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认知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愈来愈受到思维科学、哲学认识论和人工智能工作者的重视。一、何谓认知科学 (一) 关于认知科学的定义认知科学是一门以人的认知过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新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到诸如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哲学等学科领域。目前,对于认知科学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大多数学者认为,认知科学是研究“心  相似文献   

2.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技术哲学起步较晚,但它却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本文试图对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评价的意见.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技术的本质 什么是技术?中国学者或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技术的论述,或引证国外学者的有关定义,对技术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阎康年在综合分析了技术的发展过程,技术与科学和生产的关系及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定义后,认为技术应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关于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与技艺.陈文化认为,马克思尽管没有给技术下过明确的定义,但在他那里,技术是人对世界的“活动方式”,即技术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因此,坚持“技术是人类利用、控制、改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方式方法”,即“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体系”的这一定义,是与马克思关于技术范畴的基本思想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这个概念具有一种独特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本身具有多重意义和多重功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学科都在从事文化的研究,都给文化下了学科定义,并使定义的内容尽量接近本学科研究文化时所侧重的那个方面。在我们看来,只要不把“文化”概念的某一内容宣布为唯一可行而正确的,从而排斥所有其他表述,从不同侧面对文化作出多角度的理解是完全合理的。从哲学思维视角来看,文化的一般规定应当是下面几种规定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文化人类学最具“反思”精神,20世纪人类学的总特征是“我”和“他者”之间观察关系的改造.中医药文化的现代研究应当引入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自觉”概念,应当在对中医历史传统回溯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的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认同.而文化人类学中“他者”对中医药文化研究提供的是另一种自我观察的方法,包括人的他者、文化的他者和历史的他者.现代中医文化研究可以运用文化人类学中的自我和他者的理念和方法,思考中医学现代性中的定位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1986年12月,我国哲学界同仁曾在福州市举行过第一次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学术研讨会。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这门学科?这一问题当时虽没有充分展开讨论,但显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直截了当地使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说法,把这当成不必加以  相似文献   

6.
金岳霖同志主编的《形式逻辑》出版了。 该书开宗明义说:“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乍看起来,这个关于形式逻辑对象的定义并不新鲜。但是你细细往下读去,就会发  相似文献   

7.
一、现代“科学逻辑”的先验范畤如果把康德的作为一种科学逻辑的《纯粹理性批判》与现代“科学逻辑”作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一种“意识分析”,后者则是一种“语言分析”。康德力图阐明科学的客观有效性,为此他实际上是用先验逻辑取代了由洛克和休谟发展出来的知识心理学,但是他的探究方法仍然与作为意识之“极点”的“意识的综合统一”相关联。而且根据这一先行概念,康德提出了他的先天综合法则,即关于诸如直观、想象、知性和理性等心理能办的功能法则,以取代休谟的心理学联想法则。这与现代“科学逻辑”是大相径庭的。现代“科学逻辑”不仅对心理能力不置一词。而且连  相似文献   

8.
在犯罪学和刑法领域里使用社会角色的概念,是为了从不同于通常流行的另一个角度,来推进犯罪学研究和分析刑事审判实现其职能的方式。简而言之,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一、假设或分析框架、各种定义的模糊性象刑法这样一门规范性科学,是建立在可以有多种变化的关于人的定义基础上的,我们可以把这种定义同时视为一种“假设”和“解释框架”。首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5,(3)
佛学是否为一种哲学过去有许多学者争论:佛学是否为一种哲学。有的学者坚持说是,有的说不是。我觉得这两派都见仁见智,各执一端。在讨论“佛学是否为哲学”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必须先要确定“哲学”的定义。关于哲学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下列两种:第一种学者(例如,罗素...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主义笼罩下的20世纪中医:兼论中医是否是科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20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科学已取代儒而成为最高的价值准则,中医也已浸润于科学主义的阴影之中。在20世纪的中国,中医以自己的特色应用现代科学,科学哲学原理阐释和发展着传统中医体系。科学主义如此盛行以致“中医是一门科学”这一论述成为不言而喻的题已广泛地被认可。作为这种问题的反,一些学者几乎不加比较地应用现代生物医学证明中医在其现代观念中不是一门“科学”。由于强调中医不仅仅是科学,学者们应走出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