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乞丐国王     
赵荣霞 《天风》2010,(3):57-57
曾经有一个爱尔兰国王,因为没有儿子,就派人在全国张贴公告。公告中说,他要选一位青年男子做王子,将来接替他做国王,不管他是穷还是富,只要他具备两个条件:一、他必须爱上帝,二、他必须热爱自己的同胞。  相似文献   

2.
1美元的创意     
美国苏富比拍卖行有位名叫卡塞尔的拍卖师,他具有超常的智慧,但由于年轻,还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别人很难接受的想法。所以,他不仅经常遭到那些正统同行的嘲笑,而且还处处受到排挤。卡塞尔因此一直在拍卖界默默无闻。然而,卡塞尔却没有灰心丧气,他坚信:只要自己能不懈地努力,智慧迟早会发挥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正1996年,21岁的斯宾塞从一所知名大学毕业,正在他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际,一场车祸从天而降,让他腰部以下瘫痪,同时在医院住了一年时间,在做了脊椎手术之后才勉强可以动弹。斯宾塞在大学学的是传播学,当时毕业之时,正好遇上电商兴起,比如亚马逊、易趣网等都非常红火,斯宾塞想着自己行动不便,但总得养活自己,而电商不用出门奔波,对他来说再合适不过了,于是,斯宾塞便开始在网上卖点  相似文献   

4.
良心的见证     
刘美纯 《天风》2018,(4):24-24
在这个信息丰富的时代,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是被各种信息牵着走,还是有自己的思考,有时真成了一个问题。关于圣经研究方面的文章,可以说网上确实很丰富,只要输入你想要了解内容的关键词,就可以检索出多篇相关的文章。但是,当我们直接照搬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否把自己的思考能力完全否定了?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亲戚、朋友或同事常常会请求我们帮忙做点事,有些事只要符合准则、只要力所能及,我们一般都会帮忙去做。但也有许多事我们做不到,或者突破了准则,因而我们根本不愿意去做。许多人为此烦恼,既不想伤害对方的感情、产生尴尬的局面,又在内心里抱怨不应该去做那些事情。我以前也常常这样,身心处在矛盾状态中,直到我看了一本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的书,才明白自己该如何去选择。  相似文献   

6.
赢者诅咒是指在拍卖情境中, 竞价者为了获得拍卖品会过高估计其价值, 竞价成功以后当他发现其价值和自己之前的期望不一致时所产生的一种“诅咒”心理。赢者诅咒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的资产拍卖、兼并重组、博彩游戏、投资决策等领域。损失规避和过度自信理论是赢者诅咒的主要心理机制, 而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竞拍商品价值的不确定性、竞价人数、信息因素和竞价经验等。赢者诅咒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联合竞标、信息共享和学习。未来对赢者诅咒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赢者诅咒的心理机制、研究范式及本土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安踏公司掌门人丁志忠有这样一段话,他说,51%与49%是父亲教给我的“黄会分割”比例。父亲早就告诉我,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只要留49%就可以。长此以往,可以赢得他人的认同、尊重和信任。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眼泪     
正从小,他就特别羡慕同龄小朋友可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他,却只能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正因为父亲的严厉和管制,他特别恨父亲,因而性格也变得很是执拗。初中时的他尤为叛逆。为了对抗父亲,他总会想尽办法气父亲,比如抽烟、打架、逃课,只要能刺激到父亲的事情他都去  相似文献   

9.
正1995年的一天,他有些诙谐地对老板说:是该提升剃须刀"仪表"的时候了。老板明白:他这是建议自己做品牌。因为当时国内剃须刀生产走的都是低端路线,严重的同质化,导致互相杀价,一件产品从27元已降至14元左右。可是老板怕担风险,说只要销售量大也可以赚钱。他决定自己干,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当时国内生产的全是单头往复式的剃须刀,由于质量差,被人们讥为"拔毛机"。再就是国际品牌,售价却高达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他要做一百来元的剃须刀,填补中端产  相似文献   

10.
原因何在     
计文 《天风》2008,(14):31-31
从前,有个孩子既懒惰又爱撒谎。一天,吵着要妈妈做新鞋子给他穿,妈妈说:“只要你帮我做点事,改掉撒谎的坏习惯,我马上做新鞋给你。”  相似文献   

