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化建设中,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高科技产品,为我们全方位获得知识和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成果,得益于发明者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而我们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正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这类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在高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高等艺术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拟从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特殊性的视角,即从艺术院校大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以及其所从事的艺术专业与生活、道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分析艺术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正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附中是由河北师范大学和石家庄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美术特色高级中学,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由大学直接主办并且管理的美术特色中学。学校依托河北师大美术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以及教学环境办学,坚持专家治校和名师执教,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学校向全国八大美院、著名艺术院校、重点大学美术学院(系)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已成为全国重点大学的生源基地。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的形成、发展趋势及对策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可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这是在农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时代不可想象的,然而,在信息社会却出现了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并产生了知识经济的新概念。一、知识经济的形成是以信息技术产业为龙头并在全球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5.
郭林 《美与时代》2014,(1):83-84
以艺术院校非摄影专业的摄影基础课为例,通过对摄影的两个重要作用:记录与表达的具体探讨,明确提出所谓摄影基础不仅仅是掌握一点皮毛的摄影知识与技巧,而是要具备基本的人文、视觉素养和独立的思考创造能力,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发展科学 ——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变化使得科学与服务以及知识的研发与应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发展心理学融合诸多相关学科而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应用发展科学(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与传统发展心理学相比,应用发展科学更强调生态化研究、发展性研究、积极干预和发展知识的普及。它力图实现多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增效以及深入社会的知识研发和应用,从而更好地以问题为中心来解决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问题。应用发展科学能够为有关人类发展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新的知识经验,同时,它又通过直接参与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来促进社会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4,(5):20-28
当社会治理成为一门学问后,表现出了对知识的依赖。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社会治理就是专业化知识的应用。社会治理体系是一个分工—协作体系,是通过把专业知识整合到一起而形成的社会治理整体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会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即达到社会治理的某种理想境界。但是,人类社会处在一个不停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变革也会引发社会治理的变革。在社会治理变革的过程中,显然会表现出对新知识的渴求,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学者还是实践者,往往会耽于旧的知识框架之中,即使新的知识出现了,也会强行地将其纳入到旧的解释框架之中。这不仅对于社会治理变革是有害的,而且会把社会变革而积累起的能量压制下来,并等待其总爆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革命就是因为社会治理压制了社会变革的能量而引爆的。鉴于此,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需要自觉的知识创新,更需要社会治理去容纳和利用这些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辛塞波 《美与时代》2013,(5):126-128
建筑教育呼吁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当前,一批艺术院校的建筑学专业相继创立,突破了建筑教育的单一发展模式,为传统建筑学教育以工程技术为主导的教育体系充实了新的血液。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多元化显现,横向构建和拓展了建筑教育人文素养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塑造与个性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标志设计,既是信息传递的符号,又是独特的美术作品。无论采用何种素材及构图格式,都要做到:简洁而不单调、丰富而不堆砌、自然而不生硬、具有视觉美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与文化艺术的日益繁荣,各行各业及社会生活将会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标志设计。为了提高设计界和广大群众的艺术素养及鉴赏水平,各类媒体宣传和有关艺术院校、出版机构要切实加强标志设计的教学、评论与指导;中学的美术课程,应当加入不同于绘画表现的设计内容,以提升青少年的设计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在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要求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美术教育也不断深化其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美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儿童时期的美术教育作为整个美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在美术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方面。文章主要就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一些策略建议,希望儿童美术教育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人才培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图形创意是当前各艺术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以及其他相关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培养实用型综合技术人才的新要求,并明确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作为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必须培养实用型人才,学生具备并突出动手操作、社会适应性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群体行为特点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研究生因其知识含量高 ,其群体行为往往更加独立 ,既能够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相一致 ,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相疏离。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形势下研究生群体类型、群体行为特点的分析 ,找出适应当代研究生道德教育的途径 ,为研究生道德培养提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坛荟萃     
霍福广:论知识经济时代实践主体的五大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实践主体出现了许多新特征。一、主体素质的“知识化”特征。当代新科技的发展,是实践主体知识化的基础。许多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的人才能完成。“知识型”人才在当代社会实践中越来越重要。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扩大。主体的知识化,使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产业化等新的实践活动领域迅速发展起来。二、主体组织的“两极化”和“网络化”特征。单个人联合起来的社会是实践主体与客体发生作用的基本形式。企业就是典型的社会组织形式。知识经济时代,主体组织…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借鉴了建构主义课程观,有其独特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以及相应的教师核心素养。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重视个体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社会文化互动性、思维情境性",以及"整合个体原有知识经验来建构新的知识"等,对于美术教学有很大的启示,对美术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转型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建构自己的核心素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坛荟萃     
李仲华等:用新的发展观重新审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新的发展观,就是十五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统一、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发展观。最近,江泽民同志强调:“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晶 《学海》2015,(1):169-176
在当今被冠以风险社会、知识社会、网络社会、后工业社会等不同称谓的变革时代,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充满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治理场域。建立学习型政府和提升公共行政实践相关主体的学习能力,构成了思考和回应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场域的关键。情境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隐喻,其具有社会协商性、知识建构性、变革与创新性、同情境的适应性调适和促进生成自组织现象的潜质等特征,不仅有助于增进多元公共行政实践主体的存在论意义,同时对于实现合作治理和最终建构公共行政实践共同体也发挥着重要意义。情境学习这一新隐喻的实现,需要进行一场涉及公共行政领域个体、知识观与组织观等多个层面的系统变革。  相似文献   

17.
丰富唯物主义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知识,概括起来有三条途径:第一、对从共产主义建设实践和国际阶级斗争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和新经验(这些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哲学的研究;第二、对各个新的部门科学知识,首先是自然、社会和认识中发展联系方面的新知识,进行哲学研究;第三、对哲学内部出现的问题的研究。只有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三、社会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社会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一般特征苏联学者认为,社会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在他们看来,社会并非只是社会知识的客体。在科学发展的现阶段,出现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整体化,这些综合科学既是关于自然客体的知识,同时又是关于社会客体的知识。这说明,按照客体——社会和客体——自然界的原则把知识划分为社会知识和非社会知识并不总是合理的。社会认识是作为对主体——客体关系的认识出现的。社会认识研究的是特殊的客观实在——社会的、历史的实在。主体特点是这种实在所特有的。舍普图林指出:“这里的研究客体是非常特殊的。它把观念的东西和主观  相似文献   

19.
做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主人”──评郭广银《伦理学原理》力乾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伦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发展常新的学问。伦理学之所以历久不衰,那是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广泛、全面的意义上完善自我,完善他人和完善社会。在当今,伦理学有助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士、士人即是知识分子、知识阶层,他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价值、准则(道)的坚守、维护者,因而具有自觉的使命感、责任感,以“任重道远”自策、自勉.中国古代士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承、社会批判、道德教化、匡救社会危机诸方面.中国古代士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为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所继承,但与古代传统士人相比,中国近代以来新型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又有了新的内容、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