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宗教》2022,(8):94-94
“超度”是一种佛事活动,指佛教僧尼通过诵经、拜忏等方式,救度亡灵,超脱苦难。常用的“超度”佛事活动包括水陆法会、放焰口以及各种忏仪等。“水陆法会”,也称“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水陆会”“水陆斋”“水陆斋仪”“悲济会”。这种佛教法会时间较长,少者七天,多者四十九天;规模较大,参加法事的僧人有几十甚至上百。法会期间,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十分隆重。供品以饮食为主。  相似文献   

2.
斋醮科仪与神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斋醮活动内容殊广,主要有设坛、上供、焚香、升坛、画符、念咒、鸣鼓、发炉、降神、迎驾、表章、诵经、赞颂、宣词、步虚等等,并配以烛灯、禹步、唱礼和音乐等。通过各种仪式,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超度亡灵以及歌颂太上圣者的哲理——清静无为、和平自然的神仙意境。斋醮不仅是道士们的修持炼养方法,而且是用来团结信众、阐道布教和宣传义教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道教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音乐王宜娥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炽 《中国道教》1990,(3):26-32
醮仪指斋醮科仪,是道教用以修身、祈福、禳灾、赎罪以及超度亡灵的一种独特的宗教仪式,俗称“做法事”、“做道场”。“斋”与“醮”在中中有悠久的历史。可上溯于古代巫术祭祀鬼神的原始宗教活动。“斋”本作“齐”。指祭祀之前的一种精神准备。《礼记·祭义》篇说:“致齐干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又《祭统》篇说:“及其将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心不苟应,手不苟动。”“斋者,精明之至也,所以交于神明也。”《曲礼》篇亦说:  相似文献   

5.
洞经音乐是中国道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渊源于宋元之际产生的一种以谈演道经《太上无极文昌大洞仙经》为主要内容的道教科仪音乐,通常在庆祝、超度、祈晴、祷雨等法事活动中演颂,并辅以音乐。作为道教音乐,在曲调的内涵上,洞经音乐到处都渗透着道教的基本信仰。同时,洞经音乐在其历史传播过程中与佛教音乐、儒家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以及少数民族音乐相融合,它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洞经音乐主要用于颂赞神仙、祈福禳灾、超度亡灵的宗教法会活动中,通过音乐的烘托和渲染,把道教科仪中的神秘气氛表现出来。降鬼驱魔时的威武果敢、…  相似文献   

6.
王峰  路航 《中国宗教》2022,(1):76-77
庙会起源于古代的宗庙祭祀制度。宗教文化是庙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包含"祭神""祈福"活动。随着历史发展,庙会活动逐渐融入世俗元素,成为人们世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庙会,需要得到积极地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7.
施食是道教斋醮道场的一种,其主要内容是由斋主邀请道士设置神坛、摆设供品、由高功法师书写青词表章,诵念经咒语祈祷斋主的九世父母及一切亡灵从地狱幽冥中得到解脱,往生天界,脱离苦海。 在施食斋醮道场法事活动的科仪中,摆设向神灵进献的供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献祭的供品有香、花、灯、水、果及斋饭等。在一般人看来,这些供品的摆设,无非是使道场显得庄严肃穆。然而,在道教看来,上述6类供品在施食道场中还有着深刻的宗教神学涵义。香 香是道教祭祀神灵、供奉神仙、做法事道场时最重要的供品之一。所用的香以檀香、云香、沉…  相似文献   

8.
道教科仪是体现道教信仰内容的行为方式,俗话称“道场”。它是道教信仰者接受道教教化、加强道教信仰、培养道教情感、以及交流思想见解的重要手段。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宗派,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道教科仪。信众邀请道士为他们举行消灾延生或超度道场,我们道士要为他们念经拜忏,举行步罡踏斗、破狱冲表等科仪,从而,使信众的心灵得到慰藉,愿望得到满足,但从一个道教徒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宗教科仪有些什么功能、有些什么作用呢?值得我们深思。一、通神和济度功能道教信众来到宫观做道场,或为了祈求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平安,…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教》2018,(2):78-79
广州都城隍庙举行广府庙会祈福仪式 3月3日,源于古代城隍庙祭的城隍祈福文化活动在广州都城隍庙举行,广州市道教界人士和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广府人纷纷到城隍庙祈福。  相似文献   

10.
<正>庙会是宗教文化和群众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道教圣地的武当山,每年都会在"三月三"真武大帝圣诞日举行盛大庙会活动,四面八方信众、游客纷至沓来,场面蔚为壮观。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办会经验,总结道教庙会的功能和办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道教庙会的社会功能庙会起源于上古祭祀仪式,在数千年传承中逐渐与道教文化相融合,使道教庙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庙会形式。武当山自明代开始就有盛大的庙会  相似文献   

