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的主要影响因素.89例T2DM患者实施血糖、血脂、血压强化控制,随诊1年并检测相关指标变化,统计学分析显示强化治疗后UACR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的变化值是影响UACR变化的主要因素.强化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尤其是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及收缩压,能减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多因素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脂联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多因素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脂联素血症的影响。89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血脂、血压强化控制,随诊1年并检测相关指标变化,统计学分析显示多因素强化干预可改善低脂联素血症,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变化值是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多因素强化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低脂联素血症,可能减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探讨多因素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痛患者低脂联素血症的影响.89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血脂,血压强化控制,随诊1年并检测相关指标变化,统计学分析显示多因素强化干预可改善低脂联素血症,耱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变化值是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多因素强化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低脂联素血症,可能减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患病率,探讨影响抑郁发生的因素。从青岛市城区常住居民中随机抽取40岁以上者5000人,选取其中已诊T2DM患者440例,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等进行调查、测定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T2DM患者抑郁患病率为21.82%,抑郁对血糖控制不利,病程长、收入低、应用胰岛素、有并发症、不运动、血糖控制差为T2DM患者抑郁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2型糖尿病(DM)家系一级亲属的代谢相关指标变化规律,选择55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按照糖耐量试验结果分组,比较组间血压、血糖、血脂、C肽、胰岛素等指标。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各组血脂水平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而血糖、胰岛素抵抗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由此得出结论,2型DM家系一级亲属血脂、血糖、血压、胰岛素等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异常,且各组间的血糖、血压、胰岛素抵抗等差异显著于血脂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探讨骨代谢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糖尿病(T2DM )组,非糖尿病患者17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对照组相比,T2DM 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VitD3)、骨钙素(BGP)、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明显下降,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升高;血清25-OH VitD3与 HbA1c呈负相关,BGP与 FBG呈负相关,TPINP与 FBG和 HbA1c呈负相关,β-CTx与FBG、HbA1c呈正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与骨代谢标志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达标”教育对控制2型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达标"教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监测及控制水平的影响,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控制目标"认知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控制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压、体重监测及主动拜访专业医生的频次显著为高,血糖、血压、胆固醇控制显著为好。提示对新诊T2DM患者进行"达标"教育可提高DM监测频次及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达标"教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监测及控制水平的影响,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控制目标"认知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控制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压、体重监测及主动拜访专业医生的频次显著为高,血糖、血压、胆固醇控制显著为好.提示对新诊T2DM患者进行"达标"教育可提高DM监测频次及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糖尿病足病(DF)患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病变发展的关系,对2型糖尿病(T2DM)、T2DM合并DF患者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DF发展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DF较轻组、DF较重组与T2DM组相比,HDL-C、CYS-C、FI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F较重组与其余组比较UACR明显升高,差异且亦有显著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FIB是DF病程进展的危险因素,CYS-C与FIB、UAC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因此,T2DM中CYS-C是DF病程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CYS-C水平的变化对DF病变发展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强化血糖控制对心血管病变研究(ACCORD)发现,对于病程在10年左右,30%存在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人群,利用现有手段努力实现血糖"正常化",即糖化血红蛋白(A1C)〈6.0%并没有减少糖尿病全因死亡。这项研究对学界来说是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2型糖尿病代谢特征及发病的危险因素,选取大连地区91例有家族史的T2DM患者为病例组,以44例患者的配偶(糖耐量正常)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β细胞功能指数,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腰臀比和Ln(HOMAIR)病例组高于对照组,而Ln(HOMAβ)则病例组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T2DM发病的因素有心血管疾病史、Ln(HOMAIR)及Ln(HOMAβ)。由此可见T2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史和Ln(HOMAIR)为发病的危险因素,Ln(HOMAβ)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吉林省516名公务员的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筛选危险因素。公务员正常高值血压现患率为34.9%。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肌酐、血尿酸、心一踝血管指数水平以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高于正常血压组低于高血压组,高密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餐后低血压(PPH)患者的24h 动态血压变化特点,选择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分成 PPH 组(n=85)和非 PPH(n=65)。观察两组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晨峰值、血压变异性等指标。结果显示,(1) PPH 组年龄明显高于非 PPH 组(P<0.05);(2)PPH 组患者24h 及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平均收缩压负荷高于非PPH 组(P<0.05),但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3) PPH 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非 PPH 组(P <0.05);(4) PPH 组患者血压晨峰数值及晨峰发生率明显高于非 PPH 组(P<0.05);(5) PPH 组夜间血压下降率及非勺型率较非 PPH 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PPH 患者易发生于高龄患者,且具有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增高,更易发生晨峰现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年人睡眠相关行为与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法;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及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结果显示中年人病例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t=6.19,P〈0.05)。(1)睡眠相关行为(每日睡眠不足、夜间睡眠不足、睡眠时点延迟、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每周入睡困难次数增加及打鼾等因素)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OR值和95%CI分别为[(OR=5.07,95%CI:3.12~8.21);(OR=5.57,95%CI:3.43~9.04);(OR=2.27,95%CI:1.49~3.47);(OR=2.17,95%CI:1.60~2.94);(OR=3.36,95%CI:1.47~7.69);(OR=1.55,95%CI:1.08~2.24);(OR=2.69,95%CI:1.86~3.88)]。(2)适当午睡为(OR=0.85,95%CI:0.74~0.98)。(3)早起与否(OR=1.40,95%CI:0.87~2.20)。因此(1)中年人睡眠相关行为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每日睡眠不足、夜间睡眠不足、睡眠时点延迟、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每周入睡困难次数增加及打鼾等因素可能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2)中年人适当午睡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保护性因素;(3)是否早起与高血压发病关系尚不清晰。  相似文献   

15.
探讨SLIPA^TM喉罩用于全麻眼外科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60例ASA Ⅰ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眼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LIPA^TM通气道组(30例)和气管内插管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SLIPA“通气道/气管导管后即刻(T1)、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在手汗症手术中一次性喉罩替代气管内插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择期行胸腔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患者40例,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喉罩组(L组)。结果L组与T组相比,T2、T8各时点的SBP、DBP降低,HR减慢(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SpO2均维持98%以上,通气参数及血气分析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喉罩通气麻醉操作简便,通气可靠,且对心血管系统刺激小。  相似文献   

17.
入选空腹血糖正常并通过冠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CAD)的患者104例行糖耐量试验(OGTT ),将糖耐量正常(NGT )者、单纯负荷后2h 血糖受损者(I-IGT )与同期合并糖尿病(DM )并通过 CAG 确诊为 CAD 的患者38例对照。结果,(1)DM 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尿酸(UA)高于 NGT 组(P<0.05或 P<0.01),且 I-IGT 组体质量指数(BMI)最大,与 NGT组及 DM 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I-IGT 、DM 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重度狭窄、闭塞、弥漫性病变、病变总积分、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均高于 NGT 组(P<0.05或 P<0.01);(3)DM 组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均高于 I-IGT 组(P<0.05)。因此,空腹血糖正常的 CAD 患者均应行 OGTT 检查,以降低糖耐量异常的漏诊率;I-IGT 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且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而加剧,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8.
对大连地区健康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调查研究.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大连地区16 052名健康体检者,并按性别和年龄分组.早晨空腹,采集所有调查对象3ml肝素抗凝血,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HDL-C和LDL-C的结果.结果大连地区健康成人血脂水平比2007年发表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所确定的正常参考区间偏高,因此,我们对大连地区人们的血脂水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预防和减少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