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艺术研究方法的三种角度来探讨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绘画,从综述艺术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况着手,然后探析图像学、田野调查方法和符号学的研究与运用,接着以近代画家张大千的绘画为例,分别从图像学下的女性形象分析、田野调查法走进敦煌寻大千足迹、运用社会学与社会接轨三方面探讨张大千的绘画作品以及艺术研究方法在艺术界的研究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是后世文人的典范,是古代绘画中常见的题材,近现代画家张大千十分地仰慕苏东坡,曾多次以他为题材进行创作。文章以张大千绘画作品中的苏轼形象为切入点,把它与张大千的绘画风格、人生阅历、师承关系、创作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现状等结合在一起,于细小之处洞察个体及时代的变化,探究其背后所蕴涵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以对这位大师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20世纪的美术发展中,除了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闻名于世的大师外,有一位也是同样处于那个年代却不为人知的大师,那就是吕斯百。吕斯百是我国20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者,除了平生所创之外,他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样是功不可没。为什么在艺术界中只有对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甚至同样是跟吕斯百先生一起法国留学的常书鸿、吴作人等都是如雷贯耳,但对吕斯百这个人就感到很陌生呢?这可能跟这些艺术家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举世闻名的画家,张大千在书法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大千有良好的家学渊源,其后拜师上海、临抚敦煌、游艺世界,其在学习研究绘画、书法和篆刻,在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绘画上既有对传统的全面继承,特别是重拾了中国画的色彩,又有晚年泼墨泼彩的重大变革,书法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大千体",使绘画、书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张大千在绘画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于此便掩盖了其在书法上的成就,其实张大千独特的书法风格被后人誉为“大千体”,他将金石、碑版、法帖融于一炉,章法上具有绘画的构成特征,并注入诗意的内涵,其书法拙厚古朴、挺秀清健,精简灵活,生动自然,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堪与前代大师相抗行。且张大千对于书法上的独到见解对于当代学人亦有相当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张大千的《人间乞食图》作于1973年。文章详细分析阐述了历史上《乞食图》的作品收集以及意义解读,分析了《人间乞食图》的创作背景、绘画风格,以此对张大千作为一个具有文人情怀"职业画家"内心所经历的种种情愫以及心态的变化进行研究,揭示其内心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自古诗画相通,自赤壁赋创作以来,历代书画家好以之为书写内容和绘画题材,创作了大量以赤壁为主题的书画作品,我们把这类题材的绘画作品定名为赤壁图。文章以张大千多幅赤壁图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张大千如何在经典图式之下寻求突破,开创赤壁赋视觉传播新的图像模式。  相似文献   

8.
潘天寿先生作为坚守传统而不失当代人文精神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时刻能够感受到苍茫厚重的自然美以及豁达正直的个人气质。从潘天寿绘画艺术特点进行分析,来对潘天寿的荷花作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们可以看到,从古至今绘画大师们都非常重视临摹。临摹是学习绘画的必经途径之一,是学习绘画不可缺少的方法,对绘画语言形成有很深的影响。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在后期的创作中,临摹都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手段。通过临摹,了解作品的形式、内容及表现手法,逐步掌握绘画中的造型要素和基本技法,领会作者赋予作品的思想感情及创作心得,可以使学者画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形成独特的画风.  相似文献   

10.
叶敏 《美与时代》2005,(12):95-96
我们常常惊诧于儿童信手涂鸦的作品中出现的犹如绘画大师般的手笔,仿佛天真的孩子和艺术大师之间有着沟通的语言.本文以画家保罗·克利的绘画作品为引导,努力在绘画大师和儿童之间寻找契合,让孩子们从真正的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熏陶气质.  相似文献   

11.
萍踪海外30余年间,张大千坚持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创新、探索与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艺术作品不论是题材和技法还是气韵,都具有浓厚的中国画传统特色;二是在世界各地介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三是以古为基础,开创泼墨泼彩技法。张大千在海外时期对中国画传统的坚守与创新,成功开创了中国画现代变革的新形式,在国际上宣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张大千的成功之道对当今中国画学习者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石涛是清代杰出的中国画大师,擅长山水画,同时也擅长诗文和中国画的其他绘画种类,人们将他誉为扬州画派的鼻祖。他创作的绘画理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得到了后人很高的评价,这也就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画论家,该书道出了许多画家不传之法。近代的著名画家傅抱石、张大千、郑拙庐、吴冠中、黄宾虹等大师都对石涛的这本书产生了异常浓厚的兴趣,韩林德在《石涛与画语录研究》中指出,"《画语录》发前人所未发提出一画论……开创了中国绘画美学的新局面"。这些专家学者也就系统地总结了石涛的绘画理论。  相似文献   

