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人类的绵延长存,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我们与自然的关系都需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是一个紧迫的任务。有关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的重新阐述要求我们有选择地回归世界各宗教传统的精神本源并做出有鉴别的重估。这样一个回归和重估的过程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更新传统本身。从历史的角度地来看,富有活力的宗教传统总是在不时地发生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往往是由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所致的人们未曾预料的结果。今天,轴心时代的文明实际上都在经历着各自的转变,以各具特色的不同形式回应着现代性的种种挑战。①就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而言,轴心时代的各种文明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创造怎样的精神财富才能为现代世界人类的发展重新定向。  相似文献   

2.
<正>经史传统包括了中国文化的经学传统和史学传统,有时候这也可以成为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概称。我认为"重新认识传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文化的"变"与"常"的关系。"变"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常"是指中国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一、经史传统与中国文化的"轴心时期"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1))。对此,我们应作出分析,即孔子以前已有经书,而并非如  相似文献   

3.
一 走出“轴心文明” 20世纪,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了一个对人类文明史具有很强解释力的原创概念:“轴心时代”,同时也给世界留下一个副产品:“轴心文明”与“轴心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汤一介思想承百代之流而会今世之变,他围绕"新轴心时代"的论述和构建中国解释学的努力乃其重要表征。汤一介早年已关注《周易》并就与之相关的哲学史、哲学问题展开探讨,而因其晚年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主张与"新轴心时代"的判断和思考大体一致,所以在阐发、构建《周易》解释学时凸显出新时代中西哲学会通和中国文化内在超越的特点。通过对汤一介致思理路与具体论述的梳理,本文进一步延伸了对"新易学"概念、方向与思想定位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当今人类正处于第一轴心时代向第二轴心时代的转化之中。我们关于自我、社会、世界、价值和真理等观念都面临新的挑战。不少思想家从各自的领域做出相应的回应,在诸多的回应中,像潘尼卡、库比特等人的回应最具有整体性。思竹将潘尼卡的思想作为她的博士论文的课题,经过三年的努  相似文献   

6.
"诗可以兴"作为人类"轴心时代"所创造的诗学范式,与西方人类学批评存在巨大的差异,奠定了中国诗学的人类性探索的基础。"兴"的本义是祭祀礼仪,孔子首次提出"诗可以兴"这个诗学命题,是将《诗经》的功能与祭祀作用相提并论,不是在宗教的迷狂中而是从对祖先的崇拜中寻求精神文化原型;"兴"的内在意义就是"复礼",精神文化原型不是回归到人的原始自由状态,而是呼唤人的理性精神的勃发;"兴"在形式上"托物于事","草木鸟兽"等自然物象作为精神文化原型的外在形式,不是泯灭人的情感成为精神考古,而是在与人的情感的会通中形成的,具有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7.
人类思想文化至今尚未完全走出几千年前“轴心时代”确立的基本思维范式,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一再地回过头去重新阅读、诠释那个时代的哲人们所留下的文本。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那个时代的诸子百家学说,就是“轴心时代”的文化结晶。值此世纪之交的炎黄子孙,重读这些原典,是大有裨益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高正先生这本《诸子百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新成果。全书三编,实分两类:下编为“考据之学”,专事“文本”原典的解读;上、中编则是“义理之学”,是对诸子…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窘迫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智慧,成为纷繁复杂世界中重要的思想引领。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传统婚俗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与人类的繁衍和社会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礼义、礼仪与习俗,同时衍生出相应的婚庆用品。现代婚庆用品设计积极吸收新的设计理念,在新的设计中融入传统婚俗文化,提升了传统婚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类命运的改善是一个历史辩证发展过程,与共同体的演进相关,与文化范式的变迁相联。在当今时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对未来文化进行了推测和构想,旨在通过倡导新的文化创造,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原道》2015,(1)
中国文明的轴心突破不仅体现为对政治的道德批判以及由此产生的伦理普遍主义,同时也体现为对道德的历史与文化有限性的批判,其代表就是庄子。以其"方外"的概念,庄子拓展了中国思想者"出离"的想象空间。他拒绝以宇宙秩序神圣化任何现世秩序,提出以"无为"暴露、干扰乃至化解权力的有为。庄子的政治思想既是轴心突破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轴心突破的自我否定。作为轴心文明自我反省的产物,庄子思想为知识分子确立了一种生活范式,形成了"公民不服从"的一个中国源头。  相似文献   

