篆刻艺术的审美理想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种,即雄浑与秀雅,这不仅是中国地域文化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审美风格所决定的。传统篆刻艺术成为历代篆刻艺术继承与发展的范本与圭臬,同时传统也在历代的传承中被定义与扩展。当下乃至未来篆刻艺术的发展与审美理想的确立,依然在继承基础上发展,但结合时代性,反映时代生活,讴歌劳动人民,体现人类精神文明成为不可动摇的核心主题。文章通过陈述、议论与演绎的方法来具体展开,尊重篆刻艺术自身的规律,对篆刻艺术的审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伏天 《美与时代》2016,(9):127-129
《祀三公山碑》碑文字体于篆隶之间,方圆结合。其笔力遒劲,书风古茂,清代书家多有临摹,艺术价值颇高。以齐白石的书法、篆刻作品为例,分析结体的篆隶结合与"竖有行横无列"的章法布局展现此碑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之深。通古思今,《祀三公山碑》对于当代书法创作自内而外、由形及神地在书法意识形态和书法创作意识觉醒两方面产生影响,扎实的传统功力与抒情性、视觉效果并重,才是符合时代主题与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邹洁 《美与时代》2014,(10):89-89
民国字体设计对现代平面字体设计存在很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民国字体设计的主要特征,形成的原因,与现代字体设计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对民国字体在艺术的历史流派中存在的角色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随着历史的潜移默化民国的字体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6.
信息的革命能够带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必然引领新的文化艺术的诞生.网络是信息时代的宠儿和标志,也是新信息文化的触发点,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信息和意识形态.网页设计艺术越来越多地承载了人性化内涵,这也是网页设计艺术的核心.网页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特色明确;3.减少浏览层次;4.了解浏览者的心理状态;5.色彩的搭配要合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环境装饰艺术也繁荣发展起来。在现代环境装饰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漆艺被普遍应用并且大力推广。现代漆艺本身就有着一定的装饰优势,在环境装饰的过程中,现代油漆艺术有着独特的材质美和形式美的特点,能够为环境装饰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为社会大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18.
篆刻艺术作为一门中国的传统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缺少教学教材、缺少篆刻材料、学生的认知水平较浅等问题。笔者通过对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创新,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加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篆刻是中国文化史上十分重要的种类之一,我国的篆刻艺术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对其他艺术门类产生了极其广大的影响,它是从实用印章、政治、经济、文化、书法等方面汲取优秀内涵而转化成文人印章的一门高深艺术。文人印章艺术篆刻从隋唐时期起源后经历了各时期各派文人士大夫的不断发展在明清两代达到了繁盛阶段并在其后继续发展繁荣,活跃于各种文化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剪纸多以单纯为美.细细品味那些最优秀的作品,单纯中又包含冲突、矛盾和对立,以单纯求丰富,对比求和谐.单纯而失丰富易单调,丰富而失单纯则紊杂.这是多样统一的艺术辨证规律在剪纸艺术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