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提高,大众对于各类艺术审美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美术绘画作品作为一门历史悠久且品类繁多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于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人群群众对美术绘画作品这一美的艺术形式的追求也逐渐升温,从目前全国各地所创办的美术长廊、绘画展、绘画培训班热等种种现象也可窥探一二。文章中,立足于大众审美能力,从美术绘画作品赏析的角度,来探讨美术绘画作品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影响,以期提升美术绘画作品的质量,让美术绘画作品以更完善的形象和审美功效来切实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方 《美与时代》2005,(8):63-64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犹如一群可爱的小精灵,悄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后就以不可阻挡之势,融入到了艺术家的创作和普通人的艺术生活之中,成了数字时代的新兴艺术形式.数码艺术已逐渐逼近我们的文化主流,对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却又展现了一个虚拟的非物质世界,让我们不断对它进行探究,摸索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胡阳 《美与时代》2023,(9):36-38
近百年来,架上绘画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的挑战,油画作为其重要组成形式之一,在绘画媒介的创新和使用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和演变。这种创新和演变,主要体现为对材料和展览形式的探索以及创作思想上的转变。从油画的发展与变革入手展开研究,分析油画如何实现二维到三维的跨越,以及如何打破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壁垒向空间范围进行延伸。  相似文献   

4.
彭纲 《美与时代》2005,(11):39-40
新媒体艺术的兴起和艺术设计的数字化意味着艺术世界数码时代的到来.数码影像艺术、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三维动画、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商业插画等领域中数字技术的运用方兴未艾.反观传统绘画,如国画、油画、版画、壁画等诸领域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萌芽状态,其作用尚未明显体现,数字技术在绘画领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作为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笔者尝试在绘画专业中开设了数字绘画课.  相似文献   

5.
黄俊  秦杨 《美与时代》2013,(11):63-63
随着当代绘画艺术与数码技术的结合正在迅速不断发展,数码版画的教学研究开始在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呈现凸显态势。网络信息时代数码软件的发展针对传统造型艺术学科带来了不少的机会与一定程度的挑战。国内各大美术院校也纷纷成立了专门的数码版画工作室。工作室的建立就导致我们必须要思考到以什么方式将架上绘画艺术与当代数码高科技虚拟世界艺术之间交互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备的综合体,这样对我们说来就是要将数码版画的教学课程实施方案作为今后版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中的一大重要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CG绘画艺术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新方向,其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创作内涵折射出创作人对社会和人生的价值观,其本质就是在人文精神影响下绘画艺术表现内容与形式产生的变迁。从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出发,对CG绘画的影响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7.
安迪·沃霍尔是美国波普艺术的奠基者与集大成者,他的艺术观念不仅影响了当代艺术与流行文化,还前所未有地变革了人们对艺术的看法。文章通过探析安迪沃霍尔对绘画作品中艺术语言的建构与艺术形式的创新,解读其作品使艺术界与大众趋之若鹜的独特魅力,从而对安迪·沃霍尔与波普艺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民国辅仁大学"艺人之家"艺术团体绘制了大量"中国化"的天主教绘画作品。在绘画中,画家将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与圣经题材相结合,这种绘画形式造就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新尝试。本文以该艺术团成员所绘制的《圣母像》系列绘画为例,从艺术作品的文本分析、文化解读、中西绘画对比、艺术批评等多角度对《圣母像》系列作品的中国化形式进行分析,用绘画语言和艺术表现的形式来呈现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存在的张力。通过重构画家的创作语境,以揭示基督教艺术中国化的诠释难点在于两种文化语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周奇辉 《美与时代》2014,(2):122-122
伴随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时代的更迭,艺术的蕴含和门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摄影这种艺术门类起源于源远流长的绘画,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从绘画中获得汲取、交融、竞争、帮助,壮大成一门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摄影在绘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获得了不同于绘画的自己特有的特点和形式。摄影与绘画都是一种二维平面造型艺术形式,二者艺术表现言语是同质的,然而又呈现出它们自身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日本在绘画艺术方面的成就,日本绘画逐渐成为了西方现代绘画现代性的重要参考依据,实现了中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推动了国际绘画艺术的大力发展。从绘画的艺术角度来看,日本绘画的抽象性特征较为明显,其以抽象的线性特征对绘画人物和场景进行了形式勾勒,且装饰性较强,并重视主观的情感表达,因此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好评。  相似文献   

