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人画的绘画理念以禅宗思想为宗,注重气韵以及自我的表达,讲究的是笔墨情趣,重视对自我感受的表达而非对所画物象进行情景再现,提倡"宁静致远、不外于心"。石涛在"狂禅"思想的影响下,文人画提升到了认清自我、表现自我的新境界。《苦瓜和尚画语录》详细阐述了石涛一生的艺术实践成果以及对传统文人画的继承与拓展,同时还提到了笔墨、皴法、构图等具体问题。他的"一画论""我用我法""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主张都融入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感悟。石涛的绘画理念以禅宗思想为主导,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观念,是融合了禅宗思想而自成一体的绘画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禅宗的传承一直上溯至昔日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之间传佛心印的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云南鸡足山则被认为是摩诃迦叶的道场。从"释迦拈花,迦叶微笑"所体现的"传佛心印",到菩提达摩的"祖师西来意",再到中国禅宗"以心传心"的确立,其中既体现了中国禅宗"心"的宗教形成的脉络,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鸡足山在中国佛教中特殊地位的形成。本文就"拈花微笑"、禅宗传法世系的确立与禅学向"心宗"的过渡之互动关系略做探讨,并以此来说明鸡足山在中国佛教中特殊地位形成的佛教中国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视域中,中国佛教哲学特色鲜明,义理深刻。在梳理中国佛教"格义""教门""宗门"三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他重点分析了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在哲学思想上的根本差异。在他看来,印度主流佛教及其传入中国后衍化而成的三论宗、唯识宗乃至神秀禅宗,其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具有鲜明中国化特征且为中国佛教发展主流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慧能禅宗等,其哲学思想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哲学思想之核心,几乎都奠基于《大乘起信论》之"众生心"即"宇宙的心"概念及其思辨结构。这一"宇宙的心"的哲学思想及其展开对后来宋代理学的兴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当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接受老庄思想影响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禅宗在形式上于五代北宋已经衰落,但其思想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文人士大夫。禅对中国画的审美价值取向是深远的,尤其是文人画。禅宗的“物我同化”思想使文人画艺术家彻底挣脱了绘画承命之作的束缚。禅宗在影响这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的同时,绘画的表达也不自觉的适用了其自然、简炼、含蓄的表现三者合一的艺术思维方式。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禅宗赋予了文人画更多想象的成分,增添了空灵、活泼、洒脱等迷人的神韵。  相似文献   

5.
正一禅画是中国画最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化的佛教绘画艺术的典型表征。禅画笔墨简洁而意境深远,以笔墨来表达禅道,体现了中国禅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的核心思想,开创了唐宋以来中国绘画的新纪元。禅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艺术史上,通常将禅画的开端追溯到文人画之祖、唐代的"诗佛"王维。他最早将禅宗的"自性论"和"意境说"融进山水画,以"澄心观照"的审美态度进行创作,其画作具有意境、画境、诗境、禅境融为一  相似文献   

6.
禅宗绘画史上曾出现过绘画艺术能否表现人的"本来面目"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实际上是禅宗不立文字的语言文字观在绘画领域中的反映。一派认为绘画艺术的"言"不能真正表达"本来面目"这个内在的"意",另一派认为绘画艺术仍不失为认识和把握"本来面目"的工具和途径。从时间上来讲,这场讨论上自中晚唐,下至明清,可谓旷日持久。虽然讨论的双方最终也没有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却深化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别是对绘画本体论、绘画创作论和绘画鉴赏论的认识,因而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其昌是晚明杰出的书画大家、艺术理论家,他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绘画美学思想,对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董其昌对禅宗有极深的体悟,受禅宗影响,其绘画理论中渗透了浓厚的禅宗哲学思想,折射出丰富的禅宗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唐宋时期崛起的禅宗美学,曾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美学及艺术,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举凡诗论、画论、书论,以及诗歌、绘画、戏曲、小说、书法、雕塑等各个艺术创作领域、艺术理论领域和美学领域,几乎无一不受到禅宗美学的冲击、渗透和熔铸。本文拟对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作些简略的分析和勾勒,以便在本质上和形态上进一步阐清禅宗美学的特点。一、摆脱羁绊的精神解放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一个最大胆地举起反叛旗帜的思想流派。禅家这种惊世骇俗的反叛,不仅加速了中国传统佛教的瓦解和崩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和启迪了中国古代思想向近代思想的转化与变迁。众所公认,禅学系列的“六祖”惠能,才是禅宗的真正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来作肖像画者不少,但作自画像者鲜有。金农是清代早中期活跃在扬州的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中创作了多幅自画像作品,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金农自画像》。这幅画不仅在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上十分突出,而且传达了金农的内在精神,表现出金农的那种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金农作自画像受禅宗影响很深,禅宗思想中对于心性的重视,对于自我的观照,深深地影响了金农,促使着金农的自画像创作,和金农对于自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宏威  康辉 《美与时代》2006,(11):38-39
唐朝以降,中国绘画在老庄哲学和禅宗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文人画独具特色的虚静和空灵之美,以其独特风格而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1.
董其昌在中国山水画中融入禅宗美学思想一直是中国绘画美学史上的重要论题。现存世资料内容丰富且影响较大的便是董其昌在著述《画禅室随笔》中对于南北宗论的记载。从画学角度看,其在禅宗“顿悟”的熏陶下,以“以禅论画”的方式进行画派分类,将中国文人画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基于此,以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为切入点,探究董其昌的禅宗美学思想对于中国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一代新风,禅宗大兴于世,对中国文艺影响深远,以至于后来涌现出了大量的禅画作品。中国绘画三千年源远流长,其中不泛与宗教有关的内容,在中国第一部美术通史——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就已经出现了有关道释画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禅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春作为禅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宜春地区的美术家在充分吸收禅宗文化美学思想的基础上,以突破传统美术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开创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高远淡泊、以意境相尚的画风。文章结合禅宗文化,从禅的"自性论"和"意境说"入手,具体阐述了禅宗文化对宜春美术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寒山绘画最早可追溯到寒山传说发生的唐末五代,其狂放不羁的精神气质基本定型。至宋元时期,寒山绘画走向佛教化与禅宗化,并出现了合丰干、寒山、拾得、虎于一轴的"四睡图"的新造型。至明清时期,寒山绘画中的人物造型逐渐与道教仙人造型趋同,并在相关民俗影响下,出现了"和合二仙"的新造型,且延续至今,成为寒山题材绘画创作中最普遍的形象范式。  相似文献   

