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宋代宫廷花鸟画艺术的题材、构图、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来阐述宋代宫廷花鸟画的艺术表现,从宋代宫廷花鸟画艺术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审美情结、"形"与"意"的表达倾向三个因素来阐释宋代宫廷花鸟画艺术的意象表达,围绕宋代宫廷花鸟画的形态与哲学内涵进行多维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宋代作为让中国人骄傲的时代,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也是空前巨大的,其社会繁荣程霞也可以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一窥究竟,而绘画方面也是硕果累累。纵观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道重笔,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这个时代里统治阶级所设立的画院则在整个宋代画坛中占有绝对的主要地位,归其原因则是因为宋代画院在运行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一整套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从选拔人才到教育教学的成熟艺术教育模式。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画院培养了大批的绘画人才,从而促进了宋代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意境一直是中国画品评中最为推重的美学境界。意境的本质是偏向心灵的美学观念,是画家从内心而生,意欲释放情感的通道。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顶峰时期,美学体系也趋于成熟,中国的审美意境一直与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感知禅宗精神的本体也是心灵,禅宗主张万物由心而造,这种独有的心性本体论,使得中国美学更加偏向于对内心感受的认知与认同;另一方面禅宗"顿悟"的思维方式与艺术审美的方式有着相似之处。从宋代折枝花鸟画的艺术形式、艺术理念等方面去看宋代折枝花鸟画中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4.
王华沙 《美与时代》2004,(10):22-23
李公麟是继唐代吴道子后在人物画上另一位有更大成就和影响的画家,也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画家中的代表人物.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生于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他的家庭原来是南唐李氏的较为疏远的一派,是一个大族.父亲名虚一,曾经做过大理寺丞.虚一喜欢收藏书法名画,李公麟从小在家庭里受到熏染,看到许多好作品,为后来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基础.他"从仕三十余年,未尝一日忘山林",一生主要从事书画活动.  相似文献   

5.
自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假借下了定义之后,文字学界对假借的研究接踵而来,对于假借是用字法还是造字法一直是众说纷纭。南唐徐锴、宋代郑樵和戴侗的假借研究,清代学者戴震、段玉裁、王筠、王引之等人对假借的阐释,现代学者对假借进行研究的主要有唐兰、裘锡圭、王宁、章太炎、刘又辛等人。除了上面一些大家的研究以外,一些年轻的学者们也纷纷从自己的角度对假借进行了不同方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正大足道教石刻,是宋代道教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涌现出南山、石门山、舒成岩、石篆山等代表性石窟点。在大足道教石刻中,可以领略到道教艺术自身创新的独特魅力,丹凤眼与美须髯这些人物面部局部特点,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例。道教艺术在经历漫长发展之后,至两宋时期逐渐臻于成熟,以宋代造像为主的大足道教石刻,可谓宋代道教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涌现出南山、石门山、  相似文献   

7.
宋代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成就颇丰、独具魅力的一支。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其艺术价值,从图像学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宋代花鸟画发展的成因,分析宋代花鸟画中隐藏的文化内涵、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以期更加立体、直观地描绘出宋代花鸟画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学和艺术的极盛时期,不仅在诗词歌赋方面成就辉煌,而且出现了大量举世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的种类包括绘画、建筑、陶瓷、染织和园林。宋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转折期,因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人园林风格。  相似文献   

9.
南唐后主李煜多才多艺,尤通音律,是唐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为纪念南唐亡国周年而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上片伤今忆昔,下片直抒无限愁苦,集中而深刻地反映了他作为亡国之君的特定的悲与愁.这首词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和成就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  相似文献   

