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体主义运动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运动,对于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的艺术创作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对于人类历史上优秀的艺术文化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文章对立体主义运动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通过对立体主义绘画的风格特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资料,同时通过对立体主义的研究总结归纳出这场运动对于现代艺术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东方美术影响了西方艺术的变革,惠斯勒便是此次变革中的一位比较特立独行的先驱者。他是最先接触日本美术的艺术家之一。惠斯勒对日本浮世绘艺术的探索从疯狂地收集并当作画面点缀开始,再到后来吸收融合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形式与技法。因此,文章选择了惠斯勒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惠斯勒绘画作品中的东方元素,论述了以日本浮世绘版画为主的东方艺术对惠斯勒艺术创作的影响,探讨了日本浮世绘对其绘画作品中的形象与题材、形式与技法的影响。通过融合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惠斯勒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3.
克里姆特是欧洲美术史上极具鲜明个人风格的艺术大家,他是首位将装饰性语言引入油画领域的画家,其打破传统,通过深刻的象征主义内涵和具有装饰意味的形式,把东西方的绘画艺术语言进行巧妙融合。克里姆特独特的绘画美学对现代艺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主要以克里姆特装饰性绘画的艺术语言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克里姆特创作的时代背景为主要依据,从克里姆特绘画作品中的精神特点、克里姆特绘画语言表现特点、克里姆特代表作《吻》的绘画艺术语言分析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天桥人物》是中国杰出的版画家李桦的一套水墨人物画作品,该作品体现了李桦对中西方艺术的融合。1947年,他受徐悲鸿之邀,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致力于版画艺术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不断创作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艺术作品。李桦创作了大量的水墨作品,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徐悲鸿亦对其水墨作品赞赏有加。以《天桥人物》为例,对李桦水墨人物画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艺术融合的可行性,同时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85新潮美术"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于中国的一次以西方现代主义理论为核心的当代艺术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艺术勃兴的局面。"85新潮美术"运动的产生,离不开艺术家自身的反思以及创作环境的变化。对于"85新潮美术"运动的精神实质,目前学术界仍然有着诸多争论,为此,将从人的问题和艺术主体的复归这两条路线来论述个人所理解的"85新潮美术"运动的精神实质。时至今日,"85新潮美术"运动依然对我们产生着深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油画创作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的绘画由相互怀疑、抗拒再到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去,中国油画风景的表现在学习西方大师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掘本民族的文化艺术魅力。如何平衡中国画中的美术形态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关系,体现中国文化思维和精神,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当代油画风景创作对中国画传统元素的借鉴为研究切入点,从对中国传统绘画美术元素特征分析的视角对风景油画创作进行大胆研究创新,通过探寻中国画与现代油画创作的可融合之处,进而在风景油画创作中能创作出时代气息与民族传统国画风格相融合的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力作,在世界画坛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开始注重对于艺术的研究。在社会发展中,人类对于艺术的研究,从古至今都从未停歇,从17世纪起,欧洲人就将美术划分为含有绘画的诸多分类。绘画在美术中占大部分,而它也一直被人类进行广泛的研究。对绘画这种人文气息浓重的艺术创作来说,不同地区的人文景观也是相当重要的,影响也是相当广泛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经纬跨度相当之大的中华大陆的土地上孕育出的绘画作品也是相当不同的而又丰富的,丰富的人文作品也必将带来绘画文化以及艺术形式的与众不同。文章将就安徽地区的绘画文化及艺术形式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不断提升,而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所表现。建筑领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建筑美术艺术也在建筑设计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人们对美的追求,在建筑行业就是色彩与建筑的融合,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从古至今,人类对装饰艺术的发展都极为重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装饰艺术从西方引入到中国时,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了简单的融合,借助其美术建筑的思想,倡导建筑的艺术性。美术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设计方案来定,美术建筑的质量与建筑设计的方案和建筑美术施工质量等有关。我国现代建筑装饰工程中将美术艺术进行融合,将艺术魅力与现代建筑风格进行有机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美学设计,而且在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9.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西方现代美术影响深远,他所提出的无意识与潜意识理论、对于心理分析的研究都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时该理论也为艺术接受群体晓悟作品的内在精神意涵、探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观看视角。选取与精神分析理论关联密切的三个西方现代美术流派,通过对其代表性画家的典型作品展开探讨,希冀一窥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现代美术之间的深层关联以及该理论所产生的卓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在欣赏课中体现人文性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特征之一是:具有人文学科特征。美术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不同历史、民族的作品中,生动而形象的表达了人们的信仰和价值、理想和愿望、情感和梦想、伦理和道德等各种人文特征,是漫长的人类文化传承最古老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初步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与之共鸣。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美术的发展历程中,集体创作是美术作品诞生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创作手段。许多著名的美术作品,均为多人集体创作的成果。在改革开放前革命美术和红色美术作品诞生的时代,陕西美术在20世纪70年代呈献给全国的集体创作作品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艺术现象,也是必须关注的一个研究重点。文章围绕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对集体创作的艺术经验进行总结,并对陕西省美术集体创作的发展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这个陕西美术集体创作发展的重要阶段,列举了发挥重要作用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这一时期是陕西省美术发展和影响力呈现的一个关键阶段,也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12.
