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文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5世纪,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在日耳曼民族入侵浪潮的冲击下土崩瓦解了,入侵者们摧毁了罗马帝国的一切文化成就,却惟独保留了基督教,并且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全部皈依了正统的基督教会。事实上,早在公元3世纪,就有一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传教士越过多瑙河和莱茵河,深入到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传播基督教信仰。尼西亚公会议(325年)以后,遭到正统教会谴责的阿里乌派也开始向罗马帝国境外的日耳曼地区渗透,结果使得西哥特人、东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和伦巴第人等早在入侵罗马帝国之前就皈依了阿里乌派基督教。正是由于在日耳曼民族中已经有…  相似文献   

2.
位置     
大地孕育了水——一泓清泉叮咚欢唱。刚出生的泉水还来不及睁眼,便前拥后挤地踏上了征途,去寻找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几乎每一本探討車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理論的新著作,都是对这个問題进行研究的一个新的方面。大多数学者离开了列宁对車尔尼雪夫斯基的彻底唯物主义所作的具有重要方法論意义的評語,去談論这位偉大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各个美学观点的內在联系問題。但是,应該承认,还沒有一个人能够十分科学地解釋車尔尼雪夫斯基的下面这句話(这是他在談到自己对美学問題的見解  相似文献   

4.
拥清香入怀     
人,只要有了一颗疏落与静谧的心,你便总能拥一室清香入怀。  相似文献   

5.
同胞加同道情谊不寻常曹圣洁在春暖花开的四月里,我和上海沪西礼拜堂的张家敏长老二人,应中华福音联谊会之邀去台湾证道。我们主要时间在台北,见闻有限。尽管如此,我还是有些不同寻常的感受。一般教会印象福音联谊会是一个联合性的基督教团体,不分宗派,为传教共同努...  相似文献   

6.
紫薇 《思维与智慧》2006,(12):45-45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由于爱因斯坦肯动脑、爱思考,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赏识。师徒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科学、哲学和人生。有一次,爱因斯坦突发奇想,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道路上,  相似文献   

7.
"达尔尕"是青藏高原东缘大小金川流域嘉绒地区集歌舞、仪式、信仰等于一体的文化事象。本文基于对嘉绒地区"达尔尕"长期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藏汉史料对达尔尕进行文化分析,认为象雄文明是达尔尕产生的文化根基,达尔尕是苯教"圆崇拜"观念衍生出的审美仪式活动。达尔尕在嘉绒社会长期传承,其形式、内容、展演程式至今还保留着苯教文化的基因,是苯教观念浸润之下嘉绒藏族审美生活的呈现。  相似文献   

8.
尘缘菩提     
独行的香象我曾经去过一个山丘,整个山岭上只有一棵老槐树,人们也忘记了是哪个年月仅哪个人栽的,远远望去,象孤独的哲人,傲然地对视苍穹,思索宇宙人生的真理;我曾经去过大漠,在一汪泉水旁,只有一棵枯树,树下是我的这匹老马。安静地吃草,我想起了马致远的词句:“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那年我独身一人,去草原深处寻找心灵的情人,然后惆然而归;我曾经彻夜静坐在古寺的山门前,看着西天,只有一弯孤月,时隐时现;我曾经远离了亲人,朋友,心灵的情人,在空山悟道,闹市修定,在无数个静夜,我寂然独坐,默默念佛,…  相似文献   

9.
人及其使命是别尔嘉耶夫创作的中心问题。“人是世界之谜,或许还是最大的谜。人之所以成为一个谜,并非因为他是动物和社会存在物,而是因为他是大自然和社会的一部分,是个人。整个世界和人的个性相比,和人的独特的面目及其独特命运相比,都算不了什么。人能感受到死亡的来临;他想知道,他从哪儿来,就到哪儿去。”①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别尔嘉耶夫走的是他自己的路:从马克思和康德到古典神学;从库占斯基和帕斯卡里,到德国神秘主义;从列昂季耶夫和索洛维约夫到叔本华和尼采;从弗洛伊德和荣格到海德格尔和雅斯贝斯。然而,正如…  相似文献   

10.
正把握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再平凡的人,也一定能做出最不平凡的事来!每个人都在梦想着品味到获得成功的喜悦,那甚至被看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可对多数人而言,成功却是那么遥不可及。有些人相当努力,但机遇好像永远离他很远,他总是抓不住成功的手。怎样摆脱这种尴尬的状态呢?很简单。想钓大鱼,得到深水去;勇于竞争的人,才能拥  相似文献   

