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理报》 题目和作者苏共高举列宁主义的体大旗帜(社希)党和人民的牢不可破的就一(社骗)具体分析—列宁主义的最重要要求 (中.Byp刀auK浦)党是苏联人民的先锋队(瓦Byrae的列宁的革命斗争的学校(10. OpaH始的铆疚列宁主义的和平共处原月弓的胜利(社希)和平共处政策的胜利(赴输)热核战争与人民群众(幻.AP6aT。的此正常理智更左些(B.助p的的的在向查本主义进攻中的工人阶毅 ( B.HeKPaco习)保卫和平与民族解放斗争是不可分割的 (B.Hx“kBa双3e)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目的(B.C绷a朋司社会主义与和平的战略(几刀eoH二e习列宁主义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Ko从MyHH叮》) 题目和作者期数共产主义建毅的强大因素(J’I.晰、洲.)1在走向无阶是及社会的道路上(B.C,旅oB)i苏联的工人阶叛和科学技术进步(H.Ha即阴)1社会主义民族的文化及其现在和未来(H‘ra及- 水“。习)、1民族解放运动—世界革命过程的一个不可 分割的部分2苏联共产党—人民的党2和平共处和革命(r.CTapyujeHKo)g帝国主义宣傅的手段和方法(B.只如的2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和社会科学教研室的 任务(M.A. Cy即0.)3共产主义劳动的物质基础(A.柳aK。刀只的3党的工作的中心—人(H.只y双。H)3共产主义—真正的人类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道主义和人的问题成了苏联科学家日益关注的研究对象。但这一课题中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涉及:确定人道主义的概念;划分与人道主义本质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的范围;分析人道主义中有关科学方面问题与思想意识方面问题的相互关系、全人类性问题与阶级性问题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的活动中目的和手段的相互关系。M.C.库德里亚绍娃的这本专门分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问题的著作,对上述的许多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现代修正主义者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大肆鼓吹“人道主义”,他们把科学共产主义的概念和“人道主义”的概念等同起来,说什么“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是最人道的意识形态”(《苏联共产党纲领》)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最完全的人道主义”(加罗迪),有的人把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叫做“人的哲学”(沙夫)。但是现代修正主义者关于“人道主义”的“理论”谈得越多,也就越左右支绌,他们内部的意见越来越分歧混乱。今年法共刊物《新评论》上所展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论争,暴露了这种情况。正如M·西蒙所说,许多参加讨论的人虽然用的是同样的词句,引证的是同一文献,所参加的是同一运动,而说的却不是共同语言,实际上也没有站在共同立场上。这场论争是由阿尔杜赛尔所引起的。阿尔杜赛尔在意共刊物《马克思主义评论》1964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一文(这是他准备在美国出版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论文集中的一篇)。《新评论》杂志于今年三月号重新发表了这篇文章,同时发表了J·桑普伦和F·戈昂的文章,在四月号上又发表了M·西蒙的文章,在这个问题上展开了论争。阿尔杜赛尔的主要论点是: 一、“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这个词中的两个概念在理论上是严重地不相称的,因为“社会主义”是一个科学的概念,而“人道主义”则只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非科学的)概念。二、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有过一个以“人的哲学”为基础的理论上的“人道主义”时期,这又可以分作两个阶段,第一个是由自由派的理性主义的“人道主义”占支配地位的阶段,第二个是由费尔巴哈的“共性的人道主义”占支配地位的阶段。但是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就与“人的哲学”彻底决裂,批判了任何哲学上的人道主义的理论观点,而把人道主义规定为“意识形态”。三、从严格的理论观点来看,1845年以后的马克思的理论是“反人道主义”的理论,在这种“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里面,可以看出关于人的世界本身及其实际变革的(肯定的)认识所必须的(否定的)绝对可能性的条件,只有在把哲学上(理论上)关于人的神话化为灰烬的绝对条件下,才能认识与人有关的某些事情。但是马克思的这种“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并不取消任何人道主义的历史“存在”,并且承认作为意识形态的人道主义的必然性。四、十年以前,“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只在一种“阶级的人道主义”的形式下存在,现在则有了两种形式:一种是“阶级的人道主义”,这是无产阶级专政仍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中(如中国等)的“人道主义”形式;另一种是社会主义的个人人道主义”,这是无产阶级专政已经消亡的国家(苏联)的“人道主义”形式。它们是适应于两个必然的历史阶段的两种形式。“阶级的人道主义”必将发展到“个人的人道主义”。阿尔杜赛尔说,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时期,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同无产阶级专政的“滥川”、“非人道的东西”——恐怖、镇压、教条主义等联系起来。现在苏联虽然已经进人无产阶级专政消亡的时期,本来应当直接从新的意识形态上提出人道主义的问题,但是苏联的哲学家们却纠缠在“人的哲学”的那些概念上,求助于马克思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那些概念(如“异化”概念)。他认为这是过去的“理论条件”(包括“斯大村主义”时期的教条主义)的遗产所造成的。他认为现在应当以严格的科学概念去阐明作为意识形态的人道主义的策略意义。桑普伦的文章根本反对阿尔杜赛尔的意见,逐条予以驳斥。他对所谓“斯大林主义”时期进行了更恶毒的攻击而为苏共二十大的路线辩护。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从1843年以后就一直贯彻着“现实的人道主义”。戈昂的文章主张从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的总体中去把握社会主义。他对“个人迷信”时期的具体分析同其他的人有所不同,反对把这个时期的一切全盘否定,他肯定了那个时期的促使人类进步的方面,并认为当时的消极现象有它的经济基础上的原因,他反对有一种本来就有,后来丧失而终于被“恢复”的人性。西蒙的文章,大量地引经据典,论证了阿尔杜赛尔所提出的各个问题,他也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哲学上的“人道主义”,但又认为“人道主义”所表示的某种事实对于作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实践的共产主义都是主要的东西。这几篇文章翻译时都作了删节,西蒙的文章只译出了两个片段。  相似文献   

