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绘画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日益成熟,在经过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的创新后,工笔重彩画走向了现代。现代重彩相对于传统工笔重彩而言,不管是技法、肌质方面,还是色彩、造型方面都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发展。现代重彩画表现出独特的兼容性,表现风格、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更加能够满足现代人对绘画的审美要求和需求。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汇、融合的背景形势下,现代重彩画家发现西方绘画中也有很多值得参考、借鉴的元素,这又为现代重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色彩观。文章以中国山水画色彩观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发展概况,就中国传统山水画色彩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分析了中国山水画色彩观形成的原因,最后以时代发展为导向介绍了中国现代山水画色彩观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的美学文化、美学认识开始谈起,发现了中国美学从魏晋时期有了新的变迁,而中国山水画也起始于魏晋时期,中国山水画即表现出了中国人对山川之美的认识,而中国人的美学认识,也是随着中国文化发展、美学文化、美学认识的变迁而变迁。而山水画的构图,是山水画家对山水画美的一种总体把控,同样,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山水画家对于山水画构图技巧的创新、突破的历史过程,同样也反映了中国在其他领域的哲学思想,文化传承的传承,变迁和创新的历史过程,可以说中国人对美的认知,中国山水画家对美的总体把握,体现在了传承悠久的中国山水画中。而中国山水画在不断地发展、创新过程中,也提升了他的欣赏者、创作者——中国人,中国山水画家对中国美学的哲学思考与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4.
有着悠久传统的青绿山水,在王希孟的巨制《千里江山图》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它独特的赋彩方法以及重彩颜色的使用在山水画史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文章主要对《千里江山图》色彩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合自己临摹的心得体会作出探索总结,图文结合地介绍了《千里江山图》的颜料构成和使用方法,总结了青绿山水画的现状和对以后发展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王晓军 《美与时代》2013,(9):114-114
中国山水画在创作形式上分为工笔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工笔山水画性格色彩突出,棱角分明,给人毅然肃穆之感写意山水重在形态描绘,突出了书法的自我表现效果,是一种闲适散逸的绘画风格。文章从泼墨技法的历史渊源出发,分析了这一特殊技巧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水画最令人称赞的就是借助水墨色彩展现出的超凡脱俗之美,同时山水画展现出的构图之巧妙也让人赞不绝口。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借助绘画者对于山水风景的表现力及艺术加工水平,体现出山水风景的美感与意境。文章对山水画作构图进行解析,并介绍训练山水画构图的几种方法,对山水画构图意境创作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以期为山水画构图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7.
老庄之道的境界和表现,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有很深刻的内在关联。道家思想的介入,对中国山水画的风格、造型、用笔、色彩、审美均有重要的影响,确定了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风貌和价值,相当大地提升了中国山水画的品位及格调,使中国山水画体现出无穷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山水画不断演变,表现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梳理传统山水画中披麻皴技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历代经典作品中的笔墨皴法,总结出披麻皴技法因时代不同,所呈现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在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披麻皴技法时代特征的同时,分析了现代山水披麻皴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强化了披麻皴对现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宋是中国绘画色彩语言体系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经历了最为深刻的一次色彩变革——"水墨之变"。青绿重彩逐渐衰落,水墨黑白逐渐兴盛,中国色彩审美发生巨大转变。被称为"文人画祖"的王维,其创新性的色彩审美思想就在这次色彩变革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王维的画作以及画论的多方面分析,探寻其蕴藏其中的色彩审美观,并从儒道禅三家哲学思想入手,揭示其对王维色彩审美观念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打破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局限性和束缚,使现代山水画具有一种新颖独特的意蕴,这也是山水画艺术构成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画历史悠久,自人类文明开始时,中国画就开始衍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画是一整套完整而全面的艺术体系,对传统中国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弘扬、发展、创新传统中国文化,并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文化。文章主要阐释西方构成艺术对当代山水画的意义和影响,分析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在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对其创作意义和表现技法进行研究,对构成艺术的借鉴、吸收、包容、继承和创新是发展当代山水画重要途径,采用新技法、新理念、新思想促进山水画的改良,加强和提高当代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中国山水画在呈现、传播、创作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其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与发展,需要将技术与艺术合理结合,在吸收传统笔墨语言地基础上展现当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水画自魏晋时期开始发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伴随着时代和思想的变迁,中国山水画逐渐成熟并形成自身的独特魅力。观中国山水画,感叹水墨色彩展现的宁静淡雅之美,同样感叹山水画作的构图所展现的意境之美。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体现的是画者对于山水画的艺术加工,体现的是对于山水之美的整体把握。观中国山水画作,开境一般用分疆三叠两段的方式,追求自然之美。简要分析中国山水画作的构图技巧与方法,寻求山水画作的形式之美的背后是否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构图艺术。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任何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也是如此,只有汇聚创新力量、融入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才能将中国山水画这一历史文化瑰宝传承好、发扬好。当前,我国的中国山水画文化发展势头很强、发展水平很高,在创新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创作了大批杰作,但在创新中也存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破解。本文围绕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现状及存着的问题,阐述了中国山水画创作创新的意义,并论述了中国山水画创新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光色变化的科学原理,后在色彩艺术上得到运用,到法国印象派时艺术家们对光色的理解达到顶峰,从而导致现代色彩艺术的产生。同时中国绘画从“随类赋彩”至各个历史阶段中的重彩、淡彩而发展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画。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在基础教学上懂得光色原理,掌握色彩的基本要素,培养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写生与创作当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很有声望,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具有强烈的形体结构造型特征。从历史上来看,山水画的风格特点,是在一直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尤其是近代的山水画,在笔法、墨法的传统形体结构造型基础上,又有了些新的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国画山水中色彩的运用简述,对国画山水画色彩应用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叙述,对国画山水画色彩运用的文化影响因素,围绕两点进行分析:道家思想的影响,佛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对国画山水中色彩的运用及色彩在国画山水中的应用创新进行探究,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水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不仅呈现出对山水自然美的一种表现和欣赏,通常还具有一种给人以精神启悟的哲学意义.而中国山水画中蕴含的这种"精神哲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道家思想的生发.可以说,道家思想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精神依托,它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理想的追求、空间布局的构设、以及色彩体系的呈现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结合新时代,对传统重彩画色彩观进行分析,探讨当代工笔重彩吸收借鉴西方色彩观后的风格转变,试对当代重彩画色彩体系和技法材料体系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物质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愈来愈注重思想和意识领域的丰富和发展,山水画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具有美学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的重要特征。山水画的传统精髓在于"道",是中国画之所以具有中国性的要义所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山水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理念应该与时俱进。山水画艺术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要求在山水画教学中应该进行适时的变革,从而实现山水画精神和艺术造诣的代代相传和精炼提升。当然,当代的山水画教学体制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学校环境下的山水画教学应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并且顺承中国传统美学教学思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强化美术功底,形成自我的专业风格。  相似文献   

20.
符号学关联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当代中国山水画中,传统符号和现代符号的碰撞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同时,符号具有多义性,在当代山水画中这种多义性促进了传统符号的重新解释和创新。基于符号的多义性,当代山水画符号的再创作和表达方式将会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