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华 《大众心理学》2022,(10):21-22
<正>《人工智能体验》是华东师大版初中信息科技课本第四单元《新技术学习》中的必修内容。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它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新热点。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2017年8月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后者明确要求:“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初中学段,“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在世纪变迁的时代进程中,传统民居承载着历史使命,传承所处时代的文化与建筑特征。信息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数字化技术的变革,如虚拟与现实技术、虚拟交互技术、手机终端APP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三维技术等,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中可以引入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人机互动展示与传播。文章中探讨了如何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保护重庆彭氏民居,以及传承与再利用独有的巴渝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3.
蒋一鸣 《美与时代》2015,(3):111-113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多媒体功能的实现,为移动音乐APP的发展创造了可能。在移动音乐APP界面设计的发展历程中,设计语言的丰富化和互联网带来的音乐信息的多样化,造成了移动音乐APP功能越来越多,但界面越来越复杂,给用户带来了不良的使用体验,并增加了开发成本。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对移动音乐APP界面进行精简改良,对APP的众多功能进行有效整合,重点突出音乐播放功能。另外,当今流行的扁平化设计也要求设计师将装饰中不必要的部分统统抹去。设计师还要在当今移动音乐APP界面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结合每个APP自身的特点和其主要的用户群体,以简约的设计理念,创造出独具一格的界面设计。  相似文献   

4.
汉字经过千年的沉淀与洗礼,发展至今已经创造出丰富多样且兼具特色的多种字体。鉴于时代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媒体事业的蓬勃发展,字体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工艺、手法,都与新媒体的发展有了密切相关的联系,其内涵与外延变得更为全面、复杂。现代化的字体设计,已不再是以传统的、旧有的、常规的模式来传递信息,更多的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融入到新媒体的互动中去。对字体设计在移动端APP中的多样化发展进行探究,可以从字体设计和移动端APP的互动中探索出新的字体设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传统手工艺交互式图解法建立在中国传统手工艺知识体系之上,其以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用户研究,确定典型用户,将认识负荷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运用在交互式图解法APP原型开发中,图解内容包括材料、工艺、工具、制成品形态四个方面,图解方式包括静态图和互动图两种。经验证,通过该图解法解析的手工艺学习APP在促进工艺知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上有效,但在工艺技艺学习上效果甚微。由此看出,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移动学习,应与线下的社区手工艺学习、交流和工艺品展示相结合,才能探索出一条可持续传承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改革,在进行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日益受到了教育部门以及相关院校的重视。当前美术课程的教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专业艺术类院校所设置的美术专业课程;另一种为普通高校所设置的普通美术教学课程。两种课程体系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在教学本质上都应当重视情感的融入,让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阅读方式、学习方式等发生了深刻变革,人们面临着学习内容碎片化、学习时间碎片化、注意力碎片化的问题。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中美术通识教育面临着许多崭新的发展机遇,这些对于优化美术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价值取向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从信息碎片化开展美术通识教育,优化美术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美术通识教育能力,建构美术通识课程的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通信设备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微信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微信这种网络社交媒体,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浏览、分享、评价、讨论网络资讯,已日渐成为大学生群体日常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广告学专业学习服务类微信订阅号"广告生活"的建设将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不仅方便了老师的教学工作,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网络互动教学将教育与学习融入到生活中,不仅使学习教育不再死板,反而使教学更加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铁公共信息导向系统需要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重新去审视。随着地铁路线的发展,导向系统和公共服务的完善,移动互联网概念APP也应运而生,如何迎合不同年龄、职业人群的需求,传统线下服务与线上的智能服务一体化,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的。应通过APP应用、导向视觉应用、公共服务应用的"三位一体"的方式,在关注用户体验和导向系统实用性的同时,融入黄金螺旋、网格设计、模数设计等导向系统设计方法,探索有效的系统信息设计,以提高设计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今读图时代,视觉艺术及艺术媒介日渐趋于数字化,普通中小学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日常教学,在提倡素质教育、强调视觉艺术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图像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为宗旨的教学实际需求中,作为中小学美术老师培养基地的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保证传统绘画教学的强度之外更应该加强学生数字艺术创作能力和数字手段运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今时代的教育教学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装修行业的发展现状,对目前该行业的APP种类进行归纳整理,并分析界面设计对其使用功能的影响。然后,从视觉研究角度出发,分析界面各要素设计需考虑的原则,并结合相应功能,最终使其能够吸引更多用户关注,达到APP真正为装修消费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MOOC学习理念,利用中国最大的智慧树网络学习平台,以"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为例,通过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课程跨校互动课程的设计、课程学习评价研究、多元化信息教学手段研究等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准备通过2年时间把本门课程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使其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及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更加注重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任务,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实现跨界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格式塔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影响最大的两个心理学美学流派之一,其理论为美学、艺术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移动终端APP用户界面的布局设计既需要感性的视觉审美,也需要理性地分析组织。格式塔理论的完形倾向原则和五个视知觉原则能非常有效地指导APP界面布局设计中的信息视觉层级设计,帮助设计师有的放矢地对界面信息视觉结构进行组织、简化和协调统一,从而为用户设计出易学易操作的用户界面。通过对智能手机端、平板电脑端和可穿戴设备端APP主要功能界面的案例分析,可以探寻格式塔理论指导优化移动终端APP界面布局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一、“以学定教”是灵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灵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教育融入常规教学已经是一种趋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教育行业提供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掌握数字美术技能的合格师范生,不仅可以让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更为师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当下构建师范生数字美术技能培养平台是师范生院校不可忽略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我校综合实践课的开设目标在于:密切学生与学生的联系,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它点明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构成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模式下的构成教学改革,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意实现等能力,加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全球数字化出版产业在近几年来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在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数字化终端在不断得到新的突破,与传统出版的融合也在不断地深入,数字化出版内容平台建设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本研究就对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三年多多来,我校以中央电教馆十一五专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研究”为载体,搭建起现代化数字平台,创编了以“数字化”形式为主体的多样化校本课程教材及课程实施方案,通过课例开发,初步形成校本课程(选修课)系列。课题研究获得了成功,分别被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评为一等奖。今年我校配合新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管理技术网络暨校本课程资源管理运行平台”;认真总结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经验;转变学习方式,开发学习潜能,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