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潭回族穆斯林教育基金会马广德临潭县地处甘肃南部,是多民族聚居县。兴学助教是当地回族人民的优良传统。从1720年敏晋成、丁朝弼捐办回民义校,到1948年,各清真寺共兴办了9所回民小学。解放后,民族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县现有回族人口21367人,...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宁津县长官镇,是回、汉族杂居的地方,也是全县唯一住有回族人民的村镇。这里有800多户回民,2900多口人,分布在全镇六个生产大队。 长官清真寺兴建于明朝,清康熙二十六年重修,是华北平原沧州南一带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之一。寺院占用面积1400平方米。建有大殿,对厅,南、北讲堂,沐浴室,回民小学等,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沈丘县清真古寺坐落于今沈丘县县城槐店回族镇沙河故道北岸的清真寺街(今名伊斯兰大世界)。北面原为该寺西讲堂和演武厅,清末改作“经汉学堂”。1912年,改为“回民公义明远学堂”,1927年改为“沈丘县立第五小学校”,1948年与接壤的成达学校合并,更名为“槐店市立一小”,即今槐店回族镇回民小学。  相似文献   

4.
园林镇是湖北省潜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共有回民二百多人。多年来,回民的几大节日没有活动场所,附近也没有回民墓地。有的回民谢世后还要到远离县城三十余里的总口农场洗“埋台”和安葬。而且,镇内没有一家像样的清真餐馆,进城的本县和外地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阆中县有回民三千五百多人,主要居住在城关地区和博树公社。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博树公社地方曾建立过乡苏维埃政权,不少回民青年参加了革命,有的至今仍担任着一定的领导职务。现在,回民中任省伊协常委的有二人,任省人民代表的一人,任县人民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十多人。有的则担任工厂的领导。在招工、升学、参军、提干等方面均受到同其他民族一样的平等待遇,宗教信仰和宗教生活享受到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泊头市整顿清真食品市场民宗局河北省泊头市清真食品市场一度混乱,“回民饭店汉民开,汉民食品回民卖”的现象,引起了广大回族穆斯林强烈不满,呼声很高。前不久,市民族宗教局调查发现,一部分回民饭店确实不具备清真饭店条件,有的请一名退休回族职工“顶冒”挂上了清...  相似文献   

7.
古寺变新颜     
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风景秀美的(氵奈)河西岸,矗立着一座古老的清真寺——泰安市泰城清真寺。这座古寺始建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12亩(包括回民小学和回民中学),清真寺本身占地约6亩。据有关专家介绍,本寺的建筑结构属于明代建筑风格。寺门楼是砖雕斗拱无梁建筑,这在泰安市是少见的。门楣上方镶有石刻涂金“清真寺”三个大字,落款是:“大明万  相似文献   

8.
<正>回族人在民间习惯上被称为回民。民间有句俗语:回民礼儿多。讲礼数、重规矩是回族民风的一大特色。没有礼儿、没有规矩、没有面子对于回民来说是非常的一件事,会被乡里乡亲笑话。过去,回民家庭非常重视"老礼儿"的传承,老礼儿的培养,从娃娃抓起。从刚懂事时开始,大人们便开始向孩子们传授回民的规矩。孩子们人生的第一课就是孝敬父母。从说话开始:称呼大人,不能说"你",必须说  相似文献   

9.
见到8期“中国穆斯林”上載有楊貴,李华国二位同志介紹吴忠市回民宗教負担沉重的情况,我們认为是来自剝削制度。今天在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消灭了剝削制度;但就回民沉重的宗教負担来看,說明伊斯兰教內部剝削制度还沒有完全消灭掉。如有的清真寺土地不入农业社,仍然让回民搭上肥料无代价地代耕,这不是剝削又是甚么。在总路綫的光辉照耀下,工农商学兵,全面大跃进,教师和学  相似文献   

10.
马松亭借视察工作为名,在穆斯林中到处放火煽动。进行反共反人民的活动。放声大哭、面善心恶去年他在视察北京市民族宗教工作时,在他主持下召开的牛羊肉业、饮食业、糕点糖果业回民代表的座谈会上,有人提出南苑大红门屠宰场,饲养保管部等单位,工作上曾存在有碍回民风俗习惯方面的问题,(当时有的已解决,有的正在解决),他听到后,认为这是反党的好机会,便面善心恶的  相似文献   

11.
勤俭是回回民族的历史传统。党号召“勤儉建国,勤儉持家”,广大回民群众都积极响应。他們在婚丧方面也愿意本着节約精神办事,大胆改变铺張浪費的旧习俗,这点連大多数阿洪都是同意的。但是有个别阿洪对这一問題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他們认为群众节約,个人发家致富的计划就会被打破。他們不顾广大回民的利益,不惜用一切手段,藉教規和后世逼使回民群众大肆鋪張浪費。如下根据回民现实生活条件竞規定回民亡人时都应宰“下土羊”  相似文献   

