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在小处     
明代大画家沈周是吴门画派的开拓者,风流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等皆出其门下。在艺术上,沈周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感,而在生活中,他则非常谦恭与平和,那份修养,仿佛世外之人。  相似文献   

2.
姚绶在明代前期的文人画家中颇具代表性。作为明代前期文人画的承接者,他在当时的吴门、嘉兴地区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在具体的作品风格上独具个性,在文人画从元代发展至明中期吴门画派出现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姚绶历来被认为是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其鉴藏活动亦颇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颇具影响的地方艺术派别,吴门画派于明代中叶在江南地区崛起,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他们的艺术上承宋元、下启明清,为日后文人山水画题材的风格取向、画风演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范本。云间画家沈宗敬曾经直接指称"文沈唐仇"为明四大家。文章从吴门画派形成的历史成因、代表人物、艺术风格几个方面重点介绍,来探索吴门画派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画坛艺术所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陈淳是明代画家,尤以小写意花鸟画闻名于世。陈淳的小写意花鸟画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文章重点研究陈淳花鸟画的师承关系,主要论述了四个部分:第一,陈淳之蒙养;第二,陈淳与文徵明之间的师承关系;第三,陈淳与沈周之间的师承关系;第四,陈淳与吴门画派。  相似文献   

5.
"吴门画派"以其人数众多、影响力大而著称于世,其画风基本影响了明清三百年来绘画的主要格局,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沈周是明朝中后期的艺术巨匠,是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家庭环境对沈周的艺术成长之路起了重大影响。在临摹古人之法的基础上,展现出感性美与理性美相结合,主观性高于客观性的绘画思想。其花鸟画的风格对后世甚至是现代画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仇英是吴门四家之一,他是整个明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仇英的生平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其后从他的代表作《桃源仙境图》入手,剖析仇英的艺术风格,并从几大方面来详叙述其对青绿山水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是其在技法上的创新,进而准确地把握仇英绘画风格及其对吴门画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寅是明代中期“吴门画派”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画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独特的人生阅历和艺术天赋,使的他的山水画形成了“雅俗共赏”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明末山水画家张宏,师法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并学习宋元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他重视观察,以自然造化为师,其山水画作品中极富对自然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独特细致的绘画特点。在明代晚期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张宏客观真实地再现自然山水的风貌,在构图、透视和笔墨设色上的创新之处更突显出张宏独特的绘画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吴门画派是发端于我国明朝中期的一个著名画派,其地处苏州,延绵数年,艺术成就颇高,影响力深远,至今仍是画界的重点研究对象。首先从吴门画派的历史渊源入手,扼要介绍了吴门画派的诞生地——苏州在明朝中期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以及吴门四大家的简单情况;然后重点阐述了吴门画派画作的艺术特点,包括诗书画印的统一、平民文人画特征、山水画以园林画为主、人物画以工笔重彩为特色等。  相似文献   