11.
公益慈善     
<正>上海城隍庙为外滩踩踏事件罹难同胞举行超度法会1月1日,上海城隍庙为外滩踩踏事件罹难同胞举行超度法会,超度亡灵,表达哀思。太原市万柏林区道协圣德堂慈善会举行慈善捐赠1月4日,太原市万柏林区道教协会举行慈善助学活动,以"道行天下,慈爱人间"为宗旨,为2014年选定的拟长期资助的贫困家庭提供帮助。茅山道院、香港道教一湾圣坛资助贵州小学近日,经贵阳市道协联络,茅山道院、香港道教一湾圣坛慈善部向贵阳市息烽县三田小学捐助40万元人民币,为该校建造  相似文献   

12.
教务活动     
正广州都城隍庙举行广府庙会祈福仪式3月3日,源于古代城隍庙祭的城隍祈福文化活动在广州都城隍庙举行,广州市道教界人士和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广府人纷纷到城隍庙祈福。湖南省第四届正一派传度活动在长沙市东岳宫举行3月9日到12日,湖南省第四届正一派传度活动在长沙市东岳宫举办,本次传度活动报名人数共135人。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庙会是指在特定日期举行的聚会,通常与宗教活动有关。赣南位于闽、粤、赣三省交汇处,属客家方言区,受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影响,庙会自古以来在赣南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发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赣州市章贡区七里镇的"仙娘庙会"。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至三月二十六日,当地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敬神祈福。对赣南客家仙娘庙会的起源进行详细介绍,并对赣南客家仙娘庙会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能够为深化仙娘庙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道教正一派斋醮科仪中,高功法师斋法行持是沟通人和神鬼的重要的途径。这种斋法行持就是以法术的召神遣将达到祈禳消灾、集福迎祥、保太平安或超度亡爽、荐先登真的目的。当正一道士在坛场诵经、念咒或在步虚声中掐块步罡或在悠扬音乐声中于罡毯上步罡踏斗时,人们通过自己的视觉与听觉感受到道教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更多地理解道教的教义思想及其神学意义。然而在赞叹道教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时候,人们对于道士们在科仪行持中的内秘功夫却是无法用感官认知的。正一派的斋醮科仪,包含着内秘功夫。这种功夫来自于道士们的内炼。从…  相似文献   

15.
5月12日,由四川省道教协会主办、德阳市道教协会承办的"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暨祈福超度感恩法会"在绵竹市严仙观举行.来自四川、北京、广东、贵州、重庆、辽宁、山西等省市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道教界人士4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四川省宗教局局长王增建出席活动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举世震惊的暴力恐怖事件。目前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暴力事件发生以后,举国上下对暴力分子伤害、杀戮无辜群众的残忍暴行纷纷表示强烈谴责和愤慨,并通过各种形式对受害者给予关心和帮助。佛教一向主张"慈悲利世、戒杀护生",佛教界人士及信众自愿发起祈福、超度等活动,以"劝诫世人、安慰生者、超度亡灵"。  相似文献   

17.
道教文化对茶山瑶民间文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做功德”及功德精神,谈一些见解。一、功德桥的架设及其祭祀仪式“做功德”,起初是茶山瑶一村或几村联合举行的一种超度亡魂恶鬼的集体祭神仪式,后来发展成为以修桥补路为中心的隆重的集体祭祀活动。每隔12、18、20年做一次不等,目的均在于求得人丁安乐,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其间举行几次小的祭祀,都是在冬季里选一个“复生”吉日进行。举行“架桥”祭祀,十分庄严,村里各户出一男丁去砍伐两根大杉木,由村代表分工各抬一端。横架于河上,请道公上  相似文献   

18.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历史上,北京曾出现过许多道教庙会,它们是北京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认真梳理和分析北京道教庙会的类型和风俗,对于研究道教文化和老北京的传统民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道教庙会的兴盛是在明清时期。金代以来北京所建的宫观如土地庙、白云观、东岳庙、九天宫、都城隍庙、火神庙、财神庙、药王庙、蟠桃宫、吕祖阁、真武庙、北顶、东顶、中顶、南顶、西顶等数十座宫观,这些道教宫观于明代以后都陆续形成了京城定期的庙会。直到民国年间和解放初期,在京城影响最大的四大庙会(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庙会)…  相似文献   

19.
川北剑阁及周围各县民间流传的道教戏很多,当地人称作傩戏。其内容丰富,流传甚广,凡节日喜庆、婚丧嫁娶,祭祀求神,治病免灾,甚至于修新房、开荒山都离不开傩戏。那些庙会、香会、朝山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 过去,有人将傩戏写成“裸果”或“覼缕”是一种误解。傩戏、傩神、傩文化实际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原始巫觋鬼道演变发展而来的,是古代賨人的鬼神文化、鬼神崇拜演变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共同祭祀的宝格德乌拉敖包祭祀仪式为个案,通过对敖包祭祀仪式诵经音乐的结构、内容等进行描述和分析,深入探讨流传于蒙古族地区的藏传佛教诵经音乐中包含的蒙古文化因素,阐释敖包作为蒙古族原始宗教信仰之重要载体,在藏传佛教蒙古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