15.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书法亦是展现生命的艺术,任人写心写性,因此,书法与禅宗思想本质相通。纵观我国书法艺术漫长发展史,其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至深至远。文章结合笔法、字法、墨法与书法风格四个方面探讨了禅宗思想在书法中的具体体现,并从哲学指引、审美意境、变法出新等方面阐释了禅宗思想在书法艺术中的应用,借此探析禅宗思想与书法艺术相辅相成之关系。  相似文献   

16.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和以禅通画的理论,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作为一个杰出的山水画家,在董其昌的山水画中也体现和验证了禅宗思想对他艺术追求的影响.本文试从董其昌山水画中笔墨语言的运用、画面意境的追求及创作方法等方面来分析禅宗思想对董其昌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释自晖 《法音》2022,(9):41-46
<正>马祖道一禅师(709-788)是中晚唐时期禅门中的大成者,也是中国禅宗史上继六祖慧能后禅宗中国化的重要弘扬者和实践者之一,同时还是中国丛林寺院发展的奠基者,素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道一禅师开创的洪州禅,也称为洪州宗,门下弟子遍布天下,以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最为闻名。其“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的禅修理念和佛性思想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和革新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5,(4)
<正>"禅"是梵语"禅那(Dhyana)"的简称,译为"思惟修",又名"静虑"、"禅定"。禅宗的初始,可以追溯到昔日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众皆默然不解佛意,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与佛陀心心相印。佛陀遂告诉大众:"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梁武帝时期,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来华,中国禅宗由  相似文献   

19.
谈及宋朝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士大夫文人所推崇的儒学。但其实不然,宋朝是文化繁荣,学术昌盛,虽然不能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对比,但较之汉唐,延之元明清,都是无法对比的。佛教在宋朝的发展也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自唐朝中期的快速发展到宋中末期的继承与传播。佛教禅宗,兴起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代,而禅宗的思想也对宋儒理学有着很深的影响,如朱熹、程颢、陆九渊、王守仁都从禅宗中吸取营养。而就单艺术语言而言,宋代禅画,是中国禅宗的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修禅者借用绘画这一表达形式,来表达禅道或者说表达自己对佛教教义和自身感受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激发了唐宋美术的新纪元新途径。除了禅画的发展,还有宋代佛教壁画这一绘制于庙壁上保存下来的绘画形式,也为我们研究绘画提供了宝贵财富。而佛教与儒学、道家并列为中国的三大教。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学、艺术等都有着深远印象,当代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曾说,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和文化的关系如此之深,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之深,而禅画更是其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禅宗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东方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禅宗思维的民族特色,它的全息视角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使禅宗美学成为世界美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可以说禅宗美学使东方美学在"美本质"问题上避免了陷入西方美学的形而上学的泥沼.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对禅宗美学的研究还远远没能得到真正重视.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禅宗文化热的盛行,禅宗美学研究的热度也慢慢升起来,至今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对禅宗文化中的全息视角的研究和发掘还远远不够,把"全息观"引入禅宗美学研究的更是寥寥.其实中国古代学者在哲学、美学、诗学领域关于"大美"、"圆融美"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具备了"全息学"的萌芽,当然,若与严格意义的"全息美学"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本文拟把现代"全息学"引入禅宗美学研究,为"全息美学"的构建做些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