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马远《踏歌图》的解读历来有些争议,一些人认为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是想表达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也有一些人认为作者的意图恰恰相反,是想从农民衣衫褴褛却兴高采烈的对比来讽刺当权者不顾当时所处实情的偷安局面。文章首先从《踏歌图》的题跋分析宋宁宗题诗背后的深层含义,即借用画家之手表达其抱负,暗示南宋王朝会在自己的治理下国家盛世清平,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他对自己的一种隐含赞美。踏歌活动象征着国富民强,由此引出《踏歌图》中的踏歌者为士人,以及《踏歌图》中的松竹梅柳,隐藏在北方山石中的南宋宫殿建筑,以此寓意统治者想要一统江山,恢复大宋王朝的意图。  相似文献   

2.
图像学不仅适用于研究西方绘画,而且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绘画的研究。在此,从图像学角度出发,结合潘诺夫斯基的研究试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分析三个阶段分析绘画作品李嵩的《货郎图》,大致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解释绘画作品的自然表现;第二,解释该绘画作品的传统意义;第三,解释绘画作品的深刻内涵。《货郎图》这幅现实主义绘画是一种以神写形的典型传达,作者用熟练的表现手法去表现生活画面,给人们呈现出典型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是一件优秀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文雄 《美与时代》2006,(11):42-43
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表现了秋初之时富春江两岸的景色。画中的峰峦旷野、丛林村舍、渔舟小桥,或雄浑苍茫,或雅洁飘逸,都生动地展示了江南翠微杳霭的优美风光。研究这幅伟大的作品和黄公望的人生经历,对于今天的山水画创作会有诸多教益。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1月2日,"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一幅名为《大洪水》的作品。这幅3m×2.7m的大型宣纸水墨是蒋先生创作于1947年的作品,此前一直流落于海外,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收藏,通过各方的努力,这幅杰作终于得以回国展览,使中国观众有幸欣赏到了这幅震撼人心的作品。这幅画的历史可谓曲折——1947年蒋先生创作的这幅  相似文献   

5.
广济寺寺宝傅雯指画《胜果妙音图》聂崇正座落于北京西四的广济寺,是一座著名的古刹。寺内大雄殿佛像影背的后面,裱贴有一幅巨大的绘画作品,这就是本文要提到的清代画家傅雯所作的指头画《胜果妙音图》。这幅作品张幅极大,纵500余厘米、横1000余厘米,纸本,水...  相似文献   

6.
《采薇图》是宋代历史上闻名的爱国画家李唐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采薇图》不仅仅展现出了首阳山上伯夷、叔齐兄弟的忠臣气节,也体现出了画家浓厚的爱国情怀。从《采薇图》这幅著名的山水人物画进行分析,通过结合作者的绘画风格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展现出李唐在画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明皇幸蜀图》是唐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此幅作品融艺术性与纪实性为一体。其意义不止在于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还在于图像中记录了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兵陷长安,明皇(玄宗)幸蜀避乱,进入艰难险阻的秦川蜀道之地的景象,有着与文献同功的纪实效果,起到补史、证史的作用。当时作为随行人员之一的李昭道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创作这幅具有历史真实意义的《明皇幸蜀图》。  相似文献   

8.
《活着》是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家余华的经典代表作。在对这篇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很好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活着》无论是从写作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其他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也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其成为作家余华最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作品中,作者描述了普通人一生的经历,对其在遇到各种生存磨难情况下的忍耐以及挣扎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将中国式哲学很好地融入到作品当中。下面本文就围绕中国式哲学在《活着》中的体现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风格学的方法对《江山秋色图》中的树法进行了分析,发现此作在风格上迥异于其同期作品,却与时风有所关联。其具备"冲突"的艺术风貌的形成,既与作者强烈的主观取舍有关,也与现今学界所忽略的李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希望通过以树法为切入点,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这幅青绿山水画名作。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年代。士族开始兴起,将书画艺术提升为体现自我意识的理想形式。其中绘画方面最有名的是东晋的顾恺之,而《洛神赋图》是画家扬名立万的作品。结合社会环境、历史因素和文化背景等分析《洛神赋图》的形式结构和表现方式,去挖崛该绘画作品所蕴含的深层之美。  相似文献   