5.
具有崭新性质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指出的是马列主义人道主义的科学性。马列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原则是从上述规律里引伸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抽象理论与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新的严密体系作了对比,革命的人道主义体系是在反对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如Б.鲍威尔、М.施蒂纳、格律恩、蒲鲁东等)的小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斗争中得到发展和论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来研究人道主义,在社会思想史上,他们第一次证明,真正的人道主  相似文献   

6.
(1992年]月26日至同年2月25日) 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及特色探述/张明清/社会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 科学述评(郑州).1991,6.8~11 —·—一·——、———.———一,,—一。一 谈谈毛泽东美论的三个命题/王念孔/湖北师 再探马克思主义出发点:兼答易佑平同志/萧_。z云方:太了币n。C、。、。。9.1。。~6O。,q℃了壬士于立r于一一一f一r’Y{”范学院学报.I哲社版(黄石)。1992,1.54~oU新生董殁二叩二:叩勺二’二叉上巳。’X?w。4&娜SB8wWM@%③@悯 马克思恩格斯和施蒂纳/仓理新/北京师范学 银山 垂会③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是苏联科学院院士,《哲学问题》杂志的主编。他于1963年秋随苏联代表团出席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哲学会议,本文是他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的补充修改稿,发表在《人和时代》(1964)一书中。全文分八节,这里译出的是头三节的全文,共后五节(“人和社会”、“人的精神世界”、“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自由问题”和“社会主义的人在劳动中日臻完善”)未译。在第一节里,作者概述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共中,他特别强调康德关于人应当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思想和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见解,并且着重叙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人本主义原则。在第二节里,作者评述了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特别是存在主义者关于人的问题的见解。他首先评述了叔本华、尼采和斯宾格勒的有关观点,其次以很大的篇幅论述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尔、马赛尔等人的见解,并特别吹捧法国存在主义,说什么“‘存在哲学’的法国变种发展到从人道主义立场否定战争,为和平而斗争,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哲学思维的良好的思想‘气候’。”最后,作者评述了出席哲学会议的某些托马斯主义者、唯灵论者的有关论点。在第三节里,作者阐述了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即所谓“现实的人道主义”的观点。作者曲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言论,抛弃具体的阶级分析,只字不提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空谈抽象的人,说什么“把物质生产的一切内在可能性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创造力”,就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说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学说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创造者、人-劳动者上面,而且首先研究把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建设性的可能性解放出来的途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8.
在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中,和平伦理思想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弗洛姆继承了先知及近现代人道主义思想家的和平思想,厘清了和平的两种内涵,揭露了人的贪欲和破坏性在战争中的作用,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导致人的贪欲增长和技术社会带来的人的主体性丧失和核战争的危险。因此,他积极探索构建世界和平的伦理对策,提出应当重塑人性,发展爱、理性、创造性等人的第一潜能,促进彼此了解,以团结取代对抗,维护社会公平,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他的这些思想对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1963年秋,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П.