10.
作为明四家之首、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享有"绘事为当代第一"之美誉。沈周在山水画的创作中重视师古,也注重师法造化,这赋予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笔墨语言,还是图式经营、意境抒发,抑或设色点景,沈周的山水画均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分别从朴实苍润的笔法墨韵、不拘一格的构图造型、随类赋彩的设色渲染三个方面,探讨沈周山水画的艺术风格,以促进传统中国画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孙琳 《美与时代》2007,(1):55-56
在明代画家中,沈周是成就最高的一位.这位布衣终身,大隐于市的画家,对于元明以来文人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集文人、隐士和画家三位于一体,在绘画中溶入了自己的文气与隐意,隐逸型文人的心态和生存状态成就了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董源是我国五代南唐画家,在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论里,董源及他的画风成了南宗真正意义上的鼻祖,故在我国画论和绘画史上的地位极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宋元被人如此重视的一位画家却在五代和宋代初期的画学著作中,不见记载。直到北宋中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才给予注意。后经北宋著名文人、画家米芾在他的著作中,对董源"平淡天真""一片江南"的画风大为赞扬。这样,董源的"一片江南"画风才成为后来文人绘画的范式。将沈括、米芾等人为何将董源"一片江南"的画风作为士夫画的典型图式为切入口,一探宋代士人阶层的文化趣味,厘清其背后的北宋社会与文化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明代前期的文人画,上承元人传统,初期亦有诸多名家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画、墨竹画、墨梅画等。虽然明代时期文人画风在前期的画坛上未能形成一股巨流永奔不滞,但对中后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与壮大却产生着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自成化、弘治而后,随着院体、浙派的盛极而衰的局面,以古称吴门的苏州为中心,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吴门画派。这一画派在画坛上,渐渐取代了院体和浙派,在画坛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这一画派出现的时间是在元明交替时期,也可说是在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主流,犹如一望无际的夜空中划过的那道流星,虽灿烂,但又短暂。明代前期文人画的兴起,可作为某一时期的某种文化现象,他明显带有古代文人历来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韵味。也可说在这一时期的中国画坛中,都有着孰优孰劣的争议,这也是直到文人画家被画坛所认可后才开始改变这种不明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范宽是北宋初期的山水画家,他继承和发扬了北方山水画派,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以至于影响了之后历朝历代的众多画家。通过对范宽以及《溪山行旅图》构图特点的研究分析,来更全面地了解范宽的艺术生涯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溪山行旅图》中的细微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徵明是明代著名山水画家,"吴门画派"的领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在文氏的山水作品中,以园林为题材的创作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堪称精品。  相似文献   

16.
油画《人生旅途》是19世纪早期美国哈德逊河画派画家托马斯·科尔的代表作。该作品结合寓言,呈现了科尔的人生观念。运用图像学方法论,结合艺术社会学,探讨了科尔个人际遇以及其所接受的哲学观对《人生旅途》叙事的影响。《人生旅途》作为美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尔前作《帝国历程》一致呈现出画家对于人类自身命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黄勤 《美与时代》2023,(4):45-47
沈周的《东庄图册》是为其契友吴宽所绘,表达了二人对“高隐”的希冀。同时,《东庄图册》是一件集大成的艺术作品,有着独特的构图风格。采用了册页这一形制,使得画面产生了移步换景之效果。在母题的选择上,借鉴发展了卢鸿的“草堂范式”,使得这些图式更有私密性和烟火气。同时,在构图上借鉴了南宋画家的边角、截景式构图和元代的平远构图,并发展出了更具个人面貌的局部构图方式。在笔墨上,借鉴了元四家的笔墨并融为己用,使画面显得平淡天真,极具文人气息。  相似文献   

18.
明代的画家和画派众多,在继承了宋元画风的基础上,开创新法,对清代的画风有重要的影响。明代绘画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初期,以宋代院体画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为主流。中期,苏州成为江南一带的文化艺术中心,"吴门画派"占有重要地位。后期,花鸟、人物、山水画多方面发展,文人画盛行,松江山水画派影响到了清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徐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明代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墨葡萄图》是其经典的代表作品之一,当时的中国美术正处在一个特殊阶段,习古与创新两种意识相互碰撞。徐渭能汲取前人精粹,不断更新技法,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大胆变革,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开创了一代画风,被誉为"明朝一代才人"。在徐渭的影响下,后世画坛涌现出许多风格疏放的文人画家。文章以徐渭《墨葡萄图》为典范,浅谈徐渭绘画风致及艺术精神对本人创作的启发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明代的社会是在保持封建经济与封建文化整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向前缓慢推进的.中期以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审美趣味的变化.束缚艺术家创作自由的宫廷画院逐渐失去发展条件,在弘治年间便自行消沉下去.明代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文化思想与审美趣味渗入到文人书画中,形成了重个性、重独创的一代文人画家.董其昌和陈洪绶便是这一时期美术界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