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琳 《美与时代》2007,(1):55-56
在明代画家中,沈周是成就最高的一位.这位布衣终身,大隐于市的画家,对于元明以来文人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集文人、隐士和画家三位于一体,在绘画中溶入了自己的文气与隐意,隐逸型文人的心态和生存状态成就了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油画创作中,画家们对于画面肌理的表现是非常重视的。肌理不仅仅是画家来表现画面效果的,更可以通过肌理来体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观者也可以透过肌理来了解画家们对油画的表现力和对形式美的把握程度。现如今,画面肌理的表现已经成为了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画家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画家们用来表达情感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对于油画来说,肌理的表现可以使得绘画作品更加具有美感和观赏性。针对肌理在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表现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绘画中,色彩对绘画内涵的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画家绘画会受到心情的影响,使用的色彩也会体现出一个画家的独特风格,色彩在运用时也能够体现画家的独具匠心。如果画家在色彩的使用方面没有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忽视了色彩所产生的作用,作品本身所发挥出来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使作品的魅力被降低。  相似文献   

4.
常山 《美与时代》2005,(5):29-31
画家的创作过程是一个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的过程。创作中的理性因素是指那些属于艺术家理智范围内的抽象思维因素,涉及理解、经验等心理因素;而非理性因素是指那种非艺术家的理智所能把握的主观活动,它涉及直觉、情感、灵感等心理因素。画家非理性因素方面的特点,往往是画家经验和潜意识的体现,也是艺术家理性认识再次升华的潜在力量。因此,画家在创作中能否清醒地认识到非理性因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是否能恰当地驾驭自己的感性因素的能量,则是一位画家灵性与艺术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写生在美术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画家大都重视写生,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写生方法,颇值得后世画家学习借鉴。本文以此立论,对中国古代画家写生的总体特征、观察方式及写生的方法展开论述,并总结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翻阅中国古代绘画史时,总会发现画家占据到的是一个更为主动的地位,他们借助手中的画笔挥斥方遒,以写胸中逸气。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发问,作品中除了画家的主体性,是否还有客体性也就是经济社会层面的影响?受现实所迫时画家在创作时又会做出怎么的决定?以唐寅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画家在艺术创作时所面对的诸多情况。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中国绘画就是一段女性"缺席"的历史,要在中国美术史学中探寻女性画家的传记很难,许多杰出的女性画家和女性绘画都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中,消失在时空里.  相似文献   

8.
绘画是画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是潜意识的外在表现。卡萨特在不同时期绘制的作品,是画家个人情感及心理状态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复杂而剧烈变化的结果。这种心理因素直接反映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作品表现。研究卡萨特的心理变迁可以深度去理解画家对作品选材及技法变化的深层原因,从而得出心理因素在绘画创作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出现于英国的拉斐尔前派是维多利亚时代发生的重大文化变革之一,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是其重要的绘画风格特征。拉斐尔前派艺术作品中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与英国工业革命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有着深刻的联系。罗斯金《现代画家》的问世,不仅为浪漫主义画家透纳辩护,更影响了一批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由于在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也不尽相同。以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对拉斐尔前派画家产生的影响为基础,探究拉斐尔前派画家在不同创作角度和形式下的绘画作品中不同的自然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外的名家油画作品中中,我们既能够感受到画面整体带给观者的冲击,同时也能体味细节带给我们的视觉上的享受。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往往能够决定一幅油画的成败,因为细节的表达实则是对画家的考验,是对画家综合素质的考察,是对画家在面对对象时对画面把控能力的体现,是画家感受后的取舍。细节绝不是对事物简单地,重复地描摹和笔触的累积,细节是一种观察,一种体会,一种心思的细腻表达。  相似文献   