11.
前来咨询的男孩是一位应届高考生,他平时的成绩是中等偏上,最后复习阶段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并且始终在努力复习。结果考得成绩比自己预想的要相差许多,上不了理想的大学,他非常懊悔。父母发现他情绪低落,故而动员他来做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2.
尝试     
在物理学上尝试就是试验。要想知道一种事物的结构究竟如何,只要去做一下试验,一切就能弄明白;如果不去做试验,那就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事物的本质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天文学上尝试就是探索。要想知道地球以外究竟还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文明,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地球去探索。任何一个成功的开始都需要自信。一件事情没有去做,也就不知道困难程度有多大或者会有什么不曾预料的事情要发生,但只要是迈出了尝试的第一步继而孜孜以求,那就表明你有绝对的自信,相信自己有实力战胜任何困难,坚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各种挑战。尝试最重要的是勇气。面…  相似文献   

13.
正夫妻之间只要改变一下观念,只要有一方肯让步,一切就可能完全转变夜深了,丈夫还不见踪影。刘姊妹独自坐在客厅生闷气。一点,一点半,两点……"今天,无论如何,我一定要等到他回来,看他如何辩解?"以前丈夫晚归的时候,刘姊妹都是躺在床上等他,待他轻轻推开房门,就开始埋怨他甚至提高嗓门骂他。"不要惊动邻居好不好?要吵明天再吵。"晚归明明是自己理亏,但丈夫每次都拿邻居做靠山,翻身背向刘姊妹,不理不睬,反让她成为半夜里无  相似文献   

14.
有个日本青年,大学毕业后,不知做什么好。最后,他脑海里产生一个很笨的想法:嗨,到外面逐个做市场调查,不就可以知道哪类工作适合自己吗?这时,他大女儿刚出世,他并不富裕.日常生活开支霍地大起来.他有些心慌,感到如钻进一条看不到头的隧道,不禁打起退堂鼓:不如随便找份工作算了。最后,他制止了自己。两年后,他对40多种项目做了10年的损益计算表、预测平衡表、资金周转表及组织结构图。所有文件加起来,竟然有10多米高。一些求职者知道后,把他当成笑料,传开去,他越来越有“名气”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男人对女人一直很好,呵护有加,只要他在家就不让她做一点家务。女人喜欢什么东西,不用撒娇耍赖,他总会当成礼物买回来。女人柔美妩媚,她的幸福全写在脸上,甜美的、充满阳光般的灿烂。  相似文献   

16.
王从友 《天风》2011,(1):I0002-I0002,49-51
认识华姿是从网上,那是一次在网上与校友交流网络与福音的话题时,他提到网上已经有很多有文才的基督教在写博客,并把华姿的博客地址给了我。从此被她的文字吸引,有空闲时就会去看看。  相似文献   

17.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作爱地巴的人,他每次一和人争执,就会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奋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他的房子和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执,他还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相似文献   

18.
简单 《思维与智慧》2003,(11):43-43
一位生活在苏黎世郊区名叫尤利马斯·马吉的农村青年,在他年幼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更加不幸的是,在他20岁的时候,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也去了。父母留给他的除了丑陋的长相和一个小小的磨坊外,再也没有别的任何东西了。面对这些,年轻人没有抱怨,没有泄气,给自己制订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出人头地。可是,他唯一会做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磨面粉。他暗暗下决心,世上只要是能磨的,就一定要将它们磨出个样儿来。一天,当他从朋友舒勒医生那里得知,干蔬菜磨碎后不会损失营养价值。马吉就借了一大笔钱购买了蔬菜和豆类干燥机,开始生产蔬菜粉和豆粉。当他试…  相似文献   

19.
一、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自己赚钱今年35岁的马修·德尔是美国芝加哥的不动产大王塞缪尔的儿子。塞缪尔虽然拥有14.6亿美元的资产,但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他一直都认为,“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该自己赚钱。”他不想让马修坐享其成,而是鼓励他自己创业。1988年,马修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塞缪尔并没有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而是让他到社会上去自谋职业。马修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干了15个月,赚到了4000美元。然后,他用这4000美元做本钱,成立了普罗米修斯科技公司,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无我之境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想把事做好,越是做不好。这在心理学上属于"目的颤抖",也叫"穿针心理"。正如古人所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一件事长时间地关注、放不下,往往会过,而过犹不及。就是说,过多的用心反而没有效果。而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做得够多了、够好了,往往就会放弃付出、努力,这时候,他可能会对人生来个误判,认为自己不会拥有之前期待的那个结果了。而事实上,只要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