10.
张京峰 《美与时代》2013,(12):44-45
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剪纸艺术以节目民俗剪纸为主要形式,与当时的设计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影扇、印染、刺绣等艺术领域中。宋代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剪纸艺术得以应用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1.
屈烁 《美与时代》2023,(3):57-59
西方表现主义画派与我国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诞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在艺术主张上存在极多共同点,但是也存在许多差异。追根溯源可以发现,两种绘画表现形式同样回归于现实,并没有完全依靠想象进行创作,在情感表达上比较含蓄,主题的确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从共同点与差异两方面入手,对表现主义画派与我国宋代文人画的客观图式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玲 《美与时代》2014,(10):98-99
通过从审美的角度来谈艺术的本质,美是艺术存在的基础,一切事物首先必须使人感受到美才有可能成为艺术。不管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上来说,艺术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两者是息息相关的。本人以湖北省博物馆文物双龙玉佩为例,从审美本质的三个方面来阐述艺术本质问题。文中还穿插了一些我的图形手绘稿,希望通过手绘的实践过程感受“美”。  相似文献   

13.
徽派建筑中的窗棂艺术起源于宋代,在明清时期达到发展顶峰。作为一项非常成熟的艺术,徽派建筑窗棂艺术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例如古代徽州地区的文化环境、徽州地区繁荣的经济水平、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等等。它表达了徽州地区人民对于美丽事物的渴望,也是手工艺人和民间艺术家依靠丰富想象力开展艺术创作的载体。各种形态的窗与精美的雕刻纹样在艺术海洋中熠熠生辉,并且它们在多个层面上也具有美学设计意境。因此,深入探索徽派建筑中窗棂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宋代建筑艺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美与时代》2005,(4):55-57
宋代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科学价值,它是在隋唐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城市结构和布局更适应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的需要,房屋建筑的尺度、比例有了科学的规定,装饰的技艺更为精美,园林建筑兴盛。宋代建筑艺术对海内外的建筑艺术发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是一种社会意识,而艺术属于社会意识中的一种高级形态。文化与艺术的本质虽截然不同,却有着必然的关联。文化的本质是对宇宙各种事物形式背后本性的诠释,而艺术则是利用艺术手段,对历史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描述、演示与传播。中国基本文化精神在艺术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往往把蹴鞠当做一项体育文化形态来研究,鲜有学者从艺术的角度研究蹴鞠。从宋代开始,几乎每一朝代都有关于蹴鞠题材的绘画作品流传于世,集中反映了儒家审美观、文人趣味与大众审美、"女性气质"与"身体美学"三个方面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因此,从审美文化的角度考察"蹴鞠与艺术"的关系,揭示蹴鞠绘画在特定时代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是对蹴鞠研究的补充与拓展。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中国艺术,造极于两宋。"宋代是真正让中国传统绘画大放异彩、走向成熟并且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朝代。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一座高峰,宋代绘画取得如此成就与其背后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理学思想体系下,上至宋代统治者崇尚文治、推崇书画的政策,下至文人团体追求雅致生活的美学思想,这些因素都将宋代绘画推向一个新高度。从宋代哲学、统治者思想及文人审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宋代的绘画发展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宋代学人良好的道德风操从七个方面做了简要的介绍和评析 ,并对其形成和评价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研究宋代学人的良好风操 ,是研究古代道德生活史和批判继承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一个方面 ,重视和积极评价宋代学人的良好风操 ,对于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人格与思想境界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代花鸟画以独特的题材、精妙的构图在我国绘画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宋代画家文化追求与艺术审美特征,文章首先分析了宋代花鸟画内容题材与载体,其次对宋代花鸟画构图布局与绘画技巧进行了解析,并在最后对宋代花鸟画的艺术特征与形成原理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宋代花鸟画对于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都市经济繁荣的典型时期,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宋代艺术的发展。宋代诗词的雅、俗走向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诗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宋诗要发展,就要独辟蹊径,于是宋诗一改唐诗恢弘之气,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偏重"言情"。宋词来自于民间小曲,这种特性决定了宋词之"俗",然而宋代的许多文人士大夫经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词逐渐走向"雅"化。宋代诗由"雅"到"俗",词由"俗"到"雅"的这种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发展需要雅俗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