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起居室的墙上,挂了一幅画家朋友陆咏送的画。画面上是一只丑丑的毛虫,爬在几株野草上,旁边有陆咏朴素的题字: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飞去。我很喜欢这幅画,那是因为美丽的蝴蝶在画上已经看得多了,美丽的花也不少,却很少人注意到蝴蝶的"前身"是毛虫,也很少人思考到花朵的"幼年时代"就是草,自然很少有画家以之入画,并给予赞美。当我们看到毛虫的时候,可以说我们的内心有一种期许,期许它不要一辈子都那样子踽踽独行,而有化蝶飞去的一天。当我们看到毛虫的时候,内心里也多少有一些自况,梦想着能有美丽飞翔的一天。  相似文献   

2.
狐狸献画     
正百兽之王狮子生日那天,狐狸献上一幅画像。狮子捧着左看右看,然后问:"你这幅画像象征着什么?"狐狸指点着解释说:"尊敬的大王,您看,您站在高山之巅,仰天大吼,象征着威猛、雄壮;在您的脚下,有山,有水,有森林,有草原,象征着您气吞山河,是百兽的最高主宰。看了这幅画,谁敢不服从您的统治呢?"狮子十分高兴,重重地赏赐了狐狸,把这幅画挂在王座后壁的正中,让百兽瞻仰。  相似文献   

3.
读画读心     
我喜欢看画,尤其钟爱国画,闲时和朋友去看画展,徜徉于艺术殿堂,空气中墨香四溢,让人有一种清新飘逸的感觉,我感到每一幅画都有一颗鲜活的心,每一幅画都有一个不灭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陈千桓 《美与时代》2014,(10):81-81
钟孺乾先生的《绘画迹象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公式:“画=迹+象+X”,其中的“X”指的是画中蕴含的亦或是作者想借画传达的精神,意境等精神层面的东西。由其中的“X”产生了几点思考:一幅画的“X”的产生是作者有意而为还是无意所致?是作者还是观者(观画者)赋予了一幅画“X”?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否同一幅画可以被不同的人领悟到不同的“X”呢?临摹的画有“X”吗?  相似文献   

5.
风之浪漫     
正每一阵风都有它独特的可爱味道。人生就是一场殊途同归的旅行,有的人一辈子会去很多地方追寻特别,有的人只待在一个地方享受简单。我是个喜爱旅游的人,每次旅途总是一段美好的记忆、独特的记忆,像一阵有味道的风追逐着你,让你享用到旖旎的芳香滋味,把它惬意地写进日记。窗外飘进来一股风,总能让你感受到窗外的世界。当你漫不经心地走在路上,一股风扑面而  相似文献   

6.
树木图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因为孩子们都见过树,且见过不止一种树,他们可以从所见过的树中自由地挑选能反映自己心理意象的树。作者在咨询中所用的画两棵树的技术,是法国心理学工作者斯托勒"画四棵树"技术的变形。斯托勒让作画者画四幅画。标准程序是这样的:准备好四张A4白纸,削好的4B铅笔,但不使用橡皮、直尺和圆规。第一幅画的指导语:请按照你的想法,画出一棵树,不要画松科的树。当作画者画完第一棵树之后,把这幅画收起来;然后再给作画者一张A4白纸,并且给出第二幅画的指导语:请按照你的想法,画出一棵与之前不同的树,不要画松科的树。  相似文献   

7.
和乐且湛     
王芃 《天风》2016,(9):56-56
源源是个八岁的小女孩,昨天在她家做客,一见面,她就迎上来,有礼貌地打招呼,跟在妈妈身边,带我们参观各个房间。在她的小房间,墙面上都是她的作品。本来,儿童画的笔触和画风都差不多,大多似曾相识。但是,看了她的几幅小画之后,感觉有些不同,第一印象是,她的画有情节、有故事,即使是一个小动物,也会用喜悦的表情说话。  相似文献   

8.
最佳的成功     
假如卢浮宫失火,情况危急,只允许你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这是法国一家报纸曾经出的一道有奖智力竞赛题。在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著名作家贝尔纳以“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赢得了不菲的奖金。众所周知,卢浮宫是历史悠久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收藏着40万件艺术精品,其中包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脚印     
人生一路走来,总在身后留下一串串的脚印。脚印有深有浅,有大有小,有虚有实,但都忠实地记录着曾经走过的路,哪怕是弯路、斜路、岔路、回头路。人生一世,行万里路,唯有脚印默默地记录了你一生的喜怒哀乐、荣辱得失。脚印是一个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留住自己     
无论你的小屋多么狭窄拥挤,你一定要为自己寻一个可以独处的地方,使你能够和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交谈。可以是一个阁楼,也可以是一个角落,可以有一盆鲜花,可以有一幅字画,你也可以给它起一个清逸高雅的名字……当然,也可以什么都没有,但那里必须洁净,清爽,在那里独处,你永远都不会被人打扰。  相似文献   

