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重新温习2016年5月17日他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感到无比荣幸,又深感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强调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学术创新,学术创新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奇思异想,而是为了凝聚时代精神而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2021年5月9日,习近平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明确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这是党和人民对《文史哲》编辑人员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的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期望和要求。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让学生随意写一个最难写的字,有的写"夔"字,有的写"赢",有的写繁体字。我笑着摇摇头,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人"字。教室掌声雷鸣。我慢慢地说道:"世间最难写的是这个‘人’字,有些人终其一生,却并没有写好这个字。""人"字的一撇代表骨气,一捺代表底气。骨气是人的立身之本,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了骨气就有了自尊,有自尊的人就会有  相似文献   

5.
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三月的中国进入“两会时间”。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擘画了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带来新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6.
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不断应对时代难题与挑战的过程中凝结而成的特殊力量,有着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历史积淀,并以特殊的样态或姿态呈现于世,也必将以坚实的力量支撑和引领中国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之产生新使命、新矛盾、新挑战,特别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国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问题呼唤新精神。中国精神日益增添着新的时代内涵包括根因内涵、本真内涵、标识内涵、灵魂内涵、目标内涵和动力内涵等。时代使命越艰巨,精神构筑的需要就越迫切。应对时代呼唤,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就需要把握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探寻其背后的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7.
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主导这一进程的伟大民族,堪称“世界历史民族”。引领人类的精神成长和思想进步,这是世界历史民族的理论使命。以“世纪”为尺度定位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马克思主义跨越三个世纪,能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纪形态、主干形态载入史册往往是世界历史民族的权利。一个理论冠名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策源地必须是世界历史民族,研究对象必定是世界伟大样本,理论成果必定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中国进入新时代,标志中华民族上升为世界历史民族,中国具有绝对权利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纪元。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世界历史意义——在解码中国样本的过程中关注人类共同难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开启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新向度,在改变中国的过程中承载影响世界的新使命。中国在全世界举起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意味着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特定历史阶段,担负起推动人类精神成长、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世界历史使命,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之再度青春化、中华民族之再度青春化。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明阶段,用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命题来解释: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产生了“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从那个时代开始,在这几个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人们已经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体系正是于这个时代建构在阴阳五行观念思维模式上的中行思想.即“以法自然的人与天调为基础,以‘中和之美’为核心,以宗法制的伦理道德为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1].这种中国人特有的“关联思维”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宇宙观念以及生发的哲学思想和态度,也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韩庆祥  楼俊超 《学海》2024,(1):19-26+213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领悟贯彻这一思想,需要明确“两个结合”的时代意义。“两个结合”有深刻的内在逻辑,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面对按照“线性道路、单数文明、民族优越、为我人性、社会进化、‘普世价值’、理性尺度、开化使命、美丽神话、唯一哲学”逻辑建构起来的“西方中心论”,“两个结合”力求从哲学维度、历史维度、关系维度、空间维度冲破这一理论体系,走出“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框架,继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于此,“两个结合”通过“意义彰显、‘两脉’生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明体达用、新的文化使命”的递进环节,实际发挥着确立并巩固我国文化主体性和文化领导权的使命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复兴取向规约中华民族当代复兴的方向、路径与样式,构成中华民族再度兴盛的灵魂。相对意义上的复兴是中华民族重回世界前列。绝对意义上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品质重达时代高度。后者构成中华民族当代复兴更深刻的涵义。文明是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结果(尤其是积极成果)的总体,本质上为人“文化”的结果与条件,具有“文化而明”的深层意涵。当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皆要求中华民族开拓一种在根本上超越作为物性文明之资本文明的崭新文明。从文明视角看,中华民族当代复兴的取向就在于创造更有益于中华儿女生存发展,更有助于社会成员美好生活的新文明,并持之以恒地发展与升华之;在于开创当代历史可能范围内最有益于人之存在及其升华的文明形态。中华新文明不仅是人的文明,而且是“文化”的人的文明,需要“文化”的人与之相辅相成,创造进而升华文明,从而“配享”文明。  相似文献   

