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鹏 《管子学刊》2014,(2):66-69
“内圣外王”之道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就先秦儒家而言,主要表现为将德性主体的自我完善落实在外王事功。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和谐一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至高境界。内修仁德、外行德政的修己安人之道,构成了内圣外王之学的主要内容;孟子承孔子之绪,对其“内圣”思想加以发挥,创立了以性善说为基础的心性之学和以仁政为旨归的王道学说,试图从“内圣”中直接引出“外王”;荀子一派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其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的政治学说,使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中,都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对汉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伦理将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结合起来,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统一,以及道德情感、意志在由道德认知向道德践行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富有特色的知行统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其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天人合一不仅仅是道德之天与人德的合一,还是自然生态与人德的化育合一。自然生态对先秦儒家建构德性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主要体现在遵从自然生态规律建构人的自律德性、节约保护生态资源建构仁政治国理性、比德玉石山水自然景物建构仁义礼智四端和沐浴自然景致建构人的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4.
张钦 《道德与文明》2012,(4):126-129
先秦儒家主张角色伦理,以名定责是其角色伦理模式,以礼正名是保障角色伦理实现的途径,仁人是儒家的角色人格理想.当角色面临两难的伦理冲突时,要以“仁”为取舍的最终依据.这种权责统一的角色伦理模式奠基于人伦亲情之上,具有相互责善的色彩,对当今社会角色伦理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先秦儒家伦理精粹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并从其崇仁重义、尚礼贵诚、重智尚勇、贵和执中、与其倡导的自强厚德、爱国奉献、治世理想、内圣外王以及其思想特征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受救亡运动、疑古风潮和极端阶级分析法的影响,先秦儒家的“法先王”思想屡遭抨击和批判,其实质被保守、虚妄、反动的表象所遮蔽,其价值被“厚古薄今”的思维定式所消解。从伦理向度看,“法先王”是先秦儒家以“立德”“弘道”为基本价值取向对先王之德、先王之道的形塑与倡扬,是阐旧邦以开新命的政治智慧。先秦儒家以“可施于礼义”的伦理标准,萃取和凝练了“五经”中的王道思想;从伦理维度进行理论开新,奠定了王道政治的坚实根基;用中庸之道为王道政治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方法论。先秦儒家“法先王”思想既具有强烈的批判功能,又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它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王道政治范式,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与道德原则体系呈现出三层结构的样态,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人文伦理价值体系。而贯穿其中的先秦儒家伦理精神可以概括为对"自我完善"及"兼善天下"的自由、平等、理性与完满的价值追求,具体包含七个方面的内容。其实质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也是自律价值与他律价值的统一。这种先秦儒家伦理精神对现代中国的伦理价值系统既具有补充与匡正的意义,又具有向现代伦理精神转化和创生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体现着宇宙生成论、伦理学与人生论的统一。其伦理意义起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情感体验和反思,既有人文关怀又涵蕴着普遍性与必然性。从尊重生命的人权、维护人权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到坚持人与万物之间的生态平衡观三个层次体现其普世性。这种基于“天民”而自觉的“民胞物与”人伦价值与当今被认同的全球价值观具有基本的共性,可以相互发明。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分配伦理中存在着两条并行的价值路向:"分"与"惠"。"分"涉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孔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皆表达了对"分"的认同,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分"的合理性依据。"惠"涉及国家与庶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主要体现在先秦儒家所设计的种种分配调节机制中。"分"与"惠"之间是一种相互交融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分"内在地涵蕴了"惠",以"惠"作为其获得合理性的评判底线;另一方面,"惠"以认肯"分"为前提,并最终强化了"分"。二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分配的理想状态:中道。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包括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人生价值现、孟子以"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和荀子以"礼"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这些人生价值观对当代人全面理解价值、道德价值和人生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人生的核心价值现以及对人生修养和人生实践,都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天人合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最近看到<科技中国>2004年11月号和12月号刊登了由该刊和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的报导和在讨论会上各位专家的发言,其中有好几位专家都讲到"天人合一"问题.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常以善与不善为相对的伦理范畴.孟子以善为主导而引出不善,故强调知心尽性、存心养性.美与恶作为相对概念另有含义,涉及伦理道德时,则显示程度上的特质.其间深意,于今仍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载把《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以此作为达致太平世界的公理。这一“公理”含有“立心”、“立道”、“继绝学”、“开太平”四个环节本文对张载“为天地立心”这一命题的伦理意义作了深入发掘:1、“立心”是赋天地以人论道德属性;2、“立心”是立人;3、“立人”是人的真正自主。  相似文献   

14.
论廉政的伦理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政属于伦理范畴和道德规范。文中从“廉”“政”的语义入手,阐述了“廉政”的伦理内涵,探讨了“廉政”伦理内涵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论家族主义的内涵及其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中国社会的家族主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学者强调家族主义在中国社会中的普遍性、严重性,并进而提出一个观点,即家族主义是儒家文化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或核心.[1]这种说法明显地沿袭了国外一些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宪政的伦理基础及其社会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宪政伦理是指宪政的正当性及其道德意蕴.宪政的正当性来源于人类个体固有的最高价值--人的尊严,宪政制度生存的正当性基础即在于它是保障人有尊严地生活.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实现,是人的各种本质力量的全面发挥,是人之生存所内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性表达.终极关怀是人类最终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和彻底解放所需要的最高关怀.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宪政伦理在社会雏度所具有的道德意蕴就是人的解放,而在社会中保障人的应有权利则是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伦理思考:克隆人技术与人的生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克隆技术能促进人类的进化吗克隆人技术的出现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无法生育孩子的可以“克隆”一个或几个孩子 ;希望晚育的也不成什么问题 ;尤其是对单身者或同性恋家庭来说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无性繁殖后代的梦想终于可以转变为现实。生育的生理禁区被突破 ,生育年龄的跨度大大扩展 ,人人都能生育 ,只要愿意便可付诸实施 ,如愿以偿。但是这样一来 ,是否又会产生新一轮的人口控制问题 ?或许这不算什么 ,更值得考虑的还有克隆人的质量如何 ?是否最终影响到整个人种进化 ?人类的进化史已有数百万年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能够适…  相似文献   

18.
生命伦理学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理论难题,即缺乏有效规范生物医学技术有序发展的终极伦理依据.中国传统的天道思想具有一种伦理客观主义气质.通过对天道观念的开拓性解释,可以在理论上为诸多生物医学技术划定必要的道德界限.依天道而行,就会避免许多道德困惑甚至生命灾难.  相似文献   

19.
20.
“Beauty”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Pre-Qin Confucian aesthetics. Pre-Qin Confucian aesthetics generally had two viewpoints when defining beauty: Negatively, by stressing that “beauty” in the aesthetic sense was not “good”; and positively, by stressing two factors: one, that beauty was related to “feeling” which was not an animal instinct, the other was that “beauty” was a special texture with a particular meaning. “Beauty” in Pre-Qin Confucian aesthetics may be defined as “texture (or form)”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feeling or triggering a reaction of feeling.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Shanghai shifan daxue xuebao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2007, (7): 8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