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空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时间、空间以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时空组合类型。时空因素与诗歌抒情的关联日益突出,不同时空组合类型使诗歌抒情特质产生差异,而特定时空组合与相关抒情类型的关联也趋于稳定,并在诗歌创作中延续。中国古代诗歌不同审美特质的转变,也显然受到时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诗歌疗法     
诗歌,是一种最接近人类灵魂的艺术,它是诗人精神世界的细腻展示和各种情感的优美流露。而诗人,堪称整个人类丰富情感的集大成者和心灵的代言人。正是因为如此,诗人们创作出的诗歌才得以广为流传,与大众产生思想共鸣。  相似文献   

3.
曹辛之是"九叶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其早期诗歌深受闻一多浪漫主义诗风的影响,后期诗歌则偏向于现实主义风格,即以政治抒情为主,理想主义为辅,且略带讽刺意味。曹辛之在诗歌中鲜明地体现出了自身经历和自我心灵,使其诗歌艺术具有特殊的气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波斯古典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揭示出波斯古典诗歌以宗教信仰为主旨的根本特征。而中国古典诗歌的蕴藉则更多地折射出诗人对自身命运和情感的关注,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一部具有丰富哲学和礼学内容的<诗>学著作,作者一方面以子思学派的性情学说论<诗>,大力张扬诗歌的性情,继承并发展了<尚书·尧典>的"诗言志"思想,以性情作为诗歌"言志"的内涵,使儒家诗歌理论建立在心性哲学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主张用礼义学说对诗歌情感进行约束和规范,表明了儒家对待情感问题的原则立场,初步呈现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理论倾向.中国儒家关于诗歌抒情的理论框架在此已经隐然成型.  相似文献   

6.
叶赛宁是20世纪早期俄罗斯著名的抒情诗人,以乡村大自然为主题的诗歌在其创作中占主要的地位,因此他被称为大自然的“歌手”。自然是他心灵的故乡,创作的源泉。在他的笔下人与自然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但由于社会的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他的诗歌由对乡村的赞歌变为挽歌。他认为,乡村大自然美的消失意味着诗人创作源泉的枯竭,因此他称自己为“乡村的最后一个诗人”。  相似文献   

7.
布莱恩特是美国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流诗人。他的自然诗开辟了美国诗歌的健康道路,不仅有活泼抒情的艺术特点,也具有浪漫的感召力,充满了精神美和意象美,揭示了大自然才是人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是注重文笔的温婉与简练,温柔敦厚、含蓄而有余韵,诗人能用简洁的语言把内心的丰富情感加以表达。其中的意象又是古典诗歌中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9.
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开启心智,引人遐想;或以磅礴的激情表达对真善美不可遏止的冲动;或以不露锋芒的精湛评议揭示事理,促人思索。由此看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构成了诗歌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们是诗歌的灵魂。诗人在诗作中就是将这三者融为一体,构成和谐优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我们欣赏诗歌就是要进入这个优雅迷人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开启心智,引人遐想;或以磅礴的激情表达对真善美不可遏止的冲动;或以不露锋芒的精湛评议揭示事理,促人思索。由此看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构成了诗歌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们是诗歌的灵魂。诗人在诗作中就是将这三者融为一体,构成和谐优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我们欣赏诗歌,就是要进入这个优雅迷人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学生诗歌欣赏水平的提高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学语文界.在具体的诗歌赏析中,我们对其的理解首先应建立在诗人所生“何世”,所在“何时”,所居“何地”的时空背景之上,进而关注诗人在作品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才能更加迅速与准确地判断诗人的真切情感.  相似文献   

12.
元末明初的诗人戴良在异代之际,拒不出仕明朝,他将心路历程载记为诗歌,其中所呈现的情感轨迹,体现了悲剧性的美学特征,是中国古代由来已久的"遗民美学"的一种表达。通过分析鼎革以后,戴良的诗歌的情感轨迹的变化和发展,细致发掘其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悲剧精神,可以为"遗民美学"增添新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3.
西洋古典艺术歌曲最早起源于欧洲,在当时产生的一批浪漫主义作曲家中以舒伯特成就最高。艺术歌曲的歌词一般都采用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的抒情诗歌,且大都采用钢琴伴奏。因此要求演唱者要以抒情为主,采用轻声力度演唱,声音以阴柔为主。同时还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声音技巧。艺术歌曲进入19世纪,将钢琴伴奏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钢琴伴奏与声乐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十分有代表性,透过舒伯特的作品,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艺术歌曲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严羽的"妙悟"其实是一种情感之悟;"吟咏情性"其实就是要求把人心中最真挚的情感表现出来,达到心灵的自由;而"兴趣"是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吟咏情性"和"兴趣"是诗歌的两个特征,它们两者被严羽用"妙悟"精辟地概括了出来,通过分析"吟咏情性","兴趣"两者与"妙悟"的关系,就可了解情感在"妙悟"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按照清初诗论家陈祚明的观点,《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无非"别离相思"和"年华失志"两种,这两种情感为人的"同有之情",因而《古诗十九首》有普遍的感染力。《古诗十九首》中写"别离相思之情"的诗歌有十二首,其余七首均涉及"年华失志之感"。在两种"情感类型"框架下对《古诗十九首》诗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诗歌在感物抒情技巧上的共性与多样性,从而进一步理解这组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中所包蕴的艺术匠心。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诗歌在当代欧美文学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当属美国诗歌。本文首先阐述了学术界对后现代诗歌的界定及其特征,然后着重以美国后现代诗歌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作品为例探讨那些看似E1常化、无理性,即兴甚至混乱不堪等特征的诗歌中常常蕴舍了诗人们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深刻看法,具有浓厚的生活哲理。  相似文献   

17.
明代杨慎编选丽江土司木公所作诗歌集为《雪山诗选》,这部诗集中的诗歌以题材体式多元化,自然纯熟的艺术技巧,木公本人独具个性的情感表达和其诗歌所蕴含的清淡幽远的审美意境确立了木公成为丽江少数民族诗人中的杰出代表,《雪山诗选》以其鲜明的特色走进了明代云南文学的视域中。  相似文献   

18.
寒山和庞居士是唐代著名白话诗人,他们尽管是隐士、居士,却都有着强烈的宗教精神——济世情怀。他们的诗歌对当时和后来的民间风俗、信仰以及民众心理意识有深刻的影响,这是其他文人诗歌和僧诗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对他们诗歌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民众文化心理,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李枫 《世界宗教研究》2012,(3):81-91,194
本文以冯至诗作为例,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折射出的基督教浪漫主义思潮。本文认为:情感与想象力是连接二者的桥梁;独特的抒情风格与气质使冯至诗作与基督教浪漫主义话语产生了若隐若现的关联。由这样的一种关联,能够回溯至欧洲浪漫主义诗人与神学家们在构建"诗化神学"时的一些追寻与思考,本文据此提出:神学不必局限于高堂讲章,神学完全可以以诗意之思去开启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古典诗词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为凝练的语言美、强烈的抒情美和独特的意境美。语言美主要表现为语言的韵律美、诗人用词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含蓄美。诗人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创造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意境美。只有充分从理论上认识到古典诗词的审美特质,才能真正领略到古典诗词的美,进而为学习、欣赏古典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