1912年创立的上海美专以发展东方固有艺术、研究西方艺术为宗旨,始终坚持融合中西,致美创新,扩大了西方美术教育方法在中国的传播,开创了中国私立美术学校的先河。本文试图通过对民国早期上海美专教学机制以及教学方法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高剑父,其艺术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他的革新思想。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将西方绘画中的透视、比例和明暗加入创作中,形成了特有的融合中西美术元素的新国画。从高剑父的艺术历程着手,对其绘画思想的形成渊源及在作品中的体现进行分析,探究其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有传递信息的意识开始符号就随之诞生了,符号学发展至今已经与很多学科领域融合,文章所谈的美术符号就是符号学与美术这一领域结合相交便有的美术符号这一名词。美术符号与广义的符号学不同,它侧重研究绘画作品中的符号形式以及应用方法,也就是以美术符号的视觉来研究绘画的发展。文章将重点探讨美术符号在绘画作品中的解析以及其在绘画作品中应用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提高,大众对于各类艺术审美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美术绘画作品作为一门历史悠久且品类繁多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于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人群群众对美术绘画作品这一美的艺术形式的追求也逐渐升温,从目前全国各地所创办的美术长廊、绘画展、绘画培训班热等种种现象也可窥探一二。文章中,立足于大众审美能力,从美术绘画作品赏析的角度,来探讨美术绘画作品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影响,以期提升美术绘画作品的质量,让美术绘画作品以更完善的形象和审美功效来切实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油画产生于西方文明,其审美理想与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形成对立的体系.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油画艺术教育的理念.应立足于基础教育阶段,将油画的审美理想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相融合,在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过程中,促使学生树立一种新的符合东方意韵的中国油画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7.
从鲁迅"拿来主义"和对民族艺术的自信和高扬到对美术现实性和民族性的重视尤其对民间艺术的珍视来阐述先生的美术思想。鲁迅先生在书籍装帧艺术实践上,借鉴西方艺术并融合自己的民族艺术,创造出体现时代感和民族性的艺术。把先生对民族艺术的继承与弘扬有机渗透到相关的美术教学中,对传承鲁迅美术思想、增强民族精神认同和文化自信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各国人才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智力性人才的竞争.为此,我国从1999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在改革中,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仅设有专门的音乐、美术课,还增设了一门与之并行的"艺术"课程. 新一轮艺术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单纯以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坚持综合性的课程方向,不但注重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四个艺术门类的综合,而且十分强调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科学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在艺术的教育与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其它方面的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如在小学低年级《无言的伙伴》一课中,四个艺术门类从不同的角度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美术表现动物朋友"可爱的造型",音乐表现动物朋友"可爱的声音",舞蹈表现动物朋友"可爱的动作",戏剧表现动物朋友"可爱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正一、杂志简介《美与时代》中旬刊鍥术学柵是有着全国统一刊号(CN41-1061/B)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592)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美术期刊。本刊为河南省一级期刊,面向国内外征稿、发行,是广大美术家、美术工作者和美术院校师生展示成果、交流学术的理想平台。二、栏目设置画坛名家、书坛名家、美术理论研究、中国美术研究、西方美术研究、美术教育、美术广角、书法研究、艺术市场、佳作欣赏  相似文献   

20.
美术的发展是一个古老且漫长,又从未中断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艺术家们用各自不同的表现语言在艺术的海洋中探索,针对各自不同的艺术领域都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创作出了一大批载入人类文明史册、被后世奉为经典的传世之作。一代油画大师安格尔的创作理念和油画作品对当代中国美术院校教学具有积极的启发指导作用,安格尔的油画作品甚至对观众的艺术心理建构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安格尔一生的艺术理想是追求至高无上的纯粹的经典美学,对经典美学的极致的崇拜,促使安格尔穷其一生的精力用画笔去展现他对经典美学的理解,进而创作出了拥有的圣洁无邪与高雅富贵之美的油画作品。他的油画作品与艺术理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画家与美术教育家,成为西方美术史上将古典美学推向极致的典范,安格尔也被后世评论家称为新古典主义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