Н.费多谢耶夫院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出席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哲学会议。1964年,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将苏联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加以补充,增添了一些对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会议上的发言的批评,汇集在《人和时代》一书中出版。这本书共收入有关报告十三篇,这里译出的是费多谢耶夫的报告的头两节(这两节中略有删节),后两节“人的全面发展”、“今日的人和人类的命运”未译。在这两节中,作者首先叙述人和人道主义概念在历史上的演变情况,其次批评某些资产阶级哲学家在会上的发言,批评抽象的人道主义观念,最后论证他所主张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在文章中,他诽谤说,《共产党宣言》是现实人道主义的头一个宣言,而苏联第一部宪法中的《劳动人民和被剥削人民权利宣言》则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在法律上的头一次表现。他贬低甚至否认革命斗争的作用,宣称人道主义的社会关系不可能建立在暴力之上,在共产主义的理想中暴力是没有地位的,那种认为暴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是不科学的、反人道主义的。他还特别强调个人概念。他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有个性的人,共产主义把个人从社会机体中抽出来,大大提高个人的意义和尊严,共产主义是人类和个人的最高繁荣。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穆斯林是爱好和平的人,和平与宽容都是伊斯兰教倡导的美德。《古兰经》教导我们:“你们当争先趋赴从你们的主发出的赦宥,和那与天地同宽的、已为敬畏者预备好的乐园。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真主是喜爱行善者的。”(3133-134)真主在经文中把“抑怒、恕人”的人称为:“敬畏者、行善者”,并给他们许诺“赦宥”和“与天地同宽的乐园”。因此,我们作为穆斯林,理应竞相行善,并宽容待人。但是,怎样才能做到“恕人”呢?真主的使者、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他并给…  相似文献   

11.
(一)箫文第一邵分马克思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 题目作者批判森信成的“人的本质”论(〔日〕高田求)社会主义和个性(〔朝鲜〕黄英植)关于我们党的主体思想 (朝鲜《哲学研究》杂志编辑部)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印度尼西亚化 (〔印尼〕苏吉奥诺)期数 1 5︸05石55份6677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苏〕U.凯列)人道主义问题和现时代的思想斗事 (〔苏〕M.彼特罗襄)青年马克思的现实的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 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民主德国〕M.朗格)论我们时代的生活意义 (〔民主德国〕W.埃希霍思)辩证矛盾的性质和特点(〔苏〕R.M.莫洛兹)社会主义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三十题》是在学习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和异化问题》重要文章的基础上写成的。它从史与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抽象人性论”,“人——非人——人”的历史公式,资产阶级的“自由观”、“价值观”,“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权力异化论”,“社会主义异化论”,以及对人道主义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作用,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关系,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关系,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关系,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现实意义等都作了进一步的剖析和阐发。该书还附有名词注释40条。  相似文献   

13.
目录索引     
主要青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理输 刊物一九六三年哲学输文要目选择458份1212 日本 《前卫》 题目与作者期数修正主义和“人的兵化”(中原雄二郎)1国家堕断查本主义骗中的修正主义(不破哲三) 3、4完全抛案阶极观点的修正主义理榆(小管昭三) 5哄喊批判修正主义的修正主义哲学(高田求)平行瑞与民主(E.G.Flylm)阶层化与平等主义美国左派的意藏形态的斗争(社榆)篇中国共产党的意藏形态的立爆(社蒲)和平至上(J.E.Jackson)箫历史上的左倾主义(R.Loring)2 3 79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和平输(宫森繁)大井正的政治的、哲学的立爆(松村一人) 《文化郭…  相似文献   