11.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2.
素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在造型艺术中主要起到基础和骨架的作用。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素描的创作空间也逐渐扩大,素描作品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的绘画艺术进行欣赏,还可以融合到其他绘画创作形式中,而写实油画就是融合素描创作的一个典型例子,基于此,从素描的起源,以及写实油画中的素描流派出发,结合相关的艺术作品分析素描在写实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并阐述其对写实油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壁画是我们已知的最古老的绘画形式。永乐宫壁画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其最为壮观,水平最高,它的造型艺术、色彩结构都反映了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高度,至今仍然可以作为中国工笔重彩人物技法的典范。所以,文章主要对永乐宫壁画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了壁画的造型艺术和线性艺术,还有它精美绝伦的色彩特征。通过对传统绘画的学习,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14.
法国的现代招贴画设计与新艺术风格运动及其现代主义艺术存在紧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预示着现代主义艺术的开端。它从很多方面表现出现代艺术及其设计艺术都与传统绘画形式拉开了距离。尤其是对招贴画艺术来讲,法国现代招贴画改变了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依赖,形成了与现代主义艺术相关的艺术设计领域的自我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美术史可以了解,中国画经历了历史的洗练,经历了多次变革。至今,中国画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国际艺术主流的肯定,并一步步在成为历史的主流,对每个时期的人都产生了影响。正因为这样才使更多人对山水画的经典进行学习与借鉴,使中国画制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改革开放,中国进入市场化阶级。在这过程中,大众消费对艺术的影响极其明显,工笔画被推至极高的位置,因为其对细节的描绘与工艺的复杂,很快受到大众的承认与推崇。而中国写意因为欣赏与知识体系难以受到大众的接受从而被冷落一旁,这使得中国写意艺术的传流在慢慢丢失。另一方面,西方强大的绘画系统的介入与中国艺术教育的缺失使得中国当下的艺术环境极其浮躁。重创新,轻传统,重工笔,轻写意,重人物,轻山水,传统作品具有震撼力的作品越来越少,国画传统的"笔墨""气韵"也渐渐淡化,我们慢慢在忘却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重视生生之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世间万物生生不息,流行不绝。和古人以诗意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风云变化,与人类个体的生命体验,写意精神对绘画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中国哲学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绘画形式与观念。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艺术事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这样的发展趋势不仅为艺术事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为传统艺术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绘画是我国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水墨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代表,其发展方向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间美术具有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等特点,将其与中国人物水墨画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了人物水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间美术并不是一项单一的艺术形式,其中包含了较多的民间元素,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动性。文章就中国人物水墨画创作中展现的民间美术魅力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徐颖 《美与时代》2006,(4):82-83
抽象绘画作为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对现当代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对抽象艺术的本质的分析,试图对抽象绘画的意象美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  相似文献   

18.
在绘画创作中,艺术语言是绘画创作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绘画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没有艺术创作的存在。各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绘画以线条、造型、构图、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构成绘画形象;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等等。作为绘画的学习者和艺术家来说,对绘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绘画艺术在经历了文化上的革命英雄主义,以及精英主义的使命感之后,唯技术现象尘埃落地。关注人及生存状态逐渐成为现代中国艺术家的重要价值取向和创造力的释放空间。绘画艺术也从真正意义上走进生活,并且与生活融为一体。生活形态的丰富多彩与内容的千变万化为绘画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不尽的源泉。广泛的题材提供给艺术创造以更多的形式的选择,使我们的绘画能够对相  相似文献   

20.
在美术绘画形式多种多样的今天,有着多元化的美术文化的发展背景,不同的美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达目的和内涵。油画作为一门由国外引进中国的艺术绘画形式,在我国不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绘画艺术与外国的油画艺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展现出绘画特色,体现出绘画风格。目前油画艺术已经在我国有了很好的发展,随着我国的多元化美术文化发展背景的形成,美术艺术形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美术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美术艺术的创作思路和艺术灵感等绘画艺术的内容都在不断发生着各种变化,这种多元化艺术美术绘画背景给高校的油画艺术创作教学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如何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结合时代发展的特色发展油画教育,成为了目前我国油画教育领域重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进而为我国不断培养更多的油画人才。下面结合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的特点对高校油画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思路展开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