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与智慧》2014,(5):I0001-I0002
虚谷(1825~1896年).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作画有苍秀之趣.敷色清新,造型生动,别具风格。早年学界画,后以擅画花果、禽鱼、山水著名。他善于调理把握章法的中偏、正欹、平奇、虚实、轻重、  相似文献   

2.
哈金以"中国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中有一个明显的转折,即从以"文革"前后的中国大陆为背景,变化到以在美国的华人移民生活为背景。除了这一明显的时空上的流变之外,故事所塑造的"中国人"形象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等待》和《自由生活》两部小说为例,可以看到哈金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探讨了更具普遍性的精神困境问题,同时也与他自己的创作历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化景物为情思"以虚写虚,则为超脱虚无之虚;以实写实,人之僵,而物必死;故唯有以实写虚,化实为虚,方能达无穷之境,意味深远悠长。其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呼唤着当代人潜在的"人文情怀",让美学这一理论不再高高地凌驾于形而上的体系中,而是让其回归到生活中来,体验生活的真谛与鲜活,关注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使国家腾飞民族兴盛,同时艺术创作题材也更加广泛,内容也更加多样,工人题材美术创作依然是美术创作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现代美术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创作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当代工人"题材美术作品,展示和呈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现实的人生和社会,并真实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本文"当代工人"概念既包含企事业单位的工人以及经历了下岗再就业创业的劳动者,也包含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5.
刘文西认为:"艺术家应该首先是思想家,去更好地观察、认识、表现生活的主流、本质,表现生活的主旋律,更好地鼓舞人民。"刘文西通过对西北地区人民的了解,绘画出了一幅幅具有浓烈黄土地域特色的农民形象作品。他通过对西北地区人民的歌颂,表达了民族之美,肯定了党和人民在一起的真情实感,创作出极具民族价值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在澳大利亚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生活着一种神奇的小鱼,叫霓虹刺鳍鱼。它们非常灵活,专门用针状的嘴为各种各样的鱼"治病",故又名清洁鱼。一天之内,一条清洁鱼可用尖尖的长嘴"诊治"300多个"患者"。清洁鱼在"工作"的同时,从"患者"身上找到细菌、寄生虫和烂肉等作为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每条清洁鱼都有自己的地盘,而且总都是那  相似文献   

7.
虚谷从一个清廷的官吏,变为一个出家人,是因为严酷的现实与其所懂憬的理想发生了冲突,但他却“不茹素,不礼佛,以书画自娱”成为一个游迹四方的书画僧。其画无不寄寓着高洁孤介的人格精神,蕴含着传统文人画的意趣和萧疏清雅的意境,虚静空灵的艺术美感。虚谷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表情传神的有效手段,他生涩峭劲的笔意和独特的空间结构,产生了舒放豁朗的形式美感。他不但有很高的写实技巧,在创作中还时时表现出追求几何结构和线条节奏感、运动感的倾向,反映出他的创新和积极的探索,冲破晚清正流画派因袭守旧的习气,成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他的艺术透出了中国现代绘画的曙光。  相似文献   

8.
瑶族作为广西少数民族队伍中重要的一员,以其神秘而灿烂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之林中绽放异彩。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瑶族人民的形象不断走进美术工作者的视野,与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一道,成为创建"新中国形象"、传播"新中国声音"、讴歌新时代、赞美新生活的有利途径。建国后的60年,广西瑶族题材美术创作大致经历了审美的"同化"、审美的"别趣"、审美的"异质"三个阶段,从强调政治性、时代性到突出民族性、区域性再到挖掘瑶族的内隐文化,展示精神内涵的"异质"性。瑶族题材绘画创作,作为新中国文艺的一个分支,为繁荣祖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我国中国画包括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等,其中人物画是出现最早的。由于中国画中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因此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容逐渐丰富,题材也越来越多样。基于此,对人物画创作中的"主题性"创作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其创作价值和对"主题性"创作的自我认知,以更好地实现人物画的"主题性"创作。  相似文献   

10.
作为知名的备受争议的书画家,李老十一直都以其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特点与荒诞、大胆的绘画题材为艺术界所瞩目,他所创作的"残荷"系列与"鬼打架"系列都成为了他极具个人魅力的象征性符号,而他深负戏剧性的艺术生涯也为他的绘画之路埋下了悲剧性的伏笔。他的悲观厌世、他的不入俗流、他的避世逃脱、他的英年早逝都令人感到唏嘘不已。毫无疑问,李老十的绘画极富艺术表现力与创作张力,在结合传统笔墨的基础之上,融合了个人对待绘画的独特理解和内心中深沉激昂的情感,在画面中呈现了一种具有西方艺术流派"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构成元素,这样一种风格的形成,对于我们研究李老十绘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有很大的指导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约书亚·雷诺兹是最早的英国本土艺术家,作为首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他在十五次对美术学院的学生演讲中,均提出了关于艺术的观点看法。即对于绘画再现应当从整体把握对象而非局部细节的模仿,从而形成了他的"宏伟风格",特别在其肖像画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探究约书亚·雷诺兹宏伟风格的思想来源,以及从其创作的自画像、亲子肖像和戎装三种类型题材的肖像画创作中分析他在肖像画中主张的理想秩序。  相似文献   