12.
雅斯贝尔斯对“轴心时代”文明之梳理,在很大程度上是考察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印度和希腊三种文明是以何种方式达到“统摄”(das Umgreifende)的。而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达至终极真理的方式方面,给予了雅斯贝尔斯以极大的启发。本文考察了中国资源在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观念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进而指出,如果没有中国思想参与的话,“轴心时代”这一概念会不会出现,都是值得考虑的。反过来,正是借助于作为存在哲学大师的雅斯贝尔斯的复述,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实际上,中国只是雅斯贝尔斯寻求世界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通过对世界不同文明发展进程的探寻,来思考和揭示人性存在的现状,进一步发现共同的起源和未来,从而为他的世界哲学理念提供一个更加广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消费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乡村文化的既定形态,使得传统的乡村文化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消费化"转向。文化表征的"非中心化"、大众媒介的主流化、乡村现代闲暇文化的生成以及文化引领与现实文化形态的相对脱节都是消费语境介入乡村文化发展机制的审美表征。乡村文化的"消费化"不仅催生了乡村文化的"现代性",同时对当下的文化建设也带来更为深入的审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文化里,石榴是个内涵丰富的"吉祥物"。在新时代,石榴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转换意义。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人类发展愿望,并以合肥35中为例,对石榴文化的三大内涵因子进行实践性转换:实现石榴花般的美好愿景、巩固石榴籽样的大团结、构建石榴果似的共同体,以期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奋斗,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伟大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道德自我论》提要东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系硕士刘淑萍“没有个体的再生产任何社会都无法存在,而没有自我再生产,任何个体都无法存在”。因而,自人类思想史的“轴心时代”以降,关于个体自我的存有与生成问题,始终构成了学者的理论探索的重心。在当代,随着科学由生物...  相似文献   

16.
花鸟画是一门古老的绘画艺术,并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花鸟画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花鸟画曾经随着历史朝代的变迁也经历盛衰的发展史,在中国古代画作艺术中,花鸟画一直都是由心感物的艺术境界,通过写实反映社会的盛衰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鸟画和人类社会一样都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时代,花鸟画都有不同的境况,有时繁荣,有时凋零。花鸟画的绘画技艺、用料、题材等方面都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变。为了能让花鸟画这么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继续发展,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创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当代花鸟画。传统水墨的在当代如何转型成为了花鸟画发展的新方向。以"花鸟画的传统与写生艺术"为核心。首先说明花鸟画的起源,花鸟画的用料、特征,花鸟画写生艺术的表现形式,最后论述传统花鸟画当代转型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各种精神力量,都深深地体现出人类智慧以及探索未知自然的勇气。各个时代、各个朝代都有其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都体现出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由此可见,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其艺术表现折射出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分别来探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二十世纪末,已从工业经济时代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慧和信息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进步的驱动器。这个时代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类由过多地消耗自然资源,发展到通过对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来发展社会经济。随之,人们所从事和所热衷的职业,也必然脱离传统的三百六十行,而以知识为轴心,向知识型行当转换、扩散。 就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而言,它的产品制造模式将转向由计算机、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为主体的知识型、智慧型产品,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形式和工作方式也必然更加柔性化;而整个社会投资的重点,与传统的投资结构相比也必然更多地向高新技术知识型服务部门,诸如通信信息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倾斜。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这些特征看: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形态下,足以替代传统职业的新职业,也必然应运而生。 中国青年现在最看重的职业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型:  相似文献   

19.
<正>纵观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全部历史,深刻影响全球文化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的交往框架有两个:一是轴心时代之后逐渐形成的丝绸之路,长久维系了中华、印度、欧洲、阿拉伯等四大文明并立互鉴的人类文明总体格局;二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迅速兴盛起来的新航路,撬动古代世界文明格局的变革,形成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重要指示给文艺工作者和美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而中华美学精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还必须先弄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是儒家、道家和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