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环境影响青少年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55名青少年学生用家庭环境量表和中国人人格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对其人格特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剐差异;家庭亲密度和组织性是影响男孩人格特质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而家庭道德宗教观是影响女孩人格特质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环境影响孩子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当下,亲子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小别离》《小舍得》《小欢喜》等电视剧,更是将“原生家庭”“鸡娃”“隔代教育”等关键词引爆。如何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不仅是我们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父母的共同焦虑。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我在咨询室里见过了太多亲子冲突,也看到过许多家长因为亲子教育长吁短叹、束手无策。根据工作观察与实践经验,我认为,如果家长可以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做到“无条件”但“有边界”地爱孩子,就能有效规避许多雷区。  相似文献   

3.
“再富不能富孩子”,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的情况下,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全家人对独生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少孩子还沾染了讲究吃穿、互相攀富的习气。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孩子的家长反其令而行之,他们为了不致于使孩子“冒富”,便煞费苦心地装起穷来。他们在生活上省吃俭用,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人民欢庆解放十五周年的时候,我看到生活在今天新社会里的孩子是那么幸福,真有说不出来的高兴。他们在党和人民政府的精心培育下,一个个在健康地成长着。他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受着崇高的共产主义教育。他们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使我不禁回忆起解放以前在北京“仁慈堂”里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5.
小草 《天风》2005,(6):35-35
一个杂志的编辑说:“很多有头脑的警官都看到了青少年犯罪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些父母对孩子通常说的话是,我们想让孩子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您会发现,完美主义会给孩子带来的苦毒,因为孩子并不完美。如果您能回顾一下自己成长的“历史”,或许能够帮助您。您需要对孩子实行宽容,他们不能和比他们大5、6岁的人相比。他们把事做对时要找出夸奖他们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陆道骆 《天风》2011,(9):59-59
偶然看到一篇资料《从小推崇善良教育》,是说在德国孩子生下来后。父母最需要做的两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学会自立,二是教育孩子从小要有爱心,进行“善良教育”,有人说: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代家庭中,你可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妈妈说:“把手机放下,快去写作业。”孩子说:“不要,让我再玩一会。”父母便会陷入两难的境地,究竟是放任孩子继续玩,还是冒着争吵的风险夺走孩子手里的手机?在各式各样电子设备层出不穷的当下,我们随处可见青少年沉浸在网络世界中的现象。这些设备为他们提供了高效的学习、交流、获取信息的途径,却也在另一方面凭借其高度的娱乐性和成瘾性,成为了家长眼中的洪水猛兽。在他们看来,青少年玩手机会占用大量学习、  相似文献   

8.
眼下我们的教育系统提出了一个深得人心的口号,叫做“学校拒绝邪教”。我作为孩子的家长,表示真挚的感谢和敬意。因为它是保护我们的孩子免受身心伤害的一项重要措施,体现了我们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怀。那么,我们用什么拒绝邪教,以及如何拒绝邪教? 不言而喻,拒绝邪教不是要把学校大门关起来,也不是把孩子们的耳目闭塞起来,更不是把他们的思想禁锢起来。这不但与我们的整个教育方针不符,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也不可能。唯一积极而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能力,具备分辨  相似文献   

9.
因与果     
有一次政协常委会议,听取一位委员报告有关青少年失足犯罪的情况,大家听了心情都很沉重。这时,一位大科学家专诚坐到赵朴老身边,很认真地对他说:“我看宗教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应该起作用,请您研究这个问题。”这确实是科学家的高见,和国家领导人说的发扬佛教的积极作用是一致的。可惜社会上一般把宗教的积极作用局限在历史、文物、艺术方面,很少与社会教育联系在一起。相反,有些人总把宗教和迷信联系起来,老爱宣传并不属于宗教本身的消极现象。前些日子听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律师的孩子参与抢劫、沦为少年犯的事。采访者问少年:…  相似文献   

10.
探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中的实证效果,选取1型糖尿病青少年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干预组实施网络健康教育,通过网络视频,讲授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定期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只发放糖尿病知识宣传册由1型糖尿青少年患者和家属自己学习.干预组糖尿病青少年患者自我管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情况有明显改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网络心理教育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能够让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病情稳定,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父亲意象指的是人的记忆和想象中的父亲形象。研究选取了包括初中、高中、大学在内的5所不同类型学校的651名青少年,采用自编问卷探讨青少年的父亲意象。结果表明:青少年对父亲意象是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父亲个性意象”的满意度最高,“父亲时代意象”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现代父亲基本上已经建立起对孩子的赏识教育观念,但却很难成为孩子眼中跟得上潮流的父亲。“与孩子一起成长,与时代一同进步”是现代父亲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2.
每当看到医院里危重病人痛苦的面容,每当看到报刊中为各种奇症怪疾呼医求助的报道,我内心都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悲叹。为此,我发愿:愿世人终生健康。 在“生、老、病、死”人之四苦中,人们唯一可以主宰的是“病苦”,使其重而化轻,轻而化无,直至尽形寿。为此,我发愿:愿世人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其中家庭环境这一要素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本文就是从家庭环境的角度分析城乡家庭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方面存在着哪些差异以及分析其出现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更好的进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宜开展类似“混水摸鱼”的游艺活动齐岳云我在某企业青少年文化宫里,看到一个叫“混水摸鱼”的游艺节目:一个大布口袋里装有五种颜色的硬纸块剪成的“鱼”,伍角钱一摸,如摸到红色的“鱼”是一等奖,摸到蓝色的“鱼”是二等奖……。奖品有香烟、饮料、糖果等。有一次...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很有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得知几位教育研究专家与一批青少年德育工作者结合,共同开展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研究,即“青少年科学世界观教育与研究”(北京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课题)课题的研究,很是激动。我的突出感觉是:这个课题太重要;这个课题很难搞;这个课题有前途。 多年以来,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德育一直被放到突出的、挂帅的地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小学  相似文献   

16.
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是青少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综合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认知发展、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小草 《天风》2006,(18):45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也是孩子们的首任老师。可以说家庭环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法制日报消息称,就现阶段我国家庭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来看,大约有五类家庭易产生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8.
良心教育     
城里有位千万富翁,他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奇怪,就是千方百计控制孩子的零花钱,据说每天给5元钱,2元作为公交车费用,3 元在学校食堂买一份饭菜。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吃苦教育,这会让孩子更加坚强。但看了陈嘉庚的传记后,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当年,陈嘉庚先生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故乡,与陈嘉庚熟知的亲戚朋友,均无法理解。陈嘉庚对他的儿子说:“从现在起, 你应当自立了,不要依靠我,我有钱也好,没钱也好,都不会留给你们。”  相似文献   

19.
走向21世纪的健康新概念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耿文秀 《心理科学》1998,21(3):258-259
97年暑假后开学不久,浙江新闻界相继报道了本省一学生以较优成绩被外省一重点大学录取,但报到后仅一周便因为想象而回了家,其父只好为其办了退学手续。这一退学事件触动了很多家长,杭州一位母亲致电报社,谈及其正在重点高中就读的孩子要求:将来上大学时,需母亲“陪读”以照顾生活,并说:“我会告诉同学,你是我带来的保姆。”其实这并非是一偶然的、特殊的或罕见的事件。前两年中日青少年友好联合夏令营中,中国孩子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很不理想就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上海《文汇报*教育园地”或“教卫新观…  相似文献   

20.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你把它们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关怀、关心别人倒成了问题了?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