11.
乔治·德·拉图尔是17世界美术史上卡拉瓦乔画派的一位法国画家。他擅长描绘光线并用光来创造独特的效果,尤其是在对烛光的表现上为后人称道。油画领域擅长运用光线的画家非常多,如果谈到擅长画烛光的画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拉图尔。他擅长运用光在画面中营造凝重、虔诚、庄严、神秘的气氛,为他赢得了烛光画家的美誉。他喜欢用古典画法,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画构图严谨,造型有雕刻般的厚实感。他风格独特,作品给人印象深刻。一些资料中还有提出拉图尔对后来立体主义的深远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画家作品的内容题材、绘画技法、表现手段的介绍来分析他的艺术风格;通过画家的生平、时代背景、信仰,来分析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画家画"与"文人画",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中生成的,蕴含着文化身份冲突的绘画艺术分野。张大千从文人画中觉悟,自觉追求"画家画"的新境界。其关于"画家画"的认识与实践,从中国画内部有效回应了20世纪初"中国画衰败已极"的时代挑战,是现代中国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杆。  相似文献   

13.
墙上的快乐     
在一个画家的屋里,我见到了一幅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置上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是什么生花妙笔,被画家挂在墙壁正当中最为显要的地方,我琢磨了很长时间,脑子里仍然是一片空白。临走时,我只好向画家请教,画家说:“这幅画叫《快乐》。”“快乐!我不明白。”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哪个画家能画出快乐来。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我的这幅画时,都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都看不见背影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吗?多少快乐我们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了双眼。”…  相似文献   

14.
《渔庄秋霁图》是元代画家倪瓒画风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画家在极简的构图模式中通过巧妙布局、经营,加以简笔淡墨的出神运用,创造出一种萧寂、简淡、清静的意境空间。这种意境氛围的营造与画家的审美追求、生活蒙养、人生阅历密切相关,画面中"物我合一"的"有我"图景深刻寄托了画家主体"隐逸""出世"的心性诉求,并由此建立了一种突出人格化气息的山水图式,将中国文人画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充分展现了山水画中"以逸为高"的精神典范。  相似文献   

15.
画家除了高超的技法表现之外,更重要的是画家个人的修养。从画家对绘画的认识、艺术提炼的能力、创作的能力,说明画家修养为什么能够决定和指导画家进行绘画创作,强调指出画家修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文人参与绘画后,注重笔墨表现中传达出画家的精神个性,从而愈发将绘画表现转向了灵动有生气力量这一表现品格。这一特点从宋代起由文人画家的大力倡导,到元代经过文人画家的实践发展,以元四家为楷模,致使明清画家愈发认同于这种既表现物象,又体现出笔墨独特精神的表现品格。  相似文献   

17.
黑色在油画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早期的服务于客观对象,再到它引领画面为画家所用。黑色在油画中的运用所体现的客观再现性、主观表现性和主题象征性体现出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8.
宋代院画家和民间画家的交流,主要体现在人员的相互流动和绘画创作上的相互学习上.这种交流,在宋代的画论中有着许多的记载.通过这种交流,宋代的院体画对宋代的民间墓室壁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花鸟画题材种类繁多,不仅仅是花与鸟,它几乎攘括了所有的动植物,以及一些静物器具等。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古代花鸟画家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除了画家们喜爱的花鸟鱼虫等,一些畜兽等动物也是画家经常描绘的物象,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万物生长的世界。中国当代花鸟画家们不仅延续了古代花鸟画中繁杂的动物题材,而且在其选择上愈加宽泛。这些题材在当代语境的影响下,被画家们赋予了另类的气息,也可以说,当代画家们更为自我,用一些富有自我个性的当代图式来展现这些动物题材,给了我们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色彩油画作品的创作是一种色彩笔触、色彩心理和创作者感情的融合。作为绘画语言的色彩,不仅是画家情感的表现,也是画家精神的深化。当然,色彩心理也广泛运用于油画创作中。画家将自己的心情和思想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通过查阅大量西方绘画资料发现,在油画创作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和绘画技巧,画家对画面色彩的表现和处理,在不同时期有些不同的发展和理解,同时,色彩心理效应也影响着油画创作的时代语言和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色彩绘画发展至今,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其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也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