13.
黑白灰在绘画美术作品中至关重要,不仅仅是物体塑造形体的前提,更是组织好画面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一幅美术作品或者设计作品的骨架。在美术绘画构图中,黑白灰的分布对各画种都非常重要,其层次变化是深入刻画画面的重要因素,十分考量绘画者的基础能力,如体积构图能力、概括感知能力,以及对黑白灰层次及空间关系的理解和表现能力。美国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安德鲁·怀斯极其善于表现光影明暗,这种明暗所形成的强烈的黑白灰对比关系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因此,结合安德鲁·怀斯的一些作品,对其画面的黑白灰布局做一个粗浅探析,从他的作品中学习黑白灰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张大千是中国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绘画大家,无论是其独具特色的泼墨泼彩山水,还是其坚持古礼的行为方式,以及"不做文人画家"的声明,都彰显了他是一个独具个性的人。张大千传奇经历与其独特的文化性格紧密相关。经过梳理和分析,张大千文化性格具有双重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气质上是多血质兼有抑郁质,混合气质中多血质占比较多;率真豪迈兼有细腻多情;开放包容兼有特立独行。双面性构成了张大千文化性格的核心,统一于他的人生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张大千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之一,兼通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尤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号称中国画坛"五百年第一人",20世纪50年代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他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画风工写结合,晚期独创泼墨画法,重彩、水墨融为一体,独创新风,可谓画坛翘楚。1977年年末,78岁高龄的张大千以圣经中的《雅歌》第一、二、四、七章中各节之诗歌为题材,选取了其中有关香草、嘉果、良木的诗句,以水墨笔法绘制了一本精美雅致的12页花本册页《雅  相似文献   

16.
古塔斯夫·克林姆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具个人风格的绘画大师之一,从被称为"历史画的继承人"到成为维也纳现代主义艺术的开拓者,其绘画理念的创新性与开放性对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画面以极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性而闻名于世,由于画面中的某些隐喻太过引人深思,也有人称他为象征主义大师。文章分别对克林姆特早、中、晚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进行赏析评论,探讨他在不同阶段创作中个人绘画理念的差异以及绘画风格的演变,以期对他的绘画语言做出更深入、更具有创新性的阐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17.
田力  赵岚 《中国道教》2012,(4):33-37
20世纪大画家张大千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艺术家之一,以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屹立于中西画坛。他的作品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审美追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技法,开拓了中国画的意境、风格。张大千是一个视野开阔、知识全面、传统功力深厚的画家,他自身的艺术修养与美学素养是其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张大千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分析和当时市场的需求关系,梳理张大千待人处事的人际交往态度,探究张大千书画营销成功的原因,从张大千从艺和人品两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喜爱杭州,有空就前往游览创作。一次,他带着徒弟在西湖边写生,一下吸引来不少围观者,其中一个是他常去餐馆的老板。看着张大千轻挥画笔,一幅神形兼备的水墨画便跃然纸上,围观者个个面露赞赏,佩服至极。那天晚上,张大千到那家餐馆就餐时,意外发现,老板满满地摆了一大桌菜,都是杭州的特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讨论以线造形的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曲线美集中体现了中国画之民族性.特别是随着经济、科技日益发达,在物质文化日益多姿多彩的今天,对中国画追求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哲学性,在形态上以曲线勾勒的写意性,这些特点进行充分讨论,我想,都具有学理意义实践意义.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张大千就是在这种背景中崛起的.它以题材、画风、技法的多样性、全面性和高度成就为画坛瞩目.张大千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像晚年泼墨泼彩这样气势宏伟、格调华丽的鲜明风格?我想,这和张大千所坚持的走中国绘画的民族性道路有关.本文想通过张大千对以线造形意识的探讨来讨论张大千对于我们民族绘画的深入学习和理解程度.只有建立在这种坚实背景的基础上,张大千才有可能创造出时代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