12.
在祖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泉州,居住着回民40来户、200多人。解放前,他們在經济上多半是“世襲祖业”,經营牛羊肉和小商小贩,流动性大,生活毫无保障,长期处在失业和半失业状态。有些回民为了生活,甚至出卖自己心爱的儿女。生了病无法治疗,只有眼巴巴地等待死亡。全市回民絕人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1937年回民群众凑了些钱,勉强在清真寺内办起一所只有初小一二年級的清真小学。可是办了不上二年,就被反动政府撤銷,迁到别处,使大多数国民子女再无法上学。因此在旧社会,泉州回民流  相似文献   

13.
改来改去最后叫“回民学校”在北京市回民聚居的牛街地区,有回民饭店,有回民医院,还有回民学校。饭店和医院门前的牌子,也许“多年一贯制”,而这所学校的牌子却换了又换:成达师范、回民学院、回民中学、回民中学分校、六十八中学、首都中学、一三五中学、回民学校。这所学校,8次更名!每一次更名,都是事出有因。且说这最后一次更名:1985年1月,根据北京市回民群众和回民学校校友要求,经中共北京市委讨论决定,又经半年多时间的准备,于1985年8月挂出了“北京市回民学校”的牌子。这一挂,就是20年,是这所学校使用时间最长且延用至今的校名。一所…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各少数民族改变了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被剝削和歧視的状况,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导下,真正得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在經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回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扶持和培养下,大量地在各行业就业,改变了旧社会“回民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的状况。在各种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出現了許許多多回民劳动英雄、模范、积极分子、党团員和先进的技术人員,这充分說明了党和政府对我們回民的培养和帮助,也充分說明了解放了的回族人民是积极向上的。党对我們少数民族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就拿我們当阿洪的来說吧。党对我們的培养和帮助是說不完的。許多阿洪及其他宗教界人士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員、自治州政协委員、自治州长、有的被选为出国代表等等,应有尽有。这使宗教職业者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国家給了我們宝貴的政治权利,作为一个公民,我們也应該尽我們的义务。因此,宗教職业者光完成宗教任务是不够的,必須在宗教之外,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新山乡是貴州烕宁的一个高寒山区,在这个乡村里居住着180多戶回民?迩八柿⒆乓蛔笊?村后是一片碧綠的草地,村右有一条小溪,小溪以南是一块肥沃的土地。解放前,这个村的回族农民一直遭受地主阶級的压迫和剝削。壮年男子被强迫去当兵,有的到处逃荒避难,流离失所;只有少数妇女和老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中期,也是鲁西一带最困难的时期。这里的回民同胞约有十万人,家家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当时泰西有党领导下的回民抗日大队、回民联合会,当他们看到抗日家属和回民子弟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便建议办个回民抗日学校。上级采纳了这个意见,于1943年下半年开始筹办一处回民抗日高小(也曾叫“文工团”),经上级拨款支援,于1944年下半年招收了一批抗属和一部分贫困的回民子弟入校读书,服装、生活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穆斯林》1990,(5):34-35
吉林省蛟河县的回民是从一九一二年以后陆续迁入的。一九三六年,蛟河镇及附近回民集体筹款修建起一座古式典雅的清真寺。一九六六年,寺院遭破坏。一九七一年被拆除。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18.
(一)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賀兰山东麓,有个良渠稍村,这里是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辽闊平原,土地肥沃,适于耕种。但是,在旧社会,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封建恶霸地主手里。这些反动封建阶級除了殘酷压榨劳苦人民外,还百般进行挑撥,破坏回汉兩族人民的团結,甚至借故发动械斗、仇杀,这样一来,住在村渠上段的千来户汉民和渠稍村的百十户回民間就有很大隔阂,互相仇视,彼此很少来往。吃亏的当然回汉兩族的劳动人民,生活上的貧困和苦痛那就不用多說了。記得有一年,外地土匪闖入回民居住地段打家劫舍,有三个回民老汉还被匪徒杀害,回民人少,斗不过匪众;汉民呢,因为彼此不和,未来救援,回民也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肥城县回民一千一百戶,五千余人口。解放前他們的生活非常貧困,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回民在各方面都有了提高。党为了扶助全县回民发展农业,仅去年一年就給回民买了不少大小型农具,价值一万○七百四十元,使回民在农业上有了迅速的发展,生活逐步上升。过去我县回民全是文盲,写信都找不到一个識字的人。现在回民适龄儿童都入了学校。政府在1957年用在回民文化教育上的补助費就有一千四百二十九元,购买文俱乐品的补助费是二百五十元,医疗費一万六千元,使我县回民的文化获得空前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自1988年建院以来,热情为回族穆斯林服务,前不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南京市有七万多回族穆斯林,而建邺区又是全市回民集中居住区。为尊重回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方便广大回民看病就诊,早在1954年,南京市就建立了回民诊所。“文革”期间改为街道卫生院,1988年7月正式改名为“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这是全省建立较早的一所回民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