11.
樊浩 《哲学动态》2023,(2):13-22+127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根本上是文明观的冲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宣示人类世界从诸文化实体的关系、人类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身的关系全景式地进入“非常时代”,遭遇“非常风险”,期待“非常伦理”。“非常伦理”有“非常伦理智慧”“非常伦理形态”“非常伦理觉悟”三个层次。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个体生命发育史表明,伦理是人类文明的原色和理想,但在现代性文明中已然迷失。面对“非常时代”关乎“种族的绵亘”的“非常”挑战,亟待推进“非常伦理觉悟”,进行文明观的伦理革命,其要义是使人类和人类文明学会“为伦理思考所支配”,实现伦理文明观的回归与重建。伦理文明观是文明内部诸要素关系的价值生态的文明观,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国家与国家关系以及诸文化实体关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观。伦理文明观的“非常伦理觉悟”,具有“最后觉悟”的文明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新思潮往往发生在对社会大转变、大动乱的反思,这是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转变的时期。这个大转变,既蕴含着对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大动乱的反思,亦蕴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时代。在这个大转变时期,一些原有的思想、观点、习惯、心理  相似文献   

13.
智惩洋人     
过去,帝国主义者瓜分中国,不仅掠夺中国物产,还侮辱中国人民的人格。在上海,法国人建了一座菲勒公园(今复兴公园),公园主借口中国有妓女在园内勾肩搭背,中国人在园内乱扔脏物,认为这与法兰西帝国风度不相称,公然在园门口挂上“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有骨气的中国人谁不义愤填膺?如何惩治狂妄的洋人呢?上海滩的大富翁朱葆山买了10丈长的阴士林书,要裁缝做了件大长袍,让朱大公子穿上。雇了八个法国籍小流氓,在衣服的前后片和左右袖各用两人牵着,从静安寺出发,每走三步向朱公子磕一个头,每磕一个头奖大洋一块,还雇了洋…  相似文献   

14.
“气节”——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人价值观念的核心,中国人理想人格的表现。 孔子早就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持自己的志向,不动摇,不犹豫,志气不可夺。孟子则将有气节的大丈夫所应具备的人格说得更具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盂子·滕文公下》)“贫贱不能移”的精神从孟子提出后,对中国文化发  相似文献   

15.
鞠鹏 《中国宗教》2018,(8):F0002-F0002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8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孔子 (前 5 5 1—前 4 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 (今山东曲阜市 )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 ,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孔子生活在一个历史转折的时代。夏商周三代以来的礼乐文明 ,到了孔子时代 ,开始礼坏乐崩 ,面临着革故鼎新的大变化。“革故” ,要继承优秀传统 ;“鼎新” ,要顺应时代前进的方向。孔子是那个时代的礼乐大师 ,他大胆宣称“斯文在兹” ,以“斯文”自任 ,通过著书立说和整理文化典籍 ,继往开来 ,全面总结了以往的礼乐文明 ,向新时代提供了新思想…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拥有许多相似相近、相同相通的价值理念。千百年来,中阿两大文明的交往交流、合和共生,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不同文明“交而能和”“交而能通”的历史篇章。新时代,中阿两大文明的交往交流秉承历史传统,在实现民族振兴的事业上互学互鉴,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携手推动中阿关系不断创新发展。201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连续三次面向阿拉伯世界发表重要讲话,1对新时代中阿关系发展作出战略规划和展望,亲自推动中阿关系不断发展提升,双方已建立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习主席在三次重要讲话中都强调要加强中阿文明对话交流,他指出:“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三月的中国进入"两会时间"。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擘画了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带来新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思考邪教“法轮功”何以成势的问题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回答:一是应该廓清邪教“法轮功”成势的历史过程和史实:二是思考邪教“法轮功”成势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本人都作了一些尝试。第一方面的工作.已有“二十年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2年至2003年连载)”:第二方面的工作,于今年完成的“‘法轮功’成势思想文化背景研究”是中国反邪教协会的2009年课题:“十年反思——后‘法轮功’时期社会神秘主义思潮的流变及其可能的影响”其中的一部分。选出部分章节刊登在《科学与无神论》上.供大家讨论。本文拟从上世纪世界流行的“新时代运动”思潮影响来考察邪教“法轮功”的成势。“新时代运动”思潮,借助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的确造就了像张宏堡、张香玉、沈昌、李洪志这样一些具有神功异能的“新时代大师”:也造就了中国新时代的理论基石——人体科学和具有“灵性”思维的中国“新时代”弄潮儿柯云路。他们沿着“新时代”开创的路.“创造性”的辟出一个科学哲学的新解,从而成为中国“新时代运动”的标帜。让历史告诉现在.警示未来——正胜邪则治而安,、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潮的影响.以防微杜渐,让我们的国家的思想文化沿着正确、健康、向上的方向不断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扎实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湖南省邵阳市伊斯兰教协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加强学习宣传工作,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邵阳市伊协抓住政治方向这个根本,不断增强政治认同,广泛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清真寺推动“四进”清真寺活动和“五进五好”活动,同时将宪法、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邵阳市伊斯兰教界“五进五好”宣传手册》等材料发放到全市清真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