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沟剪纸题材丰富,造型独特,风格特征多变。南沟剪纸艺术有比较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南沟剪纸在造型上夸张写神、简练精细,善用比喻、吉祥美好的寓意。另外,南沟剪纸技艺还传男不传女、剪纸颜色尚黑色、家家户户忙剪纸、边剪纸来边唱歌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剪纸艺术是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寄托和美好的祝愿。王炳华的剪纸传承于历史,变革于当代,极富含个人特色:剪纸技艺精湛,阴阳刻线相互搭配和映衬,画面表现栩栩如生;表达内容新颖,不仅有传统民俗文化的题材表现,也有吸收当代及当地的现代题材。王炳华剪纸既有北方质朴生动之感,也有南方纤丽唯美之秀,整体洋溢朴实无华、洒脱动感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正宝鸡民间剪纸常以独特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内容题材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就是在这些"有意味的形式"里表达着当地人们的生活观念,人生理想,道德判断;表达着他们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宝鸡民间剪纸的造型样式较多,归纳整理起来,大致可分以下几种。一、人物造型人物题材的艺术造型,在宝鸡民间剪纸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多以表现农村日常风俗、戏曲人物和民间传说等体裁为主。宝鸡民间剪纸所表现的人物造型多数打破了正  相似文献   

4.
传统剪纸艺术的应用,不仅为我国现代动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其开辟全新的艺术风格创造了有利基础。本文在对陕北传统剪纸中独有的艺术元素进行梳理的前提下,通过对陕北传统剪纸艺术的表现题材、造型特征、色彩语言、图形寓意在现代动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为促进陕北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动画的共同发展提供力量。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题材内容包罗万象,它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不仅能照出这片地区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也以独创的艺术特点反映黄河三角洲地区人们的审美追求与情感诉求。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的艺术特点表现为图形简约不简单、追求线条美的传达、明艳绚丽的配色、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四个方面。耿延祯的《水浒人物》、李莲秀的《农家乐》、兰福梅的《捉迷藏》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旨在论证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是中国剪纸文化的重要一支,对其进行研究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审美习惯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作用。  相似文献   

6.
剪纸属于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合理的布局、配色、造型,结合精巧的剪刻技法,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涉及自然与生活各个层面,反映劳动人民的所思所见、喜怒哀乐,传递出朴素、真诚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民间剪纸为代表,简单概述徐州当地剪纸艺术的内容和题材、艺术表现形式及其视觉特征,使徐州民间剪纸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当前室内装饰的风格、题材越来越多样化,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元素也越来越多,诸如国画、屏风、年画等等。这些来自中国传统的元素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比较多,但是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剪纸艺术却鲜有使用。剪纸的构成要素结合剪纸艺术本身应该可以在室内装饰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式风格的室内中。  相似文献   