11.
《明皇击球图》是表现唐宋时期马球运动的绘画精品之一,描绘唐明皇与妃嫔侍从们骑马击球赛况激烈的场景。该作品一直被划归到北宋李公麟名下,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该结论值得商榷。文章从马的造型入手,与李公麟的《五马图》对比分析,发现仅从对马的头部及五官的表现方面来看,《明皇击球图》就与李公麟画马的传神面貌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可以表明《明皇击球图》不是出自李公麟之手。  相似文献   

12.
《五牛图》作为故宫博物院现存的珍品之一,被当代中国视为"镇国之宝",可见其价值不菲,艺术价值不朽。善书善画的韩滉传世的作品仅《五牛图》一幅,五牛从形态到品种各不相同,富有趣味。文章试着从《五牛图》的画面去探寻韩滉的创作心境以及画面背后的深意。  相似文献   

13.
正日本兴教大师觉鍐~1 (1095~1143)所著《五轮九字秘释》第二部分"正入秘密真言门"中记载了一幅带有浓厚道教色彩的"五脏神形"图。我国学术界对于《五轮九字秘释》这部密教经典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日本学术界对于该经典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这幅五脏神形图出处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大多没有明确结果。比如日本学者田中文雄~2通过例举《道藏》中有关五脏所藏神像形态的记载,试图找到该五脏神形图的出处,但是最后并没有在道教经典中发现与该图相同或相似的记载。所以目前对于  相似文献   

14.
《酸寒尉像》是晚清上海画派代表人物任伯年为吴昌硕写的肖像作品,这幅著名的绘画作品不仅在绘画技法上取得成就,更具有丰富的图像内涵。文章试根据图像学的原理分析任伯年的《酸寒尉像》,解读画者任伯年与被画者吴昌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归去来图》是以古代著名辞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现存元以前画家所绘《归去来图》仍有数本之多:佛利尔本、波士顿本、克利夫兰本、吉林何澄本、大都会本等。文章仅录早期文献中的《归去来图》,从散佚的古籍文献中钩沉拾遗。通过此番整理,可见自唐以来广阔的《归去来图》绘事,研究者亦可更好地把握《归去来图》卷轴体系的发展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16.
歌川广重的《吉原仲之町夜樱》虽属于浮世绘范畴,但也不完全遵从日本平面绘画原则,他基于透视法的表现效果和构图的关系制作作品,表现出的绘画空间独具立体感,通过绘画感受到现代照片的现实感。考察这种印象得来的背景和理由,根据投影法和透视图的特征分析构图和色彩的特征,将能体会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直 《中国道教》2001,(4):35-36
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一书 ,收有一幅彩绘《内经图》 ,系清宫如意馆藏品 ;这幅图画出自何人何时 ,未加注明。做为道教教理的图说形式 ,北京白云观也有同样一幅 ,是木刻板 ,黑白图。道教中称它“绘法工细 ,筋节脉络注解分明 ,一一悉藏窍要”(语见白云观藏图 )。把图像、诗歌、隐语集于一纸 ,是明清之际养生类书的典型风格 ,像高濂的《遵生八笺》、周履清的《赤凤髓》、龚居中的《万寿丹书》及清代医学家曹无极的《万寿仙书·诸仙导引图》等 ,都附有图示 ,但以上插图在于以神仙名誉规定导引动作 ,《内经图》则重在描画人之身内 ,…  相似文献   

18.
《步辇图》历来都被认为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从《步辇图》画面分析入手,分别论述了步辇的结构、人物的造型、宫扇的形状、画面的常识性问题及作品的艺术性与阎立本代表作《历代帝王图》之间的差距,从而得出《步辇图》是否是阎立本的作品还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枇杷图》为虚谷在1896年创作,这是虚谷最后的作品之一。《枇杷图》画作展现出了独特的构图方法以及用色,有着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这也是虚谷绘画艺术独特意境美感的表达。关于虚谷的《枇杷图》,具体从构图、用色以及线条分析其艺术特征,对《枇杷图》艺术成就与贡献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宋徽宗题"韩文苑图丁亥御札"《文苑图》一幅。世人多知韩善画畜兽如《五牛图》,这幅技艺高妙的人物图使人特别留意。徐邦达在《琉璃堂人物图与文苑图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文苑图》实非唐代韩所作,或疑为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之一部分。事实上,徐邦达这一说法仍有值得商榷之处。题为唐韩的《文苑图》画面特征多呈现唐末风貌,使用颤笔也非仅周文矩才行,故不能说《文苑图》为五代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之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