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桂权 《世界哲学》2007,2(3):80-86
笛卡尔以前的形而上学(包括神学)是存在论的形而上学,即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寻找超自然、超社会的最终根据、本原的理论。笛卡尔实现了形而上学的转向:从存在论转向了知识论,他为意识现象、认识现象寻找到了最终根据或本原:我思。本文系统论述了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观点。首先,论述了存在论形而上学的含义及其演变;其次,论述了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观点;再次,论述了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宗诚尼师     
妙法 《佛教文化》1996,(4):40-41
昨天午后一场大雨突如其来,把多日平静的南京搅成一片纷乱。行人们急慌慌寻找避雨之所,自行车、卡车、小车忙成一团。城中秀丽的绿地北极阁山在雨中仁立,一任大雨在身上滚落,垂下了绿色的头。就在那一刻,鸡鸣寺中住持宗诚法师过世了。但今天我才得到消息,朋友中午电话告诉我大师圆寂了,今天上午许多人到庙里和大师作别,身穿长衫的男男女女流向大师的印地,把一条街挤得满满的。世上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场面,而且都是发自内心的,大师以德泽被众人,自然受人爱戴。我也要去祭奠法师。我与法师几乎不相识,她根本不会知道我,而我仅是…  相似文献   

3.
他平静地和医生讨论自己的死亡“医德啊,你在哪里?!”随着这带有满腔希望的呼喊,我在寻找,从我的记忆里寻找,从我的采访本上寻找,寻找那位高尚医德的化身。他是傅培彬医生,一位著名的天主教友。我听过他的谈话,我看过他做手术,我跟着他查过病房,记下了他的许多事。这些都沉睡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告诉读者,他的形象似乎有些淡漠了。是那对医德一腔的呼唤,他那满头白发,始终在微笑的面孔,突然又鲜明起来,又使我突然感到没能把他的事情告诉读者而内疚。  相似文献   

4.
<正>(一)有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有位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为了逃避死神的寻找,他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十二个"自己",即想以假乱真,让死神无法辨认出真正的自己。死神面对十三个一模一样的人,果真一时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要寻找的目标,只得悻悻离去。但是没过多久,对人性的弱点了如指掌的死神又转回来对十三个一模一样的科学家说:"先生,你确实是个天才,能够克隆出如此近乎完美的复制品。但是很遗憾的是,我  相似文献   

5.
郭鹏 《世界哲学》2009,(1):104-119
戴维森反对“概念相对论”的主要立论落脚于语言的可译性和互译性上,但是,在他的论述中,他所围绕的中心却是语言的可释性和互释性。在他看来,由于从原则上讲,没有不可释的语言,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概念构架”。本文旨在从翻译与解释的差别以及翻译的适应性的角度对戴维森的这种可释性策略进行质疑,并对戴维森所提出的主要论证逐一进行了考察。我的主要观点是:语言的可释性并不直接支持语言的可译性,而对于“概念相对论”构成威胁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个初夏的下午,我有幸受《天风》杂志委托,采访了我的好姊妹,上海心理专家伍诗诗。小艾:诗诗,你好!很高兴采访你,能否首先请你谈淡你信仰基督的心路历程?伍诗诗:12岁时生的那场大病让我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之后痴迷文字,也做过记者、出过书,一直尝试通过文字以及在形形色色的采访人群中寻找"人生的意义"。1998年进入心理行业,我希望通过心理学寻觅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动  相似文献   

7.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仰望幸福》。我认为幸福是不须仰望的,它就开在尘埃里,只要用心灵去寻找,用灵魂去发现,就会看到,人生之路的两边开满了幸福的小花,一朵朵,不炫耀,不张扬,不惹眼,却蓬蓬勃勃地美丽着,摇曳着,散发着尘世淡香。  相似文献   

8.
人的尊严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和内在价值,它在哲学上具有两个向度,即人的尊严一方面是普遍性的,这是确保人的生存地位的基本尊严,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作为普遍性的人的尊严是授予性的,是平等的、客观的,这是人所共有的生物性使然。另一方面,人的尊严又是独特性的,是我之为我的特殊符号,这是由于每个人在后天的自我发展中都会凸显个我性。作为独特性的人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是差异的、主观的、相对的,这是人所区别的社会性使然。作为独特性的尊严,既可获得,使之丰厚、高尚,也可丧失,使之薄寡、卑劣。  相似文献   