8.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质朴、纯真、清新的艺术风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造型、题材和表现方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精神。齐鲁剪纸是北方剪纸的重要代表,齐鲁剪纸艺术的乡土文化气息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本土精神。如今,这一古老而富有魅力的造型文化逐渐在公益广告设计领域得到创新应用,其独特的美学特点、表现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影响着当代设计理念,其作为审美符号和象征符号,演绎出齐鲁民间剪纸艺术在公益广告设计中的创新复苏。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之下,中国紧跟时代的发展,习总书记也提出新的指导思想中国梦。中国梦作为新一代人的伟大梦想,是要弘扬中国精神、民族文化,使文化大花园百花齐放。在新时代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一定会带来中华民族文化的真正繁荣。扬州剪纸的民族特征为伟大的中国梦奠定文化基础,充实文化底蕴,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让中国梦的主题与扬州剪纸艺术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深入地挖掘出扬州剪纸的制作步骤及制作技巧,提升扬州剪纸的文化底蕴,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扬州剪纸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将伟大崇高的中国梦融入剪纸艺术中同时赋予扬州剪纸艺术新的内涵,这是扬州继承与发展的一大出路。扬州剪纸虽然历史悠久,但如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做工精细却缺乏创新性,总是剪一些习惯性的题材,如花卉、人物,极少有中心的意义。2002年中国剪纸博物馆在扬州落成,为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03年政府对其进行了抢救工作,出版了《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剪纸艺术虽然有了转机,但仍然非常的危险。2006年扬州剪纸艺术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更加有利于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正广州天河堂主堂的"八福"彩色玻璃,是以圣经《马太福音》五章3-10节中所记载的登山宝训之"八福"为主题,并以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为手法创作,这种独特的透过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表达圣经题材的彩色玻璃,完美诠释了"教堂艺术中国化"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唐穗生 《美与时代》2003,(10):56-57
剪纸艺术的创作题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紧密相连。民间艺人们凭着对大自然独特的理解,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力。运用夸张、变形、简练、质朴的技法,使用简单的工具,创作出非凡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辉县剪纸艺术大师李爱荣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创作的剪纸作品《新二十四孝》充分反映了当代新农村的乡土生活,风格淳朴稚拙、粗犷豪放,饱含真情,题材独特,花样繁多,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辛集农民画     
正辛集农民画题材丰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构思奇巧,抒发了作者生活的心声;画法细腻纯朴,不拘一格;色彩凝重艳丽,具有无穷魅力。它吸取了剪纸、吊挂、民间印染、地方戏曲等姊妹艺术的营养并融入画中,形成了"稚拙纯朴、雅俗共存"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4.
禾艺 《天风》2005,(7):46-47
一个画家如何寻找自己立场并保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江苏画家缪华俊弟兄新近创作的圣经题材的系列农民画作品,无疑为读者欣赏基督教艺术提供了一个新视点。农民画最早源自一些农民在民间自发地刺绣、剪纸、版画和年画,自1973年由户县农民画家在北京艺术馆展出画作后,  相似文献   

15.
正丰宁满族剪纸从内容上可分为吉祥剪纸,花鸟鱼虫剪纸,山水风光剪纸,人物、盆篮碟盘瓶、瓜果、动物、花字剪纸等类。由表现形式看,它包括单色剪纸(红、白、黑等)、点染剪纸、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等品种。丰宁地区(乃至全承德地区)无霜期短,秋、冬、春三季长时间无绿色、无花果,色彩单调、景色荒枯,创出剪纸窗花人为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花开四季,有生有色。  相似文献   

16.
豫西剪纸艺术的题材与意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晨霞 《美与时代》2005,(12):59-61
豫西剪纸艺术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意趣丰富.众多民间艺人或以花草鸟兽点缀美化生活,或以神圣灵贤祈求健康平安,或以鱼莲之戏歌吟婚姻情爱,或以打麦修渠聚集火热现实,或以精英模范反映时代脉搏,充分表现了豫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渴望追求和与时俱进、开拓拼搏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以滨州剪纸为例,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滨州剪纸与数字媒体的融合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滨州剪纸文化历史与现状的梳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针对滨州剪纸与数字媒体的融合提出四点建议:即建立专业性数据库、滨州剪纸与网络直播相结合、滨州剪纸与网络游戏相结合、滨州剪纸与当地高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许多先民创造的文化符号伴随着古老的信仰与习俗在木板年画、剪纸、建筑、木雕、雕塑等艺术中得到传承,极大地丰富了民间美术的题材。以东巴象形生肖狗在木雕中的创作实践为契机,探索木雕如何与生肖元素结合、创新与应用,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张京峰 《美与时代》2013,(12):44-45
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剪纸艺术以节目民俗剪纸为主要形式,与当时的设计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影扇、印染、刺绣等艺术领域中。宋代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剪纸艺术得以应用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0.
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扬州剪纸风格独特,可谓是中国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扬州剪纸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并以其精美绝伦的技艺获得了世人的赞许,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张永寿、张秀芳、熊崇荣等剪纸大师们多次赴海外进行剪纸教学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代表。"国际剪纸班"等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扬州剪纸的海外教学。扬州剪纸在海外的成功传播和教学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