12.
"磅礴"是一种美的形态,属于"壮美""阳刚美"类型的美;"磅礴"又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词汇、概念、范畴。"磅礴"的审美内涵是雄大壮伟,宏阔浑莽,气势逼人,震撼心魄。磅礴之美是一种宏大之美、壮大之美、雄大之美、气势之美。"磅礴"之美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都有大量的表现,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13.
歌川国芳《通俗三国志》浮世绘系列作品中的一幅,在画面右上角的题为"关羽五关破图",而内容则描绘了关羽骑马于灞桥用刀挑袍、辞别曹操一行的故事情节,这实为其对三国文本的误读。"灞桥挑袍"在元代就出现在了《全相平话》中。"破五关"是罗贯中杜撰之情节,有关其插画作品始见于明朝。随着"破五关斩六将"情节的深入人心,明清绘本、插图对其的表现逐渐增多,对"灞桥挑袍"的刻画则逐渐减少。明、清的"破五关图"有分多幅表现关羽斩杀各个将领的画面和以单幅表现斩杀一将来借代其全部情节的两种表现方式。日本江户时代形成"三国热"的浪潮,浮世绘画家创作了许多关羽破五关斩六将的作品,并继承了明清"破五关图"的画面构成和表现方式,而在人物和场景刻画上则更为细致,且趋于本土化,将三国题材与浮世绘风格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4.
"德福一致"的信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伦理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以一种新的伦理学方法——伦理人类学来看,幸福的中国化话语是以"幸"与"福"之意义合成,它分别从消极与积极的层面与道德关联,表现为伦理终极实体"天"、"命"等的必要、伦理共体中的道德生活以及以家庭为主的三大特色。随着伦理道德的"祛魅化"和家庭生活退居次要地位,中国式的"德福一致"信念逐渐瓦解,当下中国社会重塑"德福一致"信念的两大关键是:重新找到伦理终极实体与实现社会公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艺术绘画,如油画,其自身也慢慢完成从"拿来"到逐渐具有中国特色的过渡和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题材决定论"受到批判,更加关注绘画语言的本身,艺术家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受时代风气的影响,艾轩有着那一代人独特的特点,作为中国油画家中尚不多见的艺术天才,他的油画非常写实,却又蕴含着某种诗意。其作品的感染力在于画家对生活经历的一种感受,并又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将其表现在画面中。从他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艺术家与时代、艺术与社会背景、题材与艺术手法之间微妙的相互呼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画僧虚谷     
《法音》1992,(1)
虚谷,俗姓朱,名怀仁,后出家为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书斋名有三十七个之多,如峰草堂、一粟庵,觉非庵等。安徽新安(今安徽歙县)人,一生往来于扬州、苏州、上海之间。生于道光三年(1823)。 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当时,年近三十的虚谷正任清军参将,因同情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不愿互相残杀,翌年“意有感触,遂披缁入山”。后来,他将  相似文献   

17.
“虚静”和“静穆”是东西方古典艺术作品极力追求的审美意境.两者虽都包含“静”字,但其涵义却是大不相同的,前者着力于“虚”,后者着力于“穆”,两者都认为只有做到“静”才能隽永含蓄、达到永恒之美.东方“虚静说”要求创作主体在创作时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并要求作品达到“物我交融”、“以天合天”的意境之美;西方“静穆观”则要求创作主体模仿真实,严格遵从美的形式法则、以人工之巧智达到最自然的唯美形式,要求作品体现出崇高与庄严的气息、体现单纯与纯净之美.“虚静说”对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有重要影响,而“静穆观”则成为判定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形式与内涵的重要准绳.对二者的比较可以探知东西方古典艺术的异同,从而创作出既具民族特色、又具国际特点的优秀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都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油画家们从都市中多元化的生活形式和丰富的文化习俗中得到启发,从而创作出具有都市化气息的油画艺术品,促进油画内容多元化与全面化的发展。都市题材受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的喜爱和重视,在油画艺术作品中尤为明显。文章阐述了都市题材油画的具体表现技法,从而揭示了都市中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以及行为特征,因此,在多重角度展现了都市题材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情感体现。都市题材的油画作品在艺术效果上更具美感,在情感体验上更加丰富有内涵,从而真实细腻地表现了油画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活动。  相似文献   

19.
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体验-构思-表现",以三阶段为切入点,结合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学理论,及自身创作体会,对绘画艺术创作过程进行思辨。  相似文献   

20.
黄宾虹的笔墨特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白宾虹"时期,另一个是"黑宾虹"时期,他对笔墨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黄宾虹曾经两次到过桂林进行旅行写生,并创作了大量的写生作品,在他的一生当中,桂林的山水对他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晚年时期他还根据记忆创作了很多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作品。然而,黄宾虹在桂林期间创作的作品和后来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在笔墨特征上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