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育心理神经机制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心理与脑神经科学"联姻"研究的目标,是对美育心理及其神经机制的认识.美育心理神经机制的研究可以从脑区激活、边缘系统、分子生物学、脑发育机制以及美育与脑研究方法等视角展开.  相似文献   

2.
回顾美育之历史,可知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美育的时代内涵体现在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的直接目的和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上.当代美育在宏观层面上的结构不平衡特点和微观层面呈现的诸多不足使大学美育承载着更多责任.以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大学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3.
孙涛 《美与时代》2014,(9):81-81
学生美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它通过专门的美育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美育渗透,使学生形成美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生命美育论     
来自生命科学、生命美学的生命美育,具有独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值得高度重视和发扬光大.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自由性的生命审美价值特征,寓理性于感性、自然性与社会性共存、既有形象性又富趣味性、从过程性到动态性的生命美育特性,以及青春性、智慧性、审美性、创造性的生命创造原则,是生命美育的核心概念.要关注当前社会倡导生命美育的紧迫性,强调将生命负状态审美纳入生命美育的必要性.生命力、生命美、生命美化等生命美学、生命美育理念,应该得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我国当代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美育长久以来只是被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育当中,要想更好地加强美育建设,就必须加强美学理论的学习,把美育学科独立出来,设置专门的美育课程,对艺术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在各科教学中都要体现审美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上开展美育讲座报告,学习西方美育界的先进理论。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和蔡元培是中国倡导美育的先行者,都受到了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建立"完整人格"意义上的美育思想的影响,体现了早期美育思想的精髓。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的美育基本上是围绕艺术教育展开的,旨在培养学生在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科目上的专业技能和审美素养,这几乎将艺术教育完全等同于美育,即便是在当下的一些美育工作者的心目中依然如此认为,这与最初王国维倡导的美育为塑造"完全之人格"的目标,以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都已有所偏离。  相似文献   

7.
马腾 《美与时代》2023,(6):75-77
中国美术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美育理论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美术史为当代美育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遗产,使得当代美育理论更加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为当代美育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素材和表现形式,使得当代美育理论更具多样性和创新性,为当代美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使得当代美育实践更加具有适应时代需求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研究和运用,来促进当代美育实践的审美教育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为当代美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实践基础,从而通过“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四新”建设引领高等教育范式变革。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美育思想的形成始于孔子与柏拉图。作为中西美育思想的渊源,两人都提出了许多共同的思想,为后人美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两人的美育思想又存在很大的不同。本文试图从他们共同的美育思想中找出不同点,从其不同点中找出相同的地方,从而为进一步理解与把握中西美育思想的不同发展轨迹提出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
试论医院美育建设石河子医学院一附院(830000)张锡明一、医院美育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一)医院美育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广阔的实践领域。因为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维护人类健康,创造人类健康的科学和技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学领...  相似文献   

10.
罗筠筠 《现代哲学》2006,(2):107-113
该文讨论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美育方面的思想特点及其在今天的意义。蔡氏美育思想的核心是认为审美教育的本质乃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人性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只有科学、知识与理性的教育与进步是不完备的,对人类感性的忽略与压抑会带来各种社会弊端。蔡元培还提出了具有可操性的美育实施措施,在今天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即美育这一概念,虽然在近代才被明确提出,但美育思想却早已运用于中外的教育实践中.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筑,更是离不开美育.通过审美教育,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可以平和他们浮躁的内心,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态度,使他们真正成长为“完全之人物”.  相似文献   

12.
美育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之一.美育是情感教育,其功能是"怡情养性".教师在美育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心灵育化、情感滋养、求知激发和形象示范等方面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不仅是后世儒家美育思想的滥觞,而且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基础。经过孔子、孟子、荀子对美育的发展,存心养性的心理觉察与化性起伪的礼乐教化,成为中国传统美育的两个最基本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美的价值教育”的简称,是“全方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开设美育课程及进行美育实践,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育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5.
<正>素质教育是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越来越多的高校正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生和谐发展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就美而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美育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其任务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美学理论,以一定的审美观念去感染、启迪美的接受主体。在分析高校美育现状和当代大学生审美误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美育的四条途径,以期在素质培养背景下引起高校对美育的重视,及时转变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大院校都非常重视美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其中,高职院校愈发展现出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开设公共美术实践类通识课程既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美育工作的开展,也可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以金华开放大学中国画课程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画课程教学的途径,阐述设置中国画课程的价值与意义,以推动高职院校公共美术实践类通识课程教学的开展,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李梦蕾 《美与时代》2023,(4):129-13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面临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加。新时代的大众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需要培养大众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是一种心灵教育,需要帮助大众解放心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水彩艺术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众美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应充分发挥水彩艺术在大众美育中的价值与作用,推动大众人文精神、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审美公共性的关注,一是"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提出。特别是后者,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而且还具有普世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可提高医学生对解剖学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为培养医学审美观及优秀的医技奠定基础.通过对遗体捐献者的褒扬,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教师要具有美育教育的能力,通过介绍人体美的理念,坚持让学生结合自己操作的标本设计简图、描绘线条图等,发挥寓教于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更是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美育,重视美育在感情上和精神上对人的陶冶作用。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实施美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协调、思想和行为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