11.
塔斯基(Tarski)于1933年发表了他著名的真理定义,并相信该定义能够为其物理论的哲学立场服务;但费尔德(Field)批评说,塔斯基实际上所给出的真理定义并没能成功地达成这个目标。不过,费尔德同时也认为,一个部分奠基在塔斯基真理定义之上、并且是物理论者可以接受的化约性真理理论并非不可能。费尔德对于塔斯基真理定义的这些批评,在哲学家中曾经引起了许多意见不一的反应。本文的目的是想回答在这些讨论当中曾经被提出过的三个问题。首先,塔斯基实际上所给出的真理定义是不是一个物理论者可以接受的化约性定义?其次,费尔德所设想的那种可被物理论者所接受的化约性真理理论是否可能成功?最后,如果塔斯基实际上所给出的定义并不能符合物理论的化约目标,那么,一个物理论者是否便应该据此去反对塔斯基的真理定义?本文的最终结论是:这三个问题的正确答案都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2.
围绕塔斯基真之语义学看法的讨论形成了语言哲学的核心内容。从塔斯基的T语句以及他的一些相关论述出发,不少人认为他与亚里士多德一样,是一个真之符合论者;也有人认为他为紧缩论提供了支持;还有人依据他的思想提出了去引号的真之理论。这些不同看法和讨论涉及语言层面与其所表达的事实层面之间的关系,涉及语言的句法形式和语义结构的特征之间的关系,等等。戴维森对这些不同看法以及其他一些看法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了自己多年来一些反复思考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北京大学邀请,伊斯兰世界联盟秘书长阿卜杜拉·本·欧麦尔·纳绥夫,沙特阿拉伯王国驻京商务代办处主任陶菲克·哈里德·阿拉姆达尔以及穆罕默德·阿卜杜·亚玛尼、塔哈·哈桑·奴尔一行四人,在北京访问之后。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崇尚成功的时代,书店里摆满了“成功学”著作,媒体天天追捧“成功人士”。成功无疑是件爽快事儿,它意味着灯红酒绿、顾盼自雄、前簇后拥,与一个人失败时的灰头土脸、低声下气、人见人厌截然不同。然而,我们很少知道,真正的成功者,其牛命往往与失败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15.
唐生智论纲     
唐生智论纲孙宅巍唐生智,字孟潇,1890年10月31日(清光绪十六年九月十八日)①生于湖南东安的一个官宦世家、望族家庭。在他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经历了拥赵(恒惕)反赵、拥共反共、拥蒋反蒋的奇异反复,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早年投身革命,中年率军奋勇抗击日本...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5)
正本刊讯4月15日,尼泊尔驻华大使玛斯基先生一行2人到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演觉副会长的热情接待。玛斯基大使表示,由尼泊尔文化部主办的"庆祝佛陀诞辰"大型系列庆典活动将于下月在尼泊尔蓝毗尼举行,此次到访中国佛教协会,希  相似文献   

17.
正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面对自己,必须面对自己的孤独。要知道,很多时候,一些事情必须自己去完成,而且在做事的过程中,即使没有其他人监督,我们也一样去完成,不会因为没人看见就去做一些手脚。这时的孤独,就是慎独,就是最高级别的孤独。如果说孤独是一汪小水潭,那么慎独就是一片海。那份辽阔和深邃,就像一个人经过辛苦攀登,抵达顶峰之后才能见到的世界。在慎独的世界里,任何外界  相似文献   

18.
一、鲍亨斯基、莫里斯:逻辑学家心目中的符号学皮尔斯传统的符号学,由美国逻辑学家莫理斯进一步阐发,构成了一种基于逻辑学的符号学理论。这种符号学,瑞士的逻辑学家鲍亨斯基是这样描述的:“符号学的主要观点──它也是符号学分门别类的基础──可以简述如下。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说些什么的时候,他所用的每个词都涉及三个不同的对象:(a)首先,这个词属于某个语言,这表明它同该语言中其它词处于某种关系之中。例如,它可以处于句中的两个词之间,或处于句首,等等。这些关系叫做句法关系,它们把词与词连接起来。(b)其次,这个…  相似文献   

19.
《史记·管晏列传》载有这样一段记述。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相似文献   

20.
肤浅与深刻     
肤浅是一汪浑浊的水 我们常见的人类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肤浅的、深刻的和谬误的。在这三个认识层次中,肤浅犹如一汪浑浊的水,认识之光经过它的侵蚀,其亮度将大大地削弱,我们看到的事物只能是一个朦朦胧胧的影子。深刻则如洁净度很高的玻璃,我们的认识之光完全能够穿透它达到我们的认识对象;而谬误,则干脆是一堵不透光的墙,认识之光被它死死挡住,我们根本不可能通过它去认识事物的客体。 肤浅犹如衰老 在现实生活中,远离真理的谬误最容易得到纠正,肤浅才是最难克服的——因为肤浅往往没有过错。肤浅是平庸的,毫不突出的寻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