9.
勇敢就行     
冯婧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226-226
朋友今天告诉我,8月要和男友去西藏,报团,因为人生地不熟。去年的这时候我也在做着去西藏的准备,当然,对于那时刚毕业的我,时间充足,唯一需要准备的便是旅行经费。买好了7月底从成都出发到拉萨的火车票,便开始做兼职,一份接着一份,当时并不觉得有多累,爱不觉累吧,我想去西藏寻找一个答案,我也必须去寻找这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0.
两代人     
一爸爸,你说:你年轻的时候,狂热地寻找着爱情。可是,爸爸,你知道吗?就在你对着月光,绕着桃花树一遍一遍转着圈子,就在你跑进满是野花的田野里一次一次打着滚儿,你浑身沸腾着一股热流,那就是我。我也正在寻找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后,我带着十足的学生傲气去找工作,自恃才华横溢的我在人才市场上到处碰钉子,于是南下寻找出路。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南方人才市场,眼高手低  相似文献   

12.
一夜风雨,果园里掉落了许许多多花瓣儿。花瓣儿挺生气,责怪风说:“风啊风,你自个儿居无定所,到处游逛,我可只想长在树枝上,哪儿也不愿去。你不该将我刮到地上来。”  相似文献   

13.
真正的交托     
陈贤君 《天风》2007,(24):20-21
犹如汪洋里漂泊的小船寻找指路的航标,渴望到达理想的彼岸,基督徒需要的是能够融人生命照亮生命的真理,我们一直在寻找值得委身的祭坛。两千年前,主耶稣的一声召唤:"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已,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不知激励了多少代人舍  相似文献   

14.
胡柏 《天风》2004,(12):12-13
来回应你的问题:中国基督教教会所作出的贡献;教会的目标;教会寻找为中国社会作贡献的特殊方式,这三点在我的访问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我首次与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会面是在2003年3月,地点是他的办公室,位于社会人类学实验室图书馆大厅的上层。在我们的交谈即将结束时,他向我提了个问题,而我却未能做出回答,这表明我当时对他的世界观原则还不甚了解。他问我是否知道他一生中见到的最大灾难。我承认,自己最先想到的是德国纳粹灭绝犹太人的行为,可又觉得这个回答太浅显而没敢说出口。我陷入迟疑中,并等着他开口而不想贸然发话,因为他显然对这个问题有过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16.
德国曼海姆市的一名股票巨擘卧轨自杀,他留下遗言:竞争和追逐永无休止,残酷的现实令我疲惫不堪。我将到另一个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人间天堂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白上主讴歌     
SARS忽然肆虐世界,让我们大家翻然醒悟。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今天?谁能保证我的未来和明天,想往着“征服自然”的人们,却看到自己的脆弱和无奈。科学家努力赶制抗SARS的药物;可已失去的生命却无从找回。  相似文献   

18.
高牧 《天风》1994,(5):7-8
万事令人厌烦? “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传1:8) 万事怎么会引起厌烦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很可以研究一下,去寻找寻找它的根源。我们从传道书中知道,追求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只能导致“厌烦”和虚空,“老我”的确不是一个好东西,他的目的和欲望永无止境。从“老我”出发,是愿意一切都要按我的意见,顺我的计划,达我的目的,对我有益处等等。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韧度     
我家门前长着一棵枣树,笔直的干,冲天的枝桠,散开的枣叶被翠绿色华盖着。与其他枣树不同的是,它的根是长在地面上的。也许你会狐疑地睁大眼睛对我说“这怎么可能,你在开玩笑吧?”,可事实确实如此。两年前一个  相似文献   

20.
谢黎明 《天风》2014,(10):32-32
孩子,我在千万人中拣选你,为的是让你信我并跟随我.知道你在这条路上会经历很多很多,所以,孩子,听我说.孩子,听我说:你要坚固你的信心,并相互代求,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孩子,我不希望你是其中的那一个.孩子,听我说:不要看自己比别人强,要多看自己的短处,才能成长进步.你要学会宽容,忍让,要有爱心.我已在地上给你做了榜样,你也应照着做.我赐给你一条新命令,就是要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因为你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