11.
骄傲与自卑     
春水 《天风》1997,(11)
有的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了不起,处处高人一等,什么都比别人强,这就是骄傲。于是乎,哑巴会看不起瞎子,心里想:我虽然不会说话,,但不用像你一样摸索着走路。瞎子也许会反唇相讥:我虽然看不见,但可以向别人问路。而你呢?哑巴!一辈子都不会说话!有文化的会看不起文盲,身体好的会瞧不起有残疾的,会唱歌的会藐视五音不全的……也就是说,都是在拿自  相似文献   

12.
李金泽作品     
李金泽 《美与时代》2016,(10):155-155
作品简介:刮画乐趣分享刮画通常用来涂鸦的,在闲暇之余爱上了刮画。它的成本很低,不需要很多时间,也不需要颜料,十几分钟就可以创作出一幅让你感受到意外的视觉效果的作品,同时又获得一些新的灵感。你可以把它装入镜框,装饰你的房间或摆放在你的桌上,也可以送给老师、同学、朋友留个纪念,你会很开心的。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我们遗憾地发现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初涉世事的年轻人,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可以说得天花乱坠,一旦遇到开会、聚会以及庆典这些正式隆重的场合,却畏首缩尾不敢大胆发言,有的甚至胆怯到不知道如何开口说话。即使你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光芒四射,可你因为腼腆胆怯,不知如何开口说话,让别人怎么发现你这颗“珠宝”呢?不过,你也别灰心丧气,尝试着按以下方式做做看,说不定会对你有所裨益。在名言上切入,说出你的睿智练达有一定谈话经验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在我们的谈话中,适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不仅显示了你的知识渊博,而且还可…  相似文献   

14.
爱的罪恶     
什么是天真无邪?什么是罪孽。 赤裸的就是永恒,……快乐就是纯粹。 面对一幅画,画中的一个女孩,你如何来读它?  相似文献   

15.
画趣     
名画家 一位著名的画家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中间画了一个小黑点,这幅看似简单的画在他眼里却弥足珍贵,画家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盯着这幅画陷入深思。他的朋友不解地问:“你每天看这幅画,为什么呢?只不过是一个小黑点而已。”  相似文献   

16.
说给慧慧     
一慧慧,我惦记着你,你好吗?无人的时候,我总是缅怀在一起的日子,想你窗前摇曳的风铃,想我手中会叫的小虫……常常盼能将这记忆搁浅,成一幅画,永远明净。每一个我们的节日,我都在盼你。今又中秋,又是团圆的日子了,想到只有自己去看那冰冷的月,泪,盈满了我的眼眶。没有你,我依然要踏上那梦中的地方,或许我会在草中入睡,只是慧慧,你可肯随我一起入梦?  相似文献   

17.
不舍一众生     
一天晚上,一个人做了个梦,梦见和菩萨一起走在沙滩上,沙滩上都有两对脚印,一对是他的,另一对是菩萨的。但是梦境中有好几次,沙滩上都只有一对脚印而已!而那些时候都正好是他生命中最低潮,是最难过的时候。他困惑地问菩萨:“你说你会寻声救苦,一旦我誓愿跟随你,你就会一直在身边护持我,但是为什么在我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候,沙滩上却只有一对脚印而已!为什么在我最需要慰助的时候,慈悲的你却舍我而去?”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后,他拿到市场上去展示,并在画旁放了一支笔,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上作记号。晚上,画家取回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  相似文献   

19.
问天堂何处     
大约是在1991年,有人拿了一幅《篝灯课读图》请赵朴老题跋。画的内容是一个在母亲身旁灯下夜读的孩子。年代和作者我都没记住,只记得似乎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多位名人题的跋,可以想见这画是不错的。前几天翻出了当时抄录的朴老题跋,重读之后深有感触。朴老写道:“可贵处,不在画。先看题,再读跋,啥缘由,许多名吏名儒都给它作了高评价?自古来,寸草春晖,永远有说不尽的话。问何处是天堂,它就在母亲脚下。”婆婆世界的人心中大都有天堂,不论这天堂是在现世人间,还是在未来天上,终归是人对美好、幸福的向往。可以说一个人的天堂观…  相似文献   

20.
听雨江南     
正有一千个听雨人,就有一千种感受,江南雨的味道,是与众不同的。如果你没到过江南,你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感受江南雨的神韵。你可以在一首诗里,感受江南雨的韵律;你可以在一幅画里,体味江南雨的意境;你可以在一支短笛里,倾听江南雨的呼吸……但你要知道,你所有的感受,也仅仅是江南雨的几个片断,不完整也不贴切。要想完整地读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