14.
(1982年4月26日至同年5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对人道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摈弃的只是 它的称号,不是它的实质。从实践目标 看—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一致的 丁学良文汇报1982.4 .12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设 想—与骆耕漠、石仲泉同志商榷徐一 鸣等学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苏联哲学家热衷于逻辑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唯科学主义倾向。弘扬理性是欧洲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道路,但在苏联,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出现有独特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形成宗教哲学、宇宙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哲学派别,共同之处是重视集体轻视个人。以此为基础在30年代形成苏联哲学。不能简单否定苏联哲学。苏联哲学有三个阶段:一、20年代,这时哲学尚有独立研究的部分可能;二、30、40年代,哲学彻底意识形态化,扼杀一切创造性;三、50—80年代,出现60年代人~①哲学家,他们彻底抛弃30、40年代的苏联哲学。50—80年代苏联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座右铭是"人可以也应该靠自己的头脑生活"。其背景是苏联社会正努力从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的价值,具有人道主义性质。带有人的面孔的社会主义是60年代人哲学家的理想,而且对他们来说,人的面孔比社会主义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今年第三期上报导,今年内苏朕三个主要出版社将出版下列哲学著作。苏联科学院出版社今年计划出版的著作有:斯捷潘年(Ц.А,Ствпанчн)主编的集体著作《社会主义成长为共产主义的辩证法》;米申(М.ИМишин)的专著《论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道路与非和平道路》;奥西波夫(Г.В.Осипов)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学》;马斯林(А.Н.Маслин)和阿诺尔多夫(А.И.Арнольдов)主编的《共产主义和文化》;切特科夫(В.П.Чернков)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核心》;瓦赫托明(Н.К.Вахтомин)的《论本质和现象范畴在认识中的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宗教思想体系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条件,已由原先敌视社会主义的态度,转变为力图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道德原则同宗教的社会道德原则调和起来、结合起来。在苏联十月革命前,基督教的主要教派正教,一贯把科学共产主主看成是基督教的死敌,把它说成是“凶恶的妖木”。因此,同社会主义的斗争被正教教会宣布为长期的神圣任务。并在教会学校中,还制定了“揭露社会主义”的特别方针,其职务是要证明基督教同社  相似文献   

18.
苏联A.C.Eor0Mo几OB:《现代资产阶级哲学》 ‘思想,出版社:《辩证法史,德国古典哲学》(1978) 10.H.八aBbl朋B:《法兰克福学派社会一哲学思 想批判》(1977) “思想》出版社:《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1978) H.c.ABToHoMoB:《人文科学中结构分析的哲 学问题》(1977) B.C.IllBblPeB:《科学认识中的理论和经验” B.米只Ma益T邢:《伦理学与人道主义》(1977) 3.M.qy八HHoB:<<科学真理的本性》(1977) H.H.CMHpHoB:、唯物辩证法与现代进化论》 几.H.中H几,rlnoB二张萨特尔的哲学人本主义》 r.M.LIJTpaKc:<<社会矛盾》(1977) r.…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分析方法……不是从人出发, 而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自从苏联开始由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向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过渡以来,提出了“一切为了人”的口号,并开始探讨关于个人自由、尊重法制和人格尊严等新论题。各国工人政党纷纷庆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成就:他们在《资本论》中,并日益频繁地在马克思青年时代的著作中,寻找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理论根据。这是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个相对稳定而又令人神往的命题,人们甚至可以考虑,共产党人是否可能就这个命题同社会民主党人进行对话,或者更广泛地同  相似文献   

20.
《真理报》 题目和作者苏共中央对憧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 口号(社渝)我国的革命(八。兀opee H6appy如)遵循列宁的方卦(H.Ca呱poH)南斯拉夫各民族的节日(M.刀~rau- k“x)为了达到瘴大的目的而团拮一切力量I阿尔及利亚正在选择道路争取和平的鲜明铜镇争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拮一致 (社韵)共产主义与和平—我仍的旗帜(社 盖)革命、科学、共产主义(IO,中paHueB)日期10月17日11月6日11月27日11月29日11月30日12月3日12月4日12月6日12月18日12月21日 《消息报》 题目和作者日期研究现象,干予生活(B.P咪H司10